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杰
摘 要:群众文化是独具我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工作范畴。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也是我国独有的公益性文化机构。近年来,各级群艺馆普遍获得了政府文化部门的重视,馆舍、人员、经费等条件不断改善,群艺馆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文化事业以及群艺馆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问题。本文旨在对此进行剖析,为未来寻求突破困境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群众艺术馆;困境
群众文化本是公众的职业以外,人们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它是以人民群众文化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在我国,群众文化有着独有的专门性机构——群众艺术馆。我国的群众艺术馆脱胎于民国时期的国民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按照文化部的统一要求,全国各省基本建立了省级群众艺术馆。其后,地市级群众艺术馆、县级文化馆、乡镇级文化站、村居级文化室陆续成立。目前,以群众文化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多级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文化室的体系基本建成。随着时代及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也被称为公共文化。以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站为总体的“三馆一站”,成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力军。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曾经经历过历史的低潮期,人员、经费一度萎缩,用“以文补文”的方式维持运转,甚至出现众多群艺馆文化馆依靠馆舍出租的租金来发放人员工资等情况。2013年,财政部、文化部下发了《中央补助地方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三馆的日常免费开放的所需经费得到了各级财政部门的保障。自此,全国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的人员、经费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全国各级群艺馆在各地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举办各种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培训班、赛事、演出、展览等层出不穷。各项坚持多年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北京市群众艺术馆(北京市民文化艺术中心)承办的“五个北京”系列文化活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参与承办的市民文化艺术节等。几乎各地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每年均要承办众多的这类活动。
群艺馆在各地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普通公众的欢迎。但是,我们在高兴的同时,还应该清醒认识到,群艺馆的发展历程中还存在着困境。其主要体现为:群众艺术馆的社会认知度比较低、社会对群艺馆的刻板印象难以改变等。
如果将群众艺术馆与公益性质类似的图书馆、博物馆进行类比的话,社会的公众认知度还比较低。笔者在进行研究调研中,对参加天津市群众艺术馆某一活动的公众进行了拦访,其中,63.4%的公众表示是第一次到群众艺术馆参加活动,此前并不知道群艺馆的存在以及位置。甚至少部分公众存在“群众艺术馆已经随着计划经济的消亡而消失”的误解。如果对全社会进行定点采样调研的话,相信群众艺术馆的社会认知度会更低。
在某一网站所进行的社会调查中,调查者对老年、中年、青年各群体进行了“群艺馆的功能”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老年群体对群艺馆最为熟悉,中年、青年群体均认为“群艺馆主要服务于老年公众”。由此可见,群艺馆主要服务于老年群体的社会印象已经形成。中年人、青年人是社会的主流群体,而主流群体对群艺馆的刻板印象显示了群艺馆的主要困境:距离主流群体过于遥远。
仔细探究这一困境的形成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群众艺术馆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为政府的文化主管部门服务,但对公众真正的文化需求研究并不多。群众艺术馆目前的性质大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馆领导层具有一定的行政领导级别。群艺馆的拨款来源于各级政府财政;群艺馆的工作人员为体制内文化干部。因此,各群艺馆、文化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根据文化主管部门的需要来决定的。在建国、建党等各重大纪念日,这种情况尤为明显。上文中提到的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其主要举办方无疑是当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随着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各地政府文化主管部門都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作为主要的工作任务。