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丽
摘 要 政府审计以及内部审计能够有效抑制國有企业高管贪腐事件的发生。审计监督通过监督和检查国有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重大事项,能够发现企业中存在的腐败问题。通过严惩腐败高管,能够对存在腐败动机的高管形成威慑效应,同时也通过审计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漏洞,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预防高管腐败行为。本文分析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现状,寻求审计监督抑制国有企业贪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国家反腐倡廉运动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抑制 高层贪腐
腐败问题不仅体现在政治权利中,企业高管腐败问题早已存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国家开始狠抓腐败问题,大力推行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新政风,降低了权利的舒适度,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还开启了“猎狐”行动,抓捕潜逃海外的腐败高官。其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2013年至今,有100多万名党员在反腐行动中被惩处,抓捕了150多只“老虎”,20多万只“苍蝇”,还有800多只“狐狸”被缉拿归案,一大批腐败高官在反腐败的高压下落马。反腐败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不断打破的“禁区”和“惯例”,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反腐力度,说明“反腐”成为我国的新常态,腐败问题成为全民的视线聚焦点。
一、前期研究回顾
王杏芬等(2017)通过研究近几年来公布的企业高管腐败事件,发现高管腐败的特点。
Eric Avis等(2016)通过研究发现已经实施了的审计行为将未来的腐败事件减少了8%,同时也将腐败案件接受法律监督的可能性提高了21%,说明审计监督确实能够惩治和预防腐败。
李妍(2016)提出当前审计在腐败治理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一是通过审计的威慑效应预防腐败;二是通过审计流程的实施揭露腐败;三是通过审计结果的公告和运用惩治、抵御腐败;四是通过听取审计意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五是通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自律,做表率,促进形成廉政文化氛围。我国目前的对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形式主要有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这3种。
二、我国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现状分析
(一)贪腐金额大
国有企业多为我国的垄断行业,有国家资金的大力支持,行业竞争少,并且一般以集团公司的形式开设,集团下属的子分公司众多,机构庞大,部门众多。相应的,其企业高管也拥有较大的权力,能支配更多的资金。由于我国的审计监督机制并不完善,虽然会定期开展各种类型的审计,但是审计执行到下属层级的子分公司时,往往力度比较弱,企业高管也就有更多的寻租的空间,腐败的金额也随着一次又一次的侥幸逃脱积累得越来越高。
(二)国企腐败犯罪数量多,占全国企业高管犯罪比例大
在各年度的《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统计出的各年度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例汇总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我国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数量,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案件数量较多,占中国企业家犯罪案件总数的比例较大。在2015年,国有企业企业家犯罪案例多达456件,占比达75.37%之多。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2016年和2017年,国企犯罪案件占比下降到了16%左右,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后,全国上下开始狠抓腐败,发现了许多隐藏的、以前未被发现的腐败案件。而在之后,随着各项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的完善,对国企高管有了更多的权力约束机制,使腐败高管数量下降,腐败预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腐败罪名多为受贿、贪污、挪用公款
在国有企业腐败高管触犯的罪种中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贪污受贿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财产罪。从2011—2017年的腐败案例罪名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企高管腐败的罪名最多的为受贿罪,所占数量远超其他腐败形式,有几年里受贿罪所占比例超过了50%。其次为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
(四)腐败行为多集中在垄断领域
腐败行为多发生在权力集中型、资金密集型和资源富集型的企业,比如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业、化工业和新闻媒体业等。
以能源业为例,能源业包括电力和燃力两大方面,基本上处于国有垄断的局面。电力燃力覆盖了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影响整个国家的顺利运转,关系重大。能源企业分布在我国的各个省市县中,其子分公司和相关联的企业遍布全国,这其中企业高管掌握的权力之大、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寻租空间之广是难以想象的。同时,由于企业中存在各自的利益团体,利益链条错综复杂,想要通过制度规章明确每个人的权力、保证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是非常困难的。
(五)腐败行为多集中在关键环节
腐败行为多发生在财务管理、采购、招标和业务承揽等关键生产经营环节。以2016年的国有企业腐败案件为例,在发生的109件国有企业高管腐败案件中,腐败环节处于日常经营过程的最多,有49件,占比为47.12%;处于财务管理过程的有18件,占比为17.31%;处于工程承揽过程的有12件,占比为11.54%;处于物资采购过程的有10件,占比为9.62%。这几个环节存在共性,都涉及资金的流向问题,且其负责人掌握着决策的权力。
三、审计监督抑制腐败的途径分析
