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意象认知调查及优化研究

2019-09-18 07:36解旭东武艺萌
中国名城 2019年9期
关键词:商业区中山路街道

解旭东 武艺萌 王 昊

1 引言

传统商业区在承担城市旅游功能的同时满足了人们休闲、娱乐、消费的需求,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传统商业区的空间形态和社会功能在城市化进程中正在缓慢变化,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方面——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对自身需求的认识更加清晰,大众对以街道空间为主的公共场所的服务效率及认知、体验的环境品质要求日益提升,商业区的街道空间从本来只具有的交通作用,逐步向以提供给人们更好地可识别与优越体验感知的方向发展[1]。其次,旅游业的繁荣为城市发展带来了经济效应,在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部分区域带来了过度商业化等负面影响,导致区域特征逐渐变弱。合理且易于识别的街道空间形态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使街道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人,成为游客所向往的集交通、消费与休闲于一身的场所[2]。

本文选取青岛中山路商业区作为研究对象,始建于1898年的中山路商业区,是该市唯一拥有百年历史的综合性商业区,更是青岛市传统商业区的典范。谦祥益、盛锡福、亨得利、春和楼、宏仁堂等都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品牌[3]。这里曾是青岛商业文化起源地,更新改造时更应通过增加关于其重要认知节点的历史意义介绍及文化价值评价的设施进行可识别性提升。然而,在目前的街道空间形态设计中,往往只是优化街道本身所具备的交通功能,忽略了人在街道空间中的体验、认知等方面的需求及传统商业区本身的历史文化含义,从而导致利用率较低、可识别性差等诸多问题的发生。由此,本文从空间行为与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索人在客观结构空间中的认知机制并对街道空间提出更符合人的行为和主观认知需求的优化策略,为今后的商业区街道空间在认知方面的优化,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

2 街道空间形态与认知行为的关联性分析

街道空间作为某一空间区域内的主导因素,是人们活动的行为路径。随着街道空间的逐步展开,行走于街道空间的人们对周边环境进行一系列的观察及认知。

《城市意象》将城市可读性分解为道路、边界、地区、节点和标志的五大城市形态构成要素。通过分析街道空间形态类型学物质构成要素(路网结构、街道平面形态、空间界面、空间尺度、空间节点、空间公建分布、空间活动)与认知行为的基本机制(整体空间逻辑认知、物质构成要素特征认知、各类价值认知),提取在认知层面的街道空间意象认知要素——路网结构直接决定区域内道路的可达性、连接性等多重性能,进而影响街道空间的可理解度与使用者的认知程度。空间界面作为使用者在与街道空间发生行走、驻足、观赏等互动行为时主要的认知对象,自然也成为视觉认知的关键要素之一。不同的空间尺度会给人视觉心理带来不同的感受,适宜的尺度能给人塑造良好的街道景观,从而提高街道空间的认知性。空间节点是观察者能够轻易识别、可以给人以深刻印象的参考点,同时也是产生认知并引起认知行为发生改变的控制点。

因此认知的重点是强调对街道空间环境的理解过程,即判断及审美流程。使用者在街道空间中,要重现自身过往经历与认知,并对目标街道的空间信息进行捕获分析,从而能够对街道布局、结构获得逻辑认知结果,最后再结合相关文化、价值等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目标街道的整体认知,即为使用者对于街道空间认知的基本过程(图1)。

3 青岛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形态研究

3.1 路网结构分析

研究通过空间句法的量化解析,使用轴线句法分析整体区域的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及可理解度指标,尝试得出区域本身所呈现的空间结构,并解析人们在商业区内行走时可视的对象和视线探究的本领。

整合度结果如图2显示:a图表明全局整合度较高处为中山路中段与南段、河南路全段、曲阜路与安徽路等,而东北部大鲍岛片区则显然处于整合度较低的区域。中山路中段拥有较高的整合度,表明此区域街道之间的连接性较强,可达性较强。经计算,全局整合度的平均值是1.48,值域为0.97-2.19,标准方差为0.28,表明商业区内整体的整合度数值较为接近,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

b图表明区域东北侧的大鲍岛片区的局部整合度较高,原因是此区域为高密度的尺度较为狭窄的里院建筑。南侧街道结构形成以中山路为主的树形结构,往东接观海山住区,往西连青岛火车站,局部整合度较高。经计算,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的局部整合度值域是1.04-2.99,平均值为2.10,标准方差为0.38。

