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识人

2019-09-18 03:29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19年9期
关键词:圈层古典音乐人类

编辑_方凤燕

音乐越高级越好吗?

元吉|广告人

是的,音乐越高级越好。为什么?大致有三点:

第一,越高级的音乐,汇集了人类越高深的智慧。审美的高低,在于造美能力的高低。我们如今听到的音乐,绝大多数都是从过去的古典音乐中衍生出来、简化而来的。而在古典音乐时期,听众、演奏者、音乐家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几乎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们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好,普通的欲望、求生的艰辛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所以他们需要更好的途径和更高的艺术形式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第二,越高级的音乐,越能指引科技的发展。其实这句话正确来说,应该是:艺术是科技的探路灯。不单单是音乐,其实文学、绘画、电影等等艺术形式,都是使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得以表达的方式。这其中,包含了人类的梦想,也给人类实现梦想的动力。

第三,越高级的音乐,越能反映生活。那些高级的作品,它们大多数都尽力于描绘一些仅仅属于那个时代、那个时期、那个群体的东西。它们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承载者。

所以,高级音乐,都是离大众人群远远的吗?高级音乐,都是要人衣着讲究正襟危坐着欣赏吗?高级音乐,都是要有文化有教养家里又有钱的人才能听吗?

当然不是。音乐只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它和文学、绘画、动画等等没有任何区别,这些艺术形式,都是为了描绘生活,表达生活,将精神理解高于生活常态的方式而已。

刚刚过去的那个夏天,小众乐队重新进入主流视野,音乐人的春天来了吗?

我们为什么还要听古典音乐?

韩松落|作家

我一直都鼓吹学“实用”的东西。古典音乐是一个例外。作为5 岁启蒙的深度古典用户,至今这玩意唯一带给我的,就是被德国年轻人说我土。但我依然觉得,不听古典音乐的人生,会错过一些厚重的心灵体验。

不过我还是可以解释古典音乐的实用性。首先它是能让人获得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 马斯洛)的产品中最便宜的一种。第二个功利的理由,即使到了现在,欣赏古典音乐,依然会被看作有教养有品位的象征。

事实是,听古典音乐,是需要门槛的,需要入门的常识,需要指引,需要环境,需要颖悟性力,也需要技术。那些古典音乐作品好在哪里?约翰·威廉姆斯这样的音乐人,到底算不算古典音乐家?昆西·琼斯在纪念迈克尔·杰克逊时说:“迈克尔是新一代的莫扎特、贝多芬或巴赫”,这么说合适吗?管弦乐作为一种“整体艺术”,到底对人类有哪些影响?

我有种深切的焦虑,我生怕不能了解它们的美,生怕这会成为我的损失。我希望清醒地听它,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背后的故事,我希望我不用再借助电影的故事、画面,也可以独立地理解它们,我希望搜刮干净它的一切营养。我希望我能够在古典音乐的庞大知识体系面前,保留我的敬畏,但不用害怕和畏缩。

音乐圈的“鄙视链”是怎么来的?

新仔本尊|乐评人

什么流行就鄙视什么,而前辈总有理由鄙视后辈,这基本上成为音乐的时代定律。哪怕是公认处于鄙视链顶端的古典音乐,也有自己的鄙视链。我在一篇文章里读到,古典音乐里的“古乐圈”连巴赫、亨德尔都鄙视。一来二去,你会看到,在音乐领域,“鄙视”几乎是无处不在的,上不见头,下不见底。

音乐的“鄙视链”愈发明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圈层的分化,跟社会发展有关,也跟互联网发展有关。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渠道的垂直化和碎片化,强化了不同圈层之间的“壁垒”,圈层之间的封闭性和排他性都不断加强。与此同时,“流量”席卷天下,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唯一价值标准。

曾经,传统唱片业时代,“偶像”处于鄙视链底端,现在,“流量”取而代之,而随着短视频在传播端的愈发强势,这两年,“鄙视链”里垫底的可能是“抖×神曲”。大家一比较,发现,嚯,传统唱片业时代幸存的“主流歌手”,如今也变得高大上起来了。

“鄙视”当然不是好事,因为不喜欢某一种音乐而蓄意拉仇恨,更是可怕。“焚烧迪斯科唱片时间”就是公众情绪被人利用来炒作的结果。毕竟,音乐是用来享受的,不是用来鄙视的。

(以上内容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猜你喜欢
圈层古典音乐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媒体融合下的圈层突破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人类第一杀手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乐随心动与古典同行
集大成的交响乐《英雄》:兼谈怎样听古典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