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太到北极,美国加紧对中俄战略布防

2019-09-18 18:25金怡
南风窗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格陵兰岛军事基地印太

金怡

8月28日,一架B-2隐形轰炸机降落在冰岛的凯夫拉维克空军基地。据悉,这架B-2轰炸机来自美国密苏里州的怀特曼空军基地,此次行动是该型轰炸机首次降落冰岛。这意味着,美军有意将北极地区的冰岛作为轰炸机前线基地,以快速应对俄罗斯的威胁。

联系到特朗普新近提出“购岛”及在格陵兰重设领事馆等系列动作,可见围绕北极地区的“暗战”正在浮出水面。这与美国高度关注的印太地区的“热战”,似乎形成了鲜明对比。

穿越台海

美国近来在台湾问题上动作频频。就在8月20日,美国国务院批准对中国台湾地区出售价值80亿美元的66架F-16V战斗机,这也是特朗普政府今年的第三次对台军售。由于美国已公开将台湾地区纳入其印太战略伙伴,特朗普政府启动的五次对台军售,自然是加强台湾“非对称战力”的题中之义。

不仅如此,继8月23日美国海军圣安东尼奥级“绿湾”号船坞运输舰穿越台湾海峡后,8月29日美国空军一架MC-130J特种运输机由北向南穿越了台湾海峡。据美国“战区”网站报道,这架运输机隶属于美国空军第17特种作战中队,当天离开冲绳嘉手纳基地后,从北向南沿着所谓的“中间线”飞越台湾海峡上空,而后转向东南进入巴士海峡。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军舰已经10次进入台湾海峡,2019年几乎每月下旬定期穿越台湾海峡。8月23日“绿湾”号通过台海的行动,是今年的第七次。美国试图以海军舰船常态化穿越台湾海峡等一线军事行动,展示对台湾地区的所谓持续的安全承诺。美国还在台海推动组建其他西方国家参加的所谓“航行自由行动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美国海军的活动,美国空军类似的飞行则较为罕见。美军公开信息显示,此次飞越台湾海峡的MC-130J特种运输机,最终目的地是西太平洋的菲律宾海。为了策应这架特种运输机,美国空军当天还出动了一架RC-135W侦察机在台湾岛南部的巴士海峡上空徘徊,另有一架B-52轰炸机从关岛起飞,途径巴士海峡飞往南海。

9月,美军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将与东盟各国海军举行首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不难看出,派遣舰机频繁穿越台湾海峡,只是美国在南海周边针对中国宣示“航行自由行动”的组成部分。

威慑南海

由于美军奉行全球攻防的战略,而南海是非常重要的海域,美国一直在南海保持强大的力量存在,包括日常巡逻、过航和港口访问等。按照美军印太司令部发布的数据,目前平均每天有3艘美军军舰在南海活动,全年大概保持900个舰日,而2015年前后美军在南海只能保持700个舰日的存在。

南海还是美军航空侦察和情报搜集的重点区域。此类行动也是美军在南海诸类行动中频次最高的,每天都有2到4架次的侦察机赴南海侦察,全年上千架次。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美军在南海各类侦察和情报搜集活动的频次,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以上。执行任务的主要是海军的P-8A和P-3C,以及空军的RC-135和“全球鹰”无人机等机型,此外还有从在南海活动的航母和其他军舰上起飞的舰载侦察机。

美国还选择敏感时期或特定日期,派遣战略性武器平台在南海进行威慑。2018年,美军的4支航母打击群、4支两栖戒备群在南海活动,各为期1-3个月;另有超过30个架次的B-52轰炸机巡航南海,这在冷战结束之后是非常罕见的。2019年3月,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访问了越南,是1975年越南战争后的首次,体现出美越关系的日益热络。

9月,美军的“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将与东盟各国海军举行首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美军在南海举行的单边、双边和多邊演习,数量和针对性都大大增加。美前代理国防部长沙纳汉2019年3月证实:“过去两年内,美国国防部在地区联合军演方面的参与度提升了17%。”因为南海是印太地区的重中之重,美军在南海及其周边增加的联合演习比例更高。5月2日,美、印、日、菲海军的舰艇编队在中国南海海域航行,其间进行了各种联合演训。

