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随着二胎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月嫂、育儿嫂市场也随之急剧膨胀,月嫂的价位更是“水涨船高”,月工资动辄上万元。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市妇产医院周围便遍布着大大小小几十家月嫂公司。而在月嫂市场火爆现象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为了获得更高的工资,不少月嫂开始培训考证。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月嫂培训市场乱象丛生,有的“月嫂”“育儿嫂”到培训机构交上一两千元学费,培训10天便可上门“接单”了;有的投入稍微多点的,可学多门课程,培训26天便可拿“高级月嫂证”。
今年6月份,洋洋的宝宝就一岁半了。由于在外企工作,洋洋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就恢复工作了。洋洋希望自己的宝宝能从小就得到最好的护理和照顾,但双方的父母年龄都奔70岁了,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照顾宝宝。
于是在洋洋生产后,小俩口便雇用了第一位月嫂。
而在此后的18个月里,洋洋家已经换了12位月嫂、育儿嫂。而洋洋对于这一年半来的经历,只用了“噩梦”两个字来形容。
洋洋雇用的第一个月嫂年龄40岁姓张,据说在8户人家干过。然而當张嫂第一次抱孩子时,直觉便告诉洋洋,她被骗了。张嫂除了抱孩子姿势很不专业外,对婴儿抚触、奶具消毒等护理项目也极其生疏。甚至有一次,张嫂竟然把宝宝的头磕在了床边。
无奈之下,洋洋只好请公司更换月嫂。随后,洋洋花13000元请了特级月嫂王某。然而在月子里,宝宝身上皮肤发黄,王嫂说是正常现象。而对于宝宝身上水洗不掉的污物结痂,王嫂则说会自然脱落。直到宝宝满月后到医院打预防针时,医生告知洋洋的宝宝得了黄疸,而宝宝身上的结痂则需要用煮过的香油擦拭,方可除去。对此,洋洋气愤难忍:“特级月嫂怎么可能连黄疸都不知道呢!”
之后,一位陈嫂又来到了洋洋家。而当陈嫂刚进家门时,洋洋便发现她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有严重的灰指甲。当洋洋询问陈嫂有没有接受体检时,陈嫂则答非所问地强调:“灰指甲不传染。”
接替陈嫂的是川籍月嫂方某。对于方嫂,洋洋起初还是很满意的,因为她手脚麻利、眼里有活,但最终还是被洋洋毅然辞退。原因是,方嫂每次抱孩子在小区遛弯,必定会对其他保姆抱怨洋洋一家人的种种不是。此外,她还经常向洋洋展示上一家雇主给自己买的金耳坠、毛衣等,隐晦地向洋洋要东西。
目前,洋洋家用的是一个河北籍的育儿嫂。经过两个多月的磨合,洋洋尚且满意。
经过18个月与12位月嫂、育儿嫂的磨合,洋洋坦言,她在一步步妥协中退到了心理的最底线:怀孕期间她认为,月嫂、育儿嫂应该都是高中学历、漂亮活泼、干净利落、手脚勤快、有教养、爱孩子、能开发孩子智力等。而现如今,她的要求降到了只要把宝宝带好就行,而带好的标准则是别让宝宝吃好,别磕着碰着就行。
李嫂入行已经8年有余,她的口碑在行业内一直不错,不但为人细心、手脚勤快、态度和蔼,还对母婴护理的知识掌握得也很透彻,产妇胀奶、新生儿黄疸、婴儿红屁股等问题,她都能很好地处理。但就是这样一位“行业精英”,说起这么多年来做月子保姆的经历,也是满腹心酸。
“有的雇主太不把我们当人看了!我们是月嫂,但有些雇主却把我们当保姆,把一家子的活儿都丢给我们。”李嫂说,她遇到过一个家庭,不但处处防着她,对她还相当苛刻。“老两口都有糖尿病,吃东西要忌口,他家儿子又经常在外应酬,他们就让我跟着他们天天喝稀饭。每天干那么多活,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也没办法。”
然而,最让李嫂郁闷的还是,她每天晚上都要起来照顾产妇和孩子,睡眠严重不足,白天把所有事情做完了,想趁宝宝睡觉打个盹,老太太一看到就大着嗓门喊:“你是我们花钱请来带孩子的,就是不能睡觉!”
