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摘 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加强统战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A单位为例,结合队伍结构特点,通过分析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阐述当前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及人才选拔工作的原则与途径,梳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Abstract】To do a good job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non-Party intellectuals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trengthening the team construction of non-Party representativ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thusiasm of non-Party intellectuals and strengthen united front work. Taking unit A as an exampl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m stru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deological status of non-Party intellectuals, expounds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the current training and education of non-Party intellectuals and talent selection, sor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關键词】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人才选拔;对策建议
【Keywords】 non-Party intellectual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talent selec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9)07-0098-02
1 A单位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分析
1.1 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结构及特点
A单位主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与科研工作。A单位在职职工26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86.5%,40岁以下人员占68.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71.5%,高级职称人员占42.7%,党外知识分子67人,占25.1%。党外知识分子中,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3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9人,40岁以下的40人。
A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单位,其中,党外知识分子队伍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人员结构呈现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
1.2 党外知识分子思想状况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座谈、深入野外一线调研等形式,了解掌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经调研发现,单位知识分子总体思想状况良好,对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对个人业务发展和定位表示满意。特别是年轻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积极参加各类学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安排,在单位良好的业务平台中能够履行职责,为地质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调查人员中,88.04%的人员表示能够通过会议、网络、微信、QQ等渠道及时学习了解上级重大决策部署,28.48%的人员希望单位能够提供更多学习培训的机会,以实现个人素质的提升,28.48%的人员渴望提高薪酬待遇。45.11%的人员感觉身心愉悦,状态很好,29.35%的人员感觉状态不佳,存在紧张不安情绪。68.48%的人员所在部门或支部经常开展谈心交心活动。34.81%的人员希望单位加大关注职工思想状况与波动情况,25%的人员希望更多关注工作进展与工作成果,24.68%的人员希望更注重职工身体健康。大部分职工长期在野外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因而不能照顾家庭,存在压力较大的情况,部分职工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
2 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与人才选拔工作的原则与途径
2.1 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的原则与途径
①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素质。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加强理论武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以“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为主题的新时代地质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出成果出人才的良好氛围。②坚持人才培养与业务实践相结合,着力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注重党外知识分子的素质提升,通过学历深造、培训教育、压担子做项目、多岗位历练、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综合能力。鼓励党外知识分子承担重点项目,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鼓励一定数量的业务人员进行学历深造,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③坚持培养教育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使人才培养、学习教育更具针对性。强化关心关怀机制,把解决知识分子思想中的困惑以及关注的问题作为开展培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加强心理疏导,引导党外知识分子摆正心态,克服负面情绪,主动投身于地调科研事业中建功立业。
2.2 党外知识分子人才选拔的原则与途径
①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通过调研、分析单位队伍现状,制定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党内和党外干部、人才选拔工作。②坚持以德为先、事业至上。党外干部、人才选拔首先考察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包括政治理论素质、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和政治倾向、政治纪律、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廉洁情况等。坚持事业至上,将专业水平和专业发展潜力纳入重要考虑因素,要选拔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选拔具有成长为重点学科、重点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潜力的人才。③坚持突出实绩、综合评价。运用各类考核结果,将党外知识分子的日常表现、工作成绩、考核奖惩结果以及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的表现情况纳入综合评价体系,作为选拔的重要依据[1]。
3 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及人才选拔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党外知识分子教育培训有待加强
A单位89.6%的党外知识分子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出高素质、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但专业技术人员易缺乏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组织协调能力较弱。同时,在政治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教育、个人修养提升等方面还不够系统深入,学深悟透、学用结合还不够到位。
3.2 党外知识分子培养锻炼平台有待拓展
A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多集中在技术業务部门,主要承担地质调查工程与项目工作,专业性强,一般只在自身熟悉的专业领域开展工作,对于专业差别较大的领域涉足较少,专业结合还不够深入,同时,由于工程和项目数量有限,并非所有人员都可以在业务工作中承担重要角色。一部分人员通过岗位交流、借调、挂职等方式得到锻炼,但受于名额限制,培养锻炼平台亟待进一步拓展。
3.3 党外知识分子人才结构有待优化
党外知识分子在年龄结构上存在断层现象,党外领导干部、技术专家年龄偏大,中青年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相对较少,而40岁以下青年人居多[2]。因此,在干部、人才选拔中,选拔政治过硬、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党外干部难度较大。
4 党外知识分子培养教育与人才选拔的对策与建议
①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组织党外知识分子,特别是团员青年、群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新思想、新方略、新要求,引导职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团员青年、群众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讲座、辅导、党课、座谈交流、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党支部书记、党支部委员、群团干部的培训和工作指导,激发组工、群团干部的工作热情。②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好思想引领和心理疏导。密切联系群众,强化关心关怀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深入野外工作一线实地调研,与一线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全面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风险。③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绩效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完善成果考核、科研激励、人才选拔和岗位聘用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严格考核、竞争和淘汰手段,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制度,从专业、能力和潜力等多方面考核人员,并将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到岗位调整和提拔任职当中,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遴选环境。将人才培养与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对于思想苗头性问题,应及时提醒和引导,促进党外知识分子提升自我修养,自觉接受纪律的约束。④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拓宽干部、人才选拔任用渠道,优化人才结构。坚持目标导向,将党外知识分子人才培养与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强梯队建设,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党委领导、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后备人才规划,开展多样化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拓展人才培养平台,落实人才培养规划,优化人才结构。⑤推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改善内部环境,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举办健康知识、科普、文化讲座,为职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释放压力提供平台,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郑永廷,胡树祥,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车丽萍,等.管理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