董斌军
“把脉”又称切脉,是中医用手按住病人的动脉识得脉象,根据脉象以精准判断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面对的班级内的学困生与中医面对的病人很是相似,他们同是考验我们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的“试金石”。因此,我觉得将“把脉”的原理推及应用在教育教学中,也可以帮助我们精准识别班级内的学困生。因为,作为中医,只有将病人的脉象把得准,才能正确地解决病人的疑难杂症;同样,一个班主任只有全面地剖析清楚学困生,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化学困生为进步生的教育目标。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就得像临床中医一样,学会为学困生“把脉”。
怎样为学困生“把脉”呢?我们要学中医,先“摸”到学困生的“寸口脉”。病人的寸口脉位于两手的桡骨茎突出前为寸的一个穴位。而学生的“寸口脉”,就是他们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中医把脉摸脉象,班主任们“把脉”要观察学生个人表现。很多时候,学生的“症候”都是摆在了课堂上,写在了作业中,留在了课间举动里的。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直接折射他的学习情况。但凡学困生,他在课堂上总处于“游离”状态。
(1)多动:东张西望,东翻西找,挤眉弄眼,小动作不断。注意力放在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人或事物上,一心分成好几瓣。
(2)呆滞:目光紧盯着某一处,思绪早已飞出了课堂。既不听,又不看,更不会应答交流。
(3)侦查应付:一边有目的的干着自己的,一边侦查着老师的举动。觉得无机可乘便安稳下来,装腔作势几分钟;一旦有空可钻,就我行我素……
(1)不参与或少参与。其他学生忙着商量、分工、合作,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动起来了;学困生们要么坐着不动,要么选择了做观众,更有甚者会伺机而动搞破坏或恶作剧。
(2)不交流或极少交流。任务结束,大家都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汇报心得;学困生们要么一言不发,要么随声附和,他们没有有效的交流和有意义的思考……
逐如此类,学困生们摆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困顿的、失落的、痛苦的……,实践证明,他们“游离”的程度越深,学困的程度也越严重。由此就可以判断出他们是属于注意力不集中、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是没有自信、是玩心太重、还是把学习当成了支吾差事等等。老师们通过课堂细节的观察,就能基本把握学困生的学情。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投影机”。学困生的作业,更是解锁识别他们学困程度的“密码”。
如果某学困生的作业看上去字迹还算清楚,书写也还工整,那说明这个孩子的学习态度还是端正的,至少还留存了一点点上进心。反之,如果字迹潦草,涂抹严重,乱的一塌糊涂,说明这学生已进入了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的境地。
假如一个孩子的作业错题满篇,对知识点一概不懂,说明他是学习“特困户”,基础特别薄弱,急需紧急救助;如果所做题目有对有错,说明他们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处于半知半解的“夹生”程度,是“半贫困户”,需要查漏补缺,及时补救。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发现,每个班里总是或多或少有那么几个“特殊分子”。一旦查究所有学科的作业谁未上交,非“特殊分子”莫属。他们总是把作业一拖再拖,能逃则逃。如果小组长、学习委员或科任教师查问,他们就会谎话连篇,“一拖二绕三耍赖”。像这样的学困生,班主任很清楚,他们是班级里的“老赖”。作为班主任得狠花功夫、狠劲儿琢磨“补差”措施了……
学困生们写在作业中的“困苦”,如同一叠码放整齐的成长档案,明确的呈现着学困生的成长轨迹。他们是暂时掉队、是一落千丈,还是陷入了深渊,作业上都“写”的明白。只要班主任们仔细查阅,细心研读学困生的作业,定能从中详知学困生的学困程度。
习惯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1]细致观察一个孩子在课间放松状态下的言行举动,可以使我们对孩子的品行习惯一目了然。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每个人都会有几个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和谁在一起很重要。根据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来看,一个学生的“朋友群”,能直观的反映出他的品性、习惯和爱好。你看,下课马上自然组合的小集体,就真实的体现着孩子们的不同习惯、不同品性、不同爱好:拿着书本,把头攒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是喜欢读书、热爱学习的;抱着篮球、足球等体育器具争分夺秒往操场上跑的,是热衷于运动的;围成一圈,听着某人滔滔不绝讲述趣闻轶事的,是有共同语言关心时事的……。此时,班主任最应该留意的,就是那些“不合群”的,格格不入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这类孩子是学习差,遭人排挤,心里存在一定障碍的,或性格孤僻需要引导的,他们大都属于学困。
人在自然放松状态下的表现是最原始的。课间时,由于无人过于限制,暂时可以自由活动,所以孩子们的状态是最真实、最自然的。此时,一个孩子如果仍记得向来往老师问好,与同学平和相处,举止文雅,有自控力,那说明他的“修养”还不错。反之,他如果开始肆无忌惮、上蹿下跳、任意滋事,将礼仪、守则等皆抛诸脑后,那他必定缺少管教,任性妄为,缺乏自控力……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2]孩子们留在课间举动里的习惯,是识别他们品行的法宝。班主任在这段时间里要学会“不经意的注视”。表面上“不经意”,心底间“很注重”。把学生的言行神态、一举一动都要留意记录下来。潜心研究学生们留在课间举动里的“脉象”,是小学班主任的一节必备课,更是全面研究班级内学困生的必修课。
不做庸医误人性命,需要潜心修炼,脉象要把得准;不做误人子弟之师,就要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学会研究学生,做一个会“把脉”的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班主任这个幸福感爆棚的工作岗位上,任重而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