但从政府管理职能来说,文化主管部门更加关注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影响力、宣传力度等等,而往往忽视了普通公众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在以“70后”“80后”“90后”为主要群体的中青年群体中,他们的审美、文化习惯与“50后”“60后”的老年群体有着较大区别。对中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研究不足,是群艺馆体系对中青年群体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受到本身人员、经费的限制,群艺馆、文化馆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按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举办各类型大型文化活动上,对中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的满足能力就会下降。
第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过于陈旧,难以吸引中年、青年公众的兴趣。尽管目前各群众艺术馆,特别是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大城市的群众艺术馆对群文困境有着切身的体会,开始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但从全国的群众文化领域来看,其主流的活动内容仍聚集在美术、书法、摄影、广场舞、合唱、戏曲等领域。这些领域与目前城市中年、青年群体的审美有着较大距离。
以广场舞为例,广场舞被认为是最具群众文化特色,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几乎全国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每年均会在所在城区举办广场舞赛事类型活动。但是,笔者曾经对广场舞在互联网的相关信息进行了简单研究,发现近几年,网络舆论中相关广场舞的信息,较大部分为负面信息。“广场舞占据篮球场”“广场舞扰民”等新闻不断爆出。互联网的从业者以中青年群体居多,中青年群体在互联网中的话语权明显大于老年群体。广场舞的负面新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青年群体对广场舞的总体态度,其负面性程度要高于老年群体。而在群众文化传统领域中,这种现象有着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目前老年群体对群艺馆认知程度高,中青年对群艺馆认知度低的特点。
第三,互联网的冲击以及群艺馆自身对互联网缺乏深刻了解,加剧了中青年群体对群艺馆的冷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特別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迅速拉近了公众间的信息鸿沟。公众获得信息资讯的能力快速增强,也包括获得文艺类资源的能力。搜索引擎使得公众能够一次性获得自己感兴趣的文化艺术类的海量资讯,各艺术门类的专业网站和新媒体,能将最好的资源呈现在公众面前;而视频网站、短视频网站,凭借着依托大数据的机器算法,能够迅速了解每一名用户的艺术欣赏喜好,不断以“投其所好”的方式完成相关信息的推送,牢牢吸引公众的关注度,增加粉丝的黏性。
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相比,群艺馆体系无疑是守旧的。尽管各级群艺馆在最近几年中纷纷开始了数字馆建设,但是其举办活动的思维、手法、内容还停留在以前。往往追求赛事的报名人数、评委名气、获奖的公正性,而忽视了传播的广泛性以及公众参与的便利性;展览追求展品的高质量而牺牲了公众的参与性;演出追求舞美的华丽、现场观众的人数,而忽视了网络背后更加庞大的观看人群和另类节目的入选。另外,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体系内部懂互联网、懂新媒体的专业人才短缺。仅以短视频为例,在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上,几乎看不到与群艺馆、文化馆相关联的内容。缺乏将资源再加工以及缺乏判断何种内容适合短视频传播的能力,是群艺馆的共同短板。
由于群众文化的特性,它本身就缺乏高质量的文化艺术内容。如果对互联网公众参与性的特点缺乏相应把握,也很难打造“爆款”内容,形成在以中青年群体为主的网民群体中的广泛传播。
群艺馆、文化馆远离社会主流群体,形成社会刻板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还有一些内在原因,也是困境形成的推手之一。例如对于免费开放政策的掌握。大部分群艺馆、文化馆现行绝对意义的“免费开放”,任何演出、培训等服务内容全部免费。对公众来说,获得服务的零成本往往也带来了他们对机会珍惜程度的降低,也一定程度造成了他们认为“免费服务约等于基本服务,约等于低质服务”的印象。这与中青年公众倾向于付费获得高质量服务的习惯不相符。“免费”不是群艺馆文化馆的天然属性,也不是政府对群艺馆文化馆的硬性要求,只不过是从业者为了避免影响财政拨款,甚至避免“麻烦”而采用的“一刀切”的简单方法。
长时间远离社会主流群体,或者受到主流群体的漠视,对任何事物来说,都是危险的。即使在某一阶段,群艺馆在政府体系中会发挥一定作用,但是主流群体的意见,会逐渐被政府管理部门所倾听以及吸纳。从这一点来看,群艺馆、文化馆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应当尽快改变社会刻板印象;尽量贴近中青年群体,完成真正的全民艺术普及任务,打造全民文化艺术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