无论是在台海还是南海,美军的一系列举措都是在为新近出炉的印太战略试水。在五角大楼发布的《印太战略》报告中,美国要求与其志同道合的地区伙伴在安全与军事战略上与美国对接,一起构建具有制衡性质的地区安全网络,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泰国、印度、新加坡、蒙古等,被列为这一网络的核心伙伴。

布局印太

在美国的印太战略中,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提供美国安全网络的南北轴辐,美国-东盟安全关系则相当于这一网络的内环。

去年年底,特朗普签署的《亚洲再保证创制案》,授权政府未来5年每年拨款15亿美元,用于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外交和经济参与等活动。该法案要求美国继续推进冷战时期建立起来的军事同盟关系,深化同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的安全伙伴关系,择机及时发展新的伙伴关系。

美国要完善印度洋-太平洋军事基地体系,就必须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基地建设。五角大楼2018年9月发布的《国防部人事和人力报告》显示,美国在南海六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共常驻668名军事人员,其中现役军人456人,这显然远远难以满足美国在南海的作战需求和军事基地布局的需要。美陆军参谋长马克·米利提出,要在太平洋地区部署“多域作战特遣部队”。美陆军计划在当前的部队轮换中,向太平洋地区增兵数千人,新部署的兵力数量可能达到5000至1万人。

美国正努力扩大在东南亚的海上军事基地和后勤补给基地。根据五角大楼2018财年《军事基地结构报告》,美国希望在新加坡以“地区协作点”的名义,租用一个价值3.247亿美元的小型基地。2016年美国获准使用菲律宾的5处军事基地后,美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也有所加强。美国与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加强了军事合作,谋求使用这些国家靠近南海的军事基地。

不仅是南海周边国家,南太平洋国家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地位也在显著提高。美军不断在澳大利亚(特别是其北部的达尔文港)加大军事部署,并提升美澳联合军演的规模。今年6月下旬到8月初,美澳举行第八次“护身军刀”联合军演,参演兵力超过3.4万人,演习科目涵盖甚广。日本陆上自卫队去年刚成立的负责两栖作战和夺岛任务的“水陆机动团”,也参加了此次演习。

“护身军刀-2019”联合军演期间,澳大利亚政府宣布了在格莱德角北部海岸的深水港建造计划。据澳广播公司援引澳国防部的消息,新建的深水港设施位于澳大利亚北领地首府达尔文市约40公里处,该地之前曾规划用于建设工业货运深水港,改建后将供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

美澳两国还计划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努斯岛,重新修葺之前废用的洛布朗海军基地。这是二战后美国首次同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地区建立联合军港。美国还寻求在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扩大其军事存在。国际战略界有观点认为,这些军事基地是美国为了针对中国的战略竞争建立的,作为其遏制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暗战北极

早在1941年,美国空军就在格陵兰岛建立了基地。阿拉斯加育空高原金矿和北坡大油田被发现后,美国开始重视北极。近年来,随着俄罗斯北极战略的稳步推进和北极地区战略地位的提升,美国加快制定新的北极战略。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将北极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并加快了制定和实施北极战略的步伐。2013年5月,美国政府颁布了《北极地区国家战略》。2014年,美国海军颁布了《美国海军北极路线图2014—2030》,详细列出了美国海军在未来15年计划完成的数十项具体任务及完成时间。2015年8月,奥巴马成为首位到访北极地区的美国在任总统,并主持召开了有关北极问题的国际会议。

21世纪以来,美海军已经3次开展对北极的绘图巡航。2012年,美国海军完成了北极通信系统的测试,2014年美国MUOS卫星建立北极首个可靠的军用卫星链路。2016年1月,美海军首艘采用替代能源的“斯托克达尔”号导弹驱逐舰正式加入美海军环保型航母编队“大绿舰队”。目前,“大绿舰队”已纳入了“斯坦尼斯”号航母等舰艇,试图维持在北极的长期军事存在。

北极地区是弹道导弹从欧洲至北美的最短路径所在,而格陵兰岛正是最佳预警和拦截位置。

另一方面,美国主要依托北约,加强与加拿大、挪威等北极国家的协调与合作。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公开称,北极地区是北约的重要战略基地,北约国家应加大在北极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加拿大、挪威、丹麦等国领导人,也多次强调遏制俄在北极地区军事存在的必要性。