中山路商业区的整合度展现了拓扑中心性——道路空间内部的颜色最暖,向边缘颜色逐渐变冷,大体上呈递进式分布,总体表现出向心性的街道空间整合度结构特征。

全局和局部整合度值散点图分布大约趋向于一条斜率是1.07的斜线,其中空间内的可理解度值(R2值)为0.636(图3),说明区域的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之间具有不错的关联性,即以区域内某个局部空间来感知整个区域的空间特征相对容易,稍加改造可达到更好的认知效果。

3.2 空间界面认知分析

人行走于街道空间中,界面是使用者与街道空间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媒介,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的感受与认知程度。建筑界面在起到最基本的分隔空间作用的同时,也有着视线焦点及空间背景的功能,并且其不同的尺度、形态也会给人以不一样的内心感受。

中山路是东西方历史文化风貌轴心,南部为欧人区,其建筑高大雄伟、设计巧妙、造型美观、风格各异,几乎都有山墙和塔楼(图4)。设计独特、造型漂亮的水师饭店(也叫“德国海军俱乐部”)、红色凹凸纹路立面的中山路一号、高达170余米的百胜购物广场,成为人认知的导航者。

建于1900年前后的中山路北段的华人区,区域建筑大多是低矮、阴暗的二层楼房,缺少观赏价值。后来短期内建造了大量风格类似的多层建筑,彼此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界面整体以封闭和割裂为主要特征,千篇一律的居民楼使得整个街区的可识别性较弱(图5)。

3.3 空间尺度认知分析

从人的角度出发,不同的D/H数值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围合感受,从而影响着人的认知行为。据悉,目前的中山路商业区的街道空间尺度一直维持着“德占时期”时欧人区大尺度、华人区小尺度的局面(图6)。

3.3.1 中山路南段与滨海景观区的太平路

区域内中山路南段与滨海景观区的太平路为双向四车道(约15米),建筑大体为三至四层且体量较大(约10至15米),街道两侧的建筑退让较北段稍大(约8至10米),D/H大约是1.5至2.5,较大的尺度容易使行人将观察点放在界面的外轮廓上,而不是其本身,相互间的联系感较弱,从而使人产生街道距离感,降低了空间的可识别程度。

3.3.2 中山路北段

文化历史区内的中山路北段为双向三车道(约11米),建筑大体为三层(约10米),道路建筑退让较小(约4至5米),D/H约为1.5至1.6,人行走于街道空间中容易结合富有节奏感的建筑界面,带来高认知性的视觉感受。作为商业街,和中山路南段及中段相比,这种气氛显然更适合食品和饮料零售业的发展。

3.3.3 里院教堂文化区街道

里院教堂文化区的街道尺度较小,该区域建筑间距离一般约为11至12米,有些道路宽度仅为5、6米,建筑高度为7至10米,D/H为0.5至1.7,较小的高宽比道路拥有丰富的生活气息。但此时的高宽比是人眼平视、可识别界面整体的较大值,观察过程较吃力。

3.3.4 四方路里院历史文化区的商住区街道

商住区域内也大都呈现为双向两车道,不同之处是两侧的建筑为商住功能,建筑层数为三至六层且体量较大(约10至20米),加之私家车在路两侧的停滞,道路宽度从之前的7-8米缩减为3-5米,D/H约为0.3至0.5,道路狭窄感较强烈,给人一种亲近感的同时不免产生压抑感觉。

3.4 空间节点认知分析

根据人的认知需求及元素本身的历史文化价值,认知性节点可提供给使用者连续动态的高识别性空间体验。随着街道空间内人的水平移动及视觉游离,合理的认知元素的有效组合可控制着使用者在认知行为进行时的节奏,减少迷路可能性。