审计监督抑制腐败的途径可以被大致分为两种:一是通过事前的审计监督和严厉处理腐败事件,对企业高管形成威慑作用,预防腐败事件的发生。薛健等(2017)提出,如果企业高管认为腐败行为被发现和惩处的成本高于腐败的收益,企业高管就会相应减少腐败行为。二是通过审计监督发现现存的腐败行为,利用审计结果查处腐败,惩治腐败。
政府审计是由政府审计机关,也就是审计署,检查国有企业的会计账目和重大事项,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是否准确全面、重大事项决策是否合理、资金运用是否合理等开展事前和事后监督。政府审计具有独立性,因为审计署是独立于国有企业之外的审计机构,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不受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影响,与国有企业不存在利益关系,故政府审计能够保障其审计的客观性。国有企业由国家拥有控制权或所有权,政府审计相当于国有企业的上级部门对其的监督审计,并且政府审计有一套较为全面的审计体系,能够定期地或针对性地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参与国有企业各个方面的审计,其权威性和综合性会对企业高管产生威慑力。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权威性和审计结果公开会使企业高管提高预期的腐败机会成本,从而减少腐败行为,起到预防腐败的作用。政府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综合性也增加了审计发现高管腐败行为的可能,并且政府审计通过审计结果的公开,可以引起相关行政司法部门如法院、监察委的重视,对腐败问题展开更深层次的调查,惩处腐败行为,惩治腐败。在目前的国有企业高管腐败行为的揭露中,政府审计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参与了国企的日常经营管理,国企一般会每年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不太好区分某年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是否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审计,三种审计方式对高管腐败的威慑作用和治理机制是相似的,只是在审计实施主体上有区别。
四、研究建议
(一)加大审计力度
从思想上提高对审计的重视程度,避免审计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也避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情况发生。可以通过公开审计流程和审计结果,提高审计的透明度;还可以以查处腐败涉案金额较大的审计项目为突破点,大力宣传,吸引媒体和公众关注审计监督,让大众认识审计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审计监督。
(二)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避免审计盲区
加大审计力度需要精准施力,合理地配置审计资源。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审计力量是不均衡的,审计力度之间存在差异。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比较关注、重视审计,这是必要且有效的。而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我们也不能忽视审计监督的重要性。贫困地区往往由于人财物力的不足而缺乏审计监管,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败情况,因此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审计力度,合理分配审计资源,避免审计监督存在空白区域。对于腐败高发的重点领域如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能源业等,重点岗位如财务管理、采购、招标、业务承揽等,也要相应加大审计力度,有针对性地审计,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此外还要提升审计人才专业素质,提高审计执业水平。
(三)建立審计协同机制,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
审计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出具一份审计报告,而是通过审计确保财务信息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同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除了要加大审计力度,还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利用。这就需要审计部门与政府相关行政和司法机关如监察局、中纪委和法院等协调配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这不仅能帮助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更有利于专职的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审计结果中发现的问题,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协同机制中不仅包括政府审计,还应重视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成果。相关政府机关也要关注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抓住问题的线索,及时处理问题。比如审计人员在工程项目审计中发现存在虚报工程款、重复计算等问题,工程项目负责人可能存在贪污行为,但审计人员并没有直接处置项目负责人的权力,可以通过协同机制,将这一审计结果报送监察局,协同监察人员展开调查,搜集证据,让腐败人员得到应有的惩罚。
(四)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抑制高管腐败动机
国有企业高管腐败的内在动机之一就是受到金钱和利益的诱惑。在审计监督制约了高管腐败的外在条件的情况下,也要加强对高管腐败内在动机的制约。可以适当地提高高管的薪酬,使其保持比较高的生活水平,金钱的诱惑就会显得不那么大了。高管在衡量腐败的成本与收益时,考虑到现有的薪资水平和较高的生活水平,考虑到腐败行为被揭露后需要面对的严厉的惩处,会有得不偿失的感觉,从而拒绝腐败。国有企业可以建立合理的高管薪酬激励制度,减少政府对国企高管薪酬的管制,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市场化薪酬制度,把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挂钩,高管为了获得更高水平的薪酬就会努力工作以提高企业业绩,而非寻求腐败。
参考文献
[1] 王杏芬,金鑫,曹茹玥.审计视角下企业管理层腐败治理路径探索[J].会计之友,2017(13):97-102.
[2] 李妍.我国政府审计和腐败治理[J].商业会计,2016(0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