针对俄罗斯不断加强北极地区军事力量建设,近年来,美国多次联合加拿大、挪威及其他北约国家,在北极地区展开代号为“联合勇士”“冰点”“寒冷反应”的军事演习,频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从2017年1月开始,美国以轮换驻扎的形式向挪威部署大约330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

觊觎格陵兰

地处北极地区的格陵兰岛,扼守多条战略通道,战略意义重大。根据美国与丹麦1951年签订的条约,美国在格陵兰岛西北岸建立了图勒空军基地,这是美军最北的基地,也是北极圈以北唯一的军事基地。

基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军在当地部署了弹道导弹先期预警系统。这也是美军打造反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北极地区是弹道导弹从欧洲至北美的最短路径所在,而格陵兰岛正是最佳预警和拦截位置。

有关分析认为,美军在格陵兰岛所拥有的侦察实力,在实施卫星行动、侦测轨迹经过北极的弹道导弹,以及在核导弹发射方面,都将大有用武之地。而在美国看来这还远远不够,如果能将该地并入美国,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将会给美国带来更大的利益。

2019年6月,五角大楼又发布新版《北极战略》报告,概述其在“战略竞争时代”保护美国在北极的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战略方法。美国认为,近年来俄罗斯和中国在北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已威胁到其国家安全,因此需要调整北极战略重心,以对抗中俄在北极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美联社称,从战略上说,美国认为格陵兰岛构成了在北极和北大西洋之间开展海军行动的一个重要走廊的一部分。并且,作为更广泛的北极地区的一部分,格陵兰岛因邻近美国而被认为具有战略重要性,因其自然资源而具有经济重要性。为此,五角大楼在去年9月表示希望投资格陵兰岛,以提高其“军事行动灵活性和态势感知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2018年开始重建负责北大西洋的第二舰队,以扩大美国在北极地区及格陵兰岛的军事影响力。同年10月,北约举行了代号为“三叉戟-2018”的联合军事演習。这是北约自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军演,发出美国旨在加强北极军事部署和军事存在的强烈信号。

面临障碍

8月27日,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在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发表讲话称,五角大楼正评估如何扩大美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包括“航行自由”行动和增加新基地。埃斯珀说:“我们必须在该地区(保持军事)存在。不是在所有地方,而是在关键地点。”不过,美国的国内政治和盟国的态度,决定了埃斯珀的战略布局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在很多盟国看来,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对盟友和伙伴的安全承诺更加不可信,因而对美国加大军事存在提出质疑,对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则采取消极拖延的做法。菲律宾一再拖延美国对军事基地的升级改造,并在2017年3月将巴蒂斯塔空军基地从开放名单上删除。 2018年12月,菲律宾防长洛伦扎纳提出对冷战中诞生的《菲美共同防御条约》进行续约必要性审查。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甚至扬言废除美菲《加强防务合作协定》。

东京一直反对华盛顿退出《中导条约》。这意味着,鉴于日本对邻国公众强烈反对的担忧,美国很难说服日本接受这些导弹。

由于菲律宾、越南和印尼的宪法禁止外国在本国设立军事基地,美国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的诉求面临巨大的法律障碍。这些国家的舆论对美国可能的驻军,也总体上持否定态度。如果东南亚国家不向美国提供军事基地,美国就无法构筑完整的印太军事基地体系,其在日本和关岛的军事力量也将失去前进基地。

对于马克·埃斯珀希望尽快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常规陆基中程导弹的计划,由于主要候选国(韩国、日本,甚至可能还有菲律宾)担心成为俄罗斯和中国的目标,他很快会发现在西太平洋实际部署这些武器,比设想的要困难得多。

韩国已经排除了相关可能性,澳大利亚也是如此。与此同时,东京一直反对华盛顿退出《中导条约》。这意味着,鉴于日本对邻国公众强烈反对的担忧,美国很难说服日本接受这些导弹。而在菲律宾,由于中菲关系正不断改善,华盛顿的努力距离菲律宾欢迎这些导弹,还差得很远。

要说服首尔、东京和马尼拉接受这些导弹,华盛顿将面临很难克服的政治障碍。同样的困难,在哥本哈根(格陵兰岛属于丹麦)也一样存在。

猜你喜欢
格陵兰岛军事基地印太
格陵兰岛积雪区地表径流增加研究
格陵兰岛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表面运动特征研究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格陵兰岛的冰盖悄悄融化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回不去的格陵兰岛冰川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俄在北极建军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