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1.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你想到了哪些画面?脑海中想到哪些描写秋天的词语和诗句?(秋高气爽、大雁南飞、秋风习习、天高云淡、层林尽染……)
2. 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秋天的雨》,看看作者笔下的秋雨。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一问老师和同学。
2. 检查预习情况,认读生字新词。
(1) 读生字新词。
一盒 颜料 邮票 飘呀飘呀 争着 仙子
淡黄色 好闻 梨子 勾住 一曲 丰收
提醒学生注意“一曲”的“曲”是多音字,根据不同读音分别组词。
(2) 大家能为这些生字找些新朋友吗?(说出与生字相关的词语、诗句等)
【设计意图】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构词能力强的生字进行扩词,调动学生已有的语言内存,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课堂上的全员互动,让学生的语言丰富起来。
3. 秋天的雨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课题强调“秋天”还是“雨”?
4.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
(1) 先出示长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2) 交流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既可以从字词或句子方面入手,也可就整篇文章的内容谈体会。
【设计意图】题目是研读文章的一把钥匙,启发学生与课题进行对话,让学生通过课题产生阅读期待。让学生再读课文,感悟语言,努力使每一位学生达到不添字、漏字、不读错字的朗读效果,从而把读正确、读流利落实到位。学贵有疑,疑问也是思维的结果,这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
1. (出示第1自然段)是谁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你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2. 秋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板书:清凉 温柔)哪位同学再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导学生把“清凉”“温柔”稍稍强调,“轻轻地”要读得轻而缓。
3. 同学们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比喻句一般都有一个比喻词,你学过哪些比喻词?(好像、宛如、犹如)这个句子的比喻词是什么?(是)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说一句话吗?
4. 要说雨,一年四季都有,作者为什么对秋天的雨情有独钟?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告诉我秋天的雨的特别之处。(板书:五彩缤纷的颜料 好闻的气味 金色的小喇叭)
5.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第2—4自然段,想一想: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感悟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對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互相分享各自的读书收获,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价值,体验到心灵成长的喜悦。
6. (出示第2自然段)这一段是围绕“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写的,它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这一段出现了很多描写颜色的词,黄色、红色、金黄色……写出了秋天是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7.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这两个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果园里大丰收的景象和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开放的样子。这儿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还想到了哪些颜色?
8. 这一段中有一些比喻句,例如:把____比作________。
9.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作者的比喻多么形象、贴切。你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料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10. 第2自然段句与句之间的衔接特别自然,而且充满节奏感,例:“你看”“看”“飘哇飘哇”“扇哪扇哪”。(指名读,女生读,齐读,练习背诵)
11. (出示第3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藏” “躲” “勾”字,把秋雨当作人来写,特别生动形象,写出了秋雨内敛的性格,果实味道的香甜诱人。
12. 是谁把小朋友的脚勾住了?你有过脚被香味勾住的时候吗?秋天的果园里,枝头挂满果实,孩子们的心痒痒的,脚都迈不动了,谁能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
13. (出示第4自然段)为什么把秋雨比作金色的小喇叭?
14. 这一段中有几个动词用得特别准确,请同学们用着重号标注出来,“衔”“造”“找”读的时候强调出来,就会让大伙儿感受动物们忙碌的样子。
15. 一场秋雨一场凉,小动物们都为过冬做准备,植物的叶子也纷纷落下,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秋天的雨给大地涂上美丽的色彩,秋天的雨藏着好闻的味道,秋天的雨告诉动物植物们冬天快来到了。
16. 田野里,果园里,到处是丰收的景象,到处是孩子们快乐嬉戏的情景。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到的秋景说出来,写下来,也可以画下来。
1. 仔细观察生字,识记字形,这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写才规范?
2. 交流汇报,多种方法记字形。
字谜竞猜:“门里有耳,猜一字”(闻)。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字形:“梨”字上声下形。说笔顺记字形:“曲”字注意字的笔顺。
3. 老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例:“飘”和“票”在田字格中相同的部分有变化,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争”和“丰”,“争”的竖钩和“丰”的竖都在竖中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形,在实际描红和临写过程中,调动多种感官进一步记忆字形。
(作者单位:仪征市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