在北京市妇产医院产科门诊外“拉客”的东北籍月嫂孙某,也是一肚子心酸:“我到北京之前可苗条了,你瞧现在我虚胖的。真是不想干了,干这行太毁人。”
孙嫂离开上一户人家的原因是“吃不饱”“睡不好”,引发辞职的导火索是雇主家的一顿晚饭。“他家只给我留下了吃剩的几片菜叶和3块香菇。在他家干了半个月,几乎每顿都吃不饱。每天我只睡4小时,最长一觉40分钟,而这40分钟还是他家老太太故意跺脚吵醒的。”
除此之外,孙嫂还抱怨产妇让她洗内裤、给男主人做饭、给老太太洗衣服等。而当初孙嫂在签合同时,合同规定月嫂只伺候母婴,而雇主当时并无异议,“可一进家门就变,把全家的活扔给我们。有的雇主甚至把保姆都辞了,合同根本就是摆设 。”
月嫂们分析雇主的心理是:“我出这么多钱,那就往死里使唤你”,即“用高价购买高强度劳动”。而业内人士认为雇主明智的做法是:“用高价购买高质量服务,即以母婴为中心,而非包揽全部家务。”
伴随“二胎宝宝”汹涌而至的是月嫂公司的扎堆诞生。记者走访了解到,某些所谓的月嫂公司连一个固定的营业场所都没有,仅凭一个人穿梭在各大医院妇产科;规模稍大一些的,租一个办公室,放一两张桌子,这个公司就算成立了;一些家政公司以分羹为目的,也摇身一变成为了月嫂公司。
由于月嫂“供不应求”,尤其是一些有经验,育儿知识丰富的金牌月嫂更是“一嫂难求”。于是,一些不法培训机构便把目光投放到了“月嫂培训”上。这些培训机构往往以“无需学历”“无需门槛”等宣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月嫂培训队伍中。有的培训三五天即“毕业”,更有甚者,有的竟然只要缴纳一定的培训费就能拿到相应的月嫂上岗证。
由于这些“零门槛”培训出来的“月嫂”,几乎对月嫂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因而在被雇佣期间,对新生儿的照料、通乳、月子餐、小儿推拿等方面,几乎处于“文盲”状态。甚至是一些所谓的“金牌月嫂”,也不过如此。对此,许多家庭对雇佣的月嫂很是不满。
而对于月嫂级别的评定,很多都是公司自己给自己的月嫂评级,因此随意性很大。有些公司对月嫂这样定级:服务5户以下初级,服务5户至10户是中级,服务10户至15户是高级,服务20户以上是特级,服务30户以上是星级。一些公司还将初级水平当中级、中级当高级、高级当星级、育儿嫂当月嫂推荐给客户。甚至有些公司对初来乍到月嫂的考试仅为两句话“生过孩子没有”、“抱过孩子没有”。
同时,一些月嫂公司对月嫂、育儿嫂的出身背景、教育背景、健康情况、品德优劣不细致考量,便急于推荐给客户。
据了解,家政服务员中的很多人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甚至有文盲,她们的文化程度决定了从业质量。多数月嫂秉持“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的心态,她们在多家公司注册。流动性强的她们,哪家公司用人她们便上岗,谁家薪水高她们就去谁家。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会趋利而动,而不管合同是否期满。
此外,一些月嫂公司还使出偷梁换柱的伎俩,让几个体面、利落的月嫂壮门面,待雇主交付定金后按预定时间前来领人时,公司则会称该月嫂生病或回老家,要求雇主再更换人选。而壮门面的月嫂只接客、不上岗,公司给她们提成。
相比之下,一些经营规范的公司因秉持“宁可失去一个客户,也不让劣质月嫂上门”的理念而在恶性竞争中深感“做得很累”,因此亟待行业标准出台,以此保护正规公司,打击草台班子。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北京市场上至少有6000家机构在从事母婴护理,整个行业缺乏一个标准和行业规范,市场混乱亟待规范。
然而如何规范家政市场呢?有关人士表示:政府应设置准入门槛,加强监督管理。
治理月嫂市场乱象亟须监管发力。首先,监管要到位。工商、公安、人力等相关部门要积极承担起监管的主体责任,要把好月嫂培训机构的审批关、准入关,防止一些不合法、不正规的月嫂培训机构混入其中;
其次,打击要精准。对那些打着“月嫂培训”的幌子大赚昧心钱的无良培训机构,要实行精准打击,该严处的要严处,该取缔的要取缔,绝不姑息,绝不纵容,更不能听之任之;
其三,要严把发证关。对那些只培训几天,或只收钱不培训的不法培训机构,要严把发证审核关,绝不能让其轻易地骗取正规的国家统一职业资格证书。
同时,还需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要鼓励雇主积极大胆地对“假月嫂”进行检举揭发,并对举报人实行一定的经济奖励,让“假月嫂”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使之无立足之地,從而倒逼“月嫂”机构切实履行培训职责。
只要监管到位,严把发证审核关,对无良培训机构实施精准打击,再辅以雇主的举报,形成联动机制,合力围剿,那么,就一定能有效地打击月嫂市场乱象,以维护正常、有序的月嫂市场。
那么,雇主们要如何寻找到好月嫂呢?
好的月嫂能够掌握产妇及新生儿的特点,分辨正常、异常情况,以及一般异常情况的常规处理方法。一个好月嫂应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如充分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规律,并能够调整新生儿的生活规律及生活环境;掌握新生儿易发生问题的判断及处理(黄疸、湿疹、尿布疹、新生儿红斑、大小便的异常观察等),及新生儿的一般日常生活照料。产妇护理方面要重视母乳喂养、能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如何保证充足的母乳;如何防止和缓解奶胀;特殊情况下人工喂养;奶胀的处理、产妇伤口的观察及一般处理、子宫复旧状况的观察、卫生指导及一般的日常生活照料。
如何检验月嫂证真伪?月嫂仅是家政行业的一个小分支,目前并不存在以“母婴护理”为名的职业资格证书。政府统一颁发的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颁发部门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局;证书名称写有“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字样;内页右侧印有“持证人参加母婴护理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成绩合格等评价性语言,没有具体的分数。如果考取的是母婴护理专项职业技能高级证书,内页会标明母婴护理(高级),若证书封面写有“高级”二字或是有具体的分数标明,则是假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定了良好、可行的规范,月嫂市场才能在和平、和顺、和谐中运作、生长,才能减少或避免家政服务员不慎摔死孩子、拐卖孩子等极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