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

2019-09-18 06:10赵珊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国时期

赵珊

【摘要】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是对传统文化的革命与继承,也是近代中国对美术发展的要求,中国画作为改革的一部分,突出了文化发展的多元性,不仅在地域、形式以及观念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革,还表现在使用材料多元化的兴起。长期以来,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的利弊,研究者都持有各自态度,褒贬不一。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中国画改革 发展利弊

由于近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全球的交流与融合更进一步,这样的现实情况决定了民国时期中国画的改革是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而且这将是当时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趋势。在中西文化與古今文化共存的民国时期,由于中国画的改革是在这样的文化多样性中进行,所以从地域、形式以及观念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变革。文化多元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中国画早期流行的“写实”风格之中,还表现在后来材料多元化的使用上。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但中国画变革后的形态面貌,被认为逐渐改变了传统中国画作为一种民族独立画的形态,中国画作为中国的一门文化科学,从古至今积淀了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成就了诸多高艺术价值的作品,但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也是以这种独特“民族性”为代价的革新。

一、民国绘画艺术改革背景

1.以传教为主要途径的民国绘画艺术改革

民国时期西方美术在国内比较流行,传教士的传播作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明清时期众多传教士中,利玛窦和郎世宁的传教作用相当突出,在绘画上主要有素描、油画和铜版画等形式的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但当时国内并不愿意接纳外来文化和绘画的思想,还相对比较排斥对国外的学习。直到近代的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通过传教士的传教与办学,国人开始吸收大量的西方艺术方面的知识,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被徐悲鸿称之为“中国西洋画摇篮”的土山湾工艺所。传教士在民国画改革中为趋向于写实性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以办学为主要途径的民国画改革

民国时期在国内推行美术业向西方学习,主要是通过办学的形式来完成。对于当时的学校来讲,传播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学校中成了主要的传播者,新思想也体现在对中国画的革新中,以学校为主的教育形式开始体现出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之前单一的师徒传递模式,成为当时教学的一种主导方向。随着学校的这种模式的不断展开,西方文化对民国时期的中国画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当时的学校中,西方绘画的课程占有主要地位,而传统的中国画课程则排在次要地位,认为西方文化先进、中学思想腐朽,学校均以学习西方文化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兴办的学校之外,还存在一些绘画社团组织,民国时期的这些绘画社团常常是以现代油画与国画的形式进行交流,不仅是文人画家娱乐交流的地方,也是一个“志趣相同”的画家共同体,反映中国画改革的一种或几种发展趋势。

二、民国绘画艺术改革状况

民国画改革大多以传教为主要途径。民国时期国内主要以西方美术盛行,在传播方面传教士有功不可没的作用。利玛窦和郎世宁是明清时期传教士中作用比较大的两个人,中国出现了以素描、油画和铜版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那个时候的国人囿于现实条件与视野的局限,对于外来的文化和思想,还不能够更好的接纳。鸦片战争之后,我国逐渐接纳外来的文化,开始尝试学习外来文化,传教士通过传教和办学的方法在国内进行文化传播,在西方的艺术方面,国人大量的学习吸取外国文化好的东西,特别是“博物学”等对事物写实性的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办学进行民国画改革,以办学的形式向西方学习美术是民国时期国内主要推行的学习方式。在当时,学习和传播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主要的传播者是那些在国外留学回来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对中国画的改革上面,也可以体现出了新思想,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在教育的方法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学校教育为主,取代了之前师徒传递的模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方向。由于这种传播模式不断在学校中使用,民国时期的中国画改革深受西方文化影响。西方绘画课程占据了当时学校的主要课程,传统的中国画课程也被排在了西方绘画课程之后,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都是学习西方的文化知识,因为那时的他们认为西方的文化先进,而中学思想比较腐朽。除了兴办的学校以外,一些以现代油画和国画形式为主要交流方式的绘画社团组织出现了,这里聚集了一些“志趣相同”的画家,同时也成为了文人画家娱乐交流的“场所”,体现了中国画改革的方向和发展趋势。20世纪初在广东乃至上海风靡一时的“岭南画派”便是最好的例子,以辛亥革命思想为指导,画派创始人高剑父,聚集了陈树人、高奇峰、何香凝等一批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共同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为宗旨,进行艺术革新道路的探索,先后开办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广州市立艺术专门学校等,取得了中国画艺术改革的一定突破与影响。

三、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的利弊

加快了中国画与西方画艺术的融合。中国画与西方画在表现手法,以及产生的画面整体感上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中国画与西方画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画材上,因此,一般中国画表现清透细腻比较多一些,而西方画则比较厚重低沉。在民国时期的中国画改革中,可以说是一种“中西融合”的混搭模式,能够丰富这两种风格融合的效果,在整幅画面中,既可以看到使用国画材料表现细腻清透的部分,也能看到使用油画材料表现水墨厚重之感,这样中西结合的绘画在整体性上的表现力更加突出,也走出了同种画材单一的表现手法,是中国画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文化不断发展、前进的必然结果。民国时期中国画的成长是在一系列社会思潮高涨这样的环境中不断改革、发展,能够将中西方绘画进行融合的尝试也是有很大原因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总体向西方潮流学习,绘画也受到相应的影响,而艺术家群体的存在,是积极主动的创作者,为国画革新做出了诸多尝试。另一方面,当时的日本已经成为内外融合的成功典型,这就为民国时期中国画的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使一些先进学者与艺术家敢于尝试。我国众多的画家都在积极探寻适合当时社会的中国画发展趋势,如林风眠在表现手法上探索以意象为主的形式、徐悲鸿以素描造型为基本手法寻求改良的方法等,这都是在当时的大思想的变化之下,艺术家以自身理解的思维模式而进行的一种探索创作,依据自己所吸纳的艺术形式和自身的艺术功底,将传统中国画与西方画进行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画风与创作。因此,在中国画改革上,无论是支持西方画派的,还是支持传统画派的,都认为中国画改革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马骁骅.民国初年北京的官僚画家与京派绘画.邯郸学院学报,2010,(01):22.

[2]宗贤.大众化美术思潮与中国画变革[J].贵州大学学报,2002,(02):166.

猜你喜欢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述评
浅谈民国时期中国画发展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出版域外翻译文学之探析
民国时期二胡音乐研究
从民国社会环境看文官考试制度的产生
民国时期新蔡的圩寨
民国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当代启示
民国时期媒体问题应急管理的特点
浅析民国时期“宛西自治”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英直接涉及西藏事务高级官员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