通过ArcGIS在区域内获取自然文化与历史文化POI点数量及分布情况(表1、图7),中山路商业中心区域面积约为95.1公顷,自然文化POI点7个,历史文化POI点30个,自然文化POI点密度0.073个/公顷,历史文化POI点密度为0.315个/公顷。数据显示出自然文化景点的分布较为松散、节点关联度较弱,而历史文化景点的分布较为密集。中山路商业区内自然与文化等景点数量众多,但部分自然文化景点关联度较弱,在优化时应注意保留并放大这类意义节点,因此可通过设置地域性节点建立相近认知元素的有效连接,以提高整个商业区街道空间的认知程度。

此外,依据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表述,节点还可指街道连接点或扩展的线性空间。据统计,中山路商业区内的街道交叉口分为十字形、爪字形、丁字形以及L形四大类(图8),大多为丁字形模式(47.1%),而L形模式所占比例最少(15.7%)。通过观察发现,为了方便人短时性休息与交流,部分交叉口形态存在以袋状、三角状为主的扩大现象,丰富了人们的空间体验。

4 基于认知行为调查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本小节将从人的角度分析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的被认知性能。为了能确切了解人的主观认知,笔者向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分别发放问卷,以获得不同使用者对街道空间的认知。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表1 中山路商业区自然与历史文化量化统计表

问卷一、二分别基于本地居民及外来游客展开,旨在调研两类人群对中山路商业区认知的最初印象。而调查问卷三(图片指认法)为普通调查方法的补充说明,是根据互联网中对中山路商业区印象较深的认知节点评分筛选出12个建筑节点——青岛火车站、天主教堂、栈桥、国际俱乐部旧址、商会旧址、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旧址、春和楼、谦祥益、中山旅馆、亨得利、三江会馆及中国电影院[4]。

4.1.1 居民群体

图9为针对居民群体设置的问卷选项结果。38%的居民感觉街道宽度狭窄,外出会出现堵车状况;41%的居民对街区的熟知感较强,认为在商业区里走比较好找方向,不会容易迷路;55%的居民认为街道比较平直;46%的居民感觉街道比较普通,一半以上的街道的可识别性不强;由于居民对街区的熟悉,72%的居民认为不需要路标提示就能很好地识别街道空间。

4.1.2 游客群体

针对游客群体的问卷结果表明47%的游客感觉街道宽度适中,比较舒适;51%的游客认为行走时不容易迷路,但找到方向也需要一定的时间;62%的游客认为街道比较平直;46%的游客感觉其街道比较普通,一半以上的街道可识别性不强;69%的游客觉得需有路标提示才较容易找到方向(图10)。

针对游客群体的问卷三统计结果表明青岛火车站、天主教堂、栈桥的指认值最高,游客的有效指认次数最多;其次国际俱乐部旧址及交通银行因其建筑风格、地理位置给游客留下了独特的印象。但是在青岛中山路的老字号商铺中,除亨得利因其品牌的影响力及优越的位置成为外来游客眼中辨识度较高的另一处建筑外,三江会馆、谦祥益、春和楼等辨识度明显降低(图11)。

4.2 SD法调研设计与感知描述

结合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的现状,采用语义分析法,选出3组共12对与街道特征有关的形容词[5],绘制SD曲线,取平均值得出街道空间使用者的整体评价(图12)。

本地居民对街道空间的评价标准是基于对环境的熟知及所处位置决定的,居民大多集中在四方区里院街区内,因此街道空间的感觉是较封闭、狭窄、笔直、低矮,界面连续但较为单调,但由于他们对居住地的熟知使得他们的方向感很强,在街区的生活也较为舒适、安逸。

外来游客聚集的地方在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附近,普遍对街道空间的感觉是较为开敞、宽阔、笔直,界面连续但较为单调,但由于这类群体对商业区的陌生感使得他们对街道空间的中心认知较弱、方向认知也不强;他们所感受的街道空间较为喧闹,沿街界面色彩丰富,但绿化率较低降低了中山路的印象分。

对比这三条SD曲线能够看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SD曲线相似性很强,只有在空间丰富程度、中心感、方向感、安静度这4个评价因子中存在较大差异。

5 基于认知行为调查的街道空间优化策略

5.1 优化街道整体空间结构布局

5.1.1 构建核心空间体系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背景下,中山路凝结着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是充满历史感的城市文化中心。因此可在贯通南北的中山路上规划打造青岛历史文化轴心,将滨海旅游带延伸至中山路中心区的“一轴一带”核心慢行系统。其建立有助于优化商业区的内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以核心慢行系统为结构框架,实现两翼扩展,以点、线的优化改造逐步深化至面的整体改善,实现整个商业区的复兴(图13)。

