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素贤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日渐重视,社会各界对教育更是关注。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公用经费也逐年上涨,那么,如何合理分配中小学公用经费,如何发挥其最大效益,也就成了教育部门所应思考的大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关键词 中小学 公用经费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加。中小学公用经费已经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按照标准和学校学生人数定额拨付。公用经费开支按照政府经济分类主要分为“商品和服务支出”与“其他资本性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是学校维持日常教学活动,满足基本办学需求而形成的购买商品和服务支出需要的费用,主要有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公务接待费、咨询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专用材料费、日常维修(护)费以及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是学校用于大型维修、教学设备采购、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信息网络构建以及其他资本性支出的费用。公用经费首先用于维持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然后适当地安排学校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本性支出,不能为了追求硬件建设而影响日常工作最基本的费用支出。
一、中小学公用经费发展的背景和作用
自2006年起,国家逐渐将义务教育纳入社会公共财政保障,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收费,治理了乱收费现象,中小学公用经费来源由向学生收取学杂费转变为由政府财政拨款。中小学公用经费的用途有两大类,一是日常公用经费,二是专项经费。专项经费用于学校基本建设或专项活动支出,专款专用,政府监督也比较严格;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是否合理、规范,直接关系学校的发展。日常公用经费用于学校日常运转,学校管理不当就会出现经费不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中小学公用经费的有效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对规范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效防止貪污、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完整可行的预算是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用经费合理有效使用的保证。首先,从编制程序上看,学校负责人重视不够,不能很好地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展计划、预算和论证,而是由财务人员按照上年支出完成编制全过程。其次,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稳妥性,对收入预算不留余地,将没有把握的收入列入预算造成收小于支;在项目支出分配上没有原则,出现分配不合理的情况,不能保证重点、急需的项目得到资金保障,过多考虑项目支出而不能保证基本支出。再次,中小学公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不合理,执行力度不够。不能统筹考虑全年计划,造成公用经费前松后紧,以致年末出现公用经费不足现象。缺少有效约束力,随便挪用公用经费,造成预算不准确,出现超预算现象。最后,公用经费预算缺乏绩效评价管理。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可以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率。很多中小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合理的、适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无法对经费支出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和量化考核,导致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相互脱节。
(二)学校领导缺乏公用经费管控意识
公用经费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涉及预算业务管控、收支业务管控、政府采购业务管控、资产管控、建设项目管控和合同管控等经济活动,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参与。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提升教学质量上,以培养人才、提高升学率为教育目的,从而忽视了对教育公用经费的管理,很难建立完善的公用经费管理制度。还有的领导不去了解财务知识,认为公用经费管理有财务部门就行了,以至于学校公用经费造成“有钱就花,没钱就要”的局面。
(三)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就学校财务管理队伍来看,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学校财务工作者大多是普通教师转岗,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缺乏专业知识。在有些学校,财务部门属于后勤服务部门,学校领导未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财务人员不能发挥对公用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作用。另外,学校对财务人员缺乏规范的奖惩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职称评价体系,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学校公用经费缺乏监督与控制
近年来,尽管中小学经费采用政府集中支付,但以往管理模式的痕迹明显,只要学校校长同意,其余领导就签字,各领导没有细化责任。对“三重一大”事项流于形式,不能切实做到集体讨论、集体联签。学校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及管控流于形式,公用经费不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校务公开中也鲜有财务内容,没有形成对经费的监督与控制。
三、加强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高学校领导公用经费管理意识,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在学校的管理中,学校领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性作用。笔者从事多年会计管理工作,切身体会到单位负责人懂得财务、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的重要性。要想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合理,就必须增强学校领导对公用经费的管理意识,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明确财务管理责任,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
(二)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的预算管理,强化预算控制管理考核制度
中小学按照“一上一下”的预算编制程序、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实行一个学校一本预算。学校为二级预算单位,按照保证基本支出的原则安排预算,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首先按学生人数编制收入情况表,然后按照以收定支的原则编制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预算。各部门收集近3年的基本信息,编制支出项目与数据,要有可靠的、真实的依据。对于维修支出、专用设备购置、耗材购置等,编制明细表,符合政府采购管理规定的商品应纳入政府采购预算。在编制项目支出预算时,体现专项性、独立性、完整性。建立覆盖广、多层次、全过程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规范绩效指标,优化预算配置,提高资金效益;加大绩效评价工作力度,积极推动预决算的公开,提高财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加强学校公用经费监督检查
1.合理设计审批权,杜绝权力集中与分化。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经费支出应严格按照审批、审核、支付以及核算流程进行,实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这样能很好地体现集体意识,有效防范违法违纪行为。学校一把手不能直接分管财务工作,但学校负责人作为法人对学校负有法律责任,因此,学校负责人对公用经费的列支必须有知情权和审批权。根据《会计法》规定,记账、出纳、审批、经办、财物保管均属于不相容岗位,应当遵守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避免先报账后审批的现象。
2.合理安排采购计划,有效降低管理成本。物资采购应由采购部门切合实际需求批量集中采购,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对于政府采购项目也要货比三家,按照标准限额采用询价、招标等采购方式。采购合同由采购部门负责拟定,财务部门审核有关条款后,主管财务领导最终审定。规范的采购合同能够有效保证采购质量,保护学校利益,有效防范法律风险。
3.完善相关的监督体系。学校应该成立由学校领导、会计、教师代表组成的公用经费监督小组,学校经费预算、决算、金额较大开支均须经理财小组审议通过方能列支,“三重一大”事项还须校委会集体决议。定期对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监督。坚决杜绝挤占、挪用和截留教育经费的行为,确保教育经费有效使用。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定期在学校校务公开栏中公示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使其接受教师和学生的监督。
(四)提高学校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首先,学校财务管理及业务人员应该尽量选用专业会计人员,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也应当熟练掌握相关财务制度和专业知识。学校应随财务制度的更新不断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职称评价体系,奖罚分明,给财务人员晋升职称的空间,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保障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地位和独立性。有效地实行财务监督,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提高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结语
中小學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教育。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资金不断加大,这就要求中小学要加强对公用经费的管理。全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会计技能和财务管理有关的综合分析能力,为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高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大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4):196-197.
[2] 顾宏伟.浅谈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9):22-23.
[3] 许琛琛.浅谈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J].中国经贸,2014(10):171-172.
[4] 振林.规范化视野中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观察(上),2014(04):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