5.1.2 修复破坏风貌而建设的街坊

将基地中因建设被破坏风貌的街坊修复,建筑整合成一整体。例如填补大鲍岛区域在北部因建造高架快速路而被破坏了的部分街坊及断头路,补充规划大鲍岛区域北侧区块的空白,使片区形成规则的网格状街道结构;减小胶州路原本30米的路宽,恢复至18米,合理均于北段的即墨路与南段的高密路,平均片区街道模式;拆除部分乱建建筑等(图14)。

5.2 提高空间界面的认知性

5.2.1 配置高识别性的标识系统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街道空间的认知性,应在各条街道的两端设计标示街道名称及街道方向的导向指示牌,多条街道汇集的交叉口处应设置信息指示牌,明确街道位置与周边明显标志性建筑物,以便人定位自己所在位置、寻找目的地方向。另外,对于路网密集或方向复杂的部分街道,在交叉口信息布设的基础上,配合以中间位置的预先提示信息导示图标[6](图15),并在显眼处设置地图或景观节点,以降低寻路现象的发生。

5.2.2 合理整改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

调研中发现建筑界面多存在商店招牌匾秩序混乱、过分遮挡原有建筑立面、大小尺度不一、色彩繁杂等现象,如此的建筑界面给行走于街道空间内的人带来快速认知的不便性。理想型的界面商业广告应设置整齐,有主有次,美观且有设计感。

具体在四方路里院历史文化街区的沿潍县路及海泊路街道界面进行广告标示整治,拆除部分遮挡历史建筑外墙且与整体风格不协调的广告牌及宣传栏,恢复原有建筑面貌,重新设计门头、门面,达到自然的新旧和谐(图16),并依据历史照片与实物遗存,对现存街坊外墙面色彩进行设计,达到自然的新旧和谐统一。

5.2.3 塑造多层次感的空间界面

充分考虑空间的层次性、丰富性,结合趣味感的内向型空间与可达性较好的外向型空间,营造虚实结合的空间层次,有助于建构更加宜人的街道环境。二次划分大尺度街道空间,如采用灌木或乔木进行景观隔离、设置临时性构筑物以营造商业及娱乐气氛,并结合绿化及街道家具、小品设施等,以期使更多的人享受其中(图17)。

5.3 优化街道空间的尺度

5.3.1 优化各区块典型街道的宽高比

(1)中山路南段与滨海景观区

商业区内中山路南段与滨海景观区的太平路为双向四车道,建筑高度为三、四层且体量稍大,道路开敞感较大,鲜生亲近感。改造中可将宽度减小,控制在20m左右(双向四车道宽度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为2.5米);或增加两侧建筑物的高度,控制在15-18米,这样可以确保街道宽高比维持在1-2之间,有利于形成一个封闭感良好的街道空间(图18)。

(2)四方路里院历史文化街区

四方路里院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宽高比小于1部分街道(黄岛路等),道路为单行线,路宽为6米,建筑层数在二三层左右,街道具有强烈的封闭感,人身处其中无法较好的认知界面全高。改造中可将两侧建筑高度降低,控制到一到两层的高度,约4-6米,使得整体街道的宽高比控制在1-1.5之间,符合生活性街道的亲切尺度。路宽为6米,可将其改造成慢行步道,使空间得到充分释放(图19)。

5.3.2 合理控制步行的宽度

逛街购物的人流动速度会相对变慢,因此也会有时间去欣赏界面景观。18°视角是观察者能够看清界面整体及其背景的视角,27°是认知界面整体的最佳视角[7]。为了让消费者更好感受、识别底层店铺,应注意沿街首层建筑界面高度[8]。

如中山路商业区中部的某些底层商业店面的层高H为3.6米,当步行宽度D控制在8-10米左右时,能看到单个底层店面;控制在12米左右时,能欣赏底层界面。在中山路商业区内,如中山路、合肥路等人流量较大的街道,可通过压缩机动车道规模(数量及宽度)等措施,保证足够的步行空间的宽度,必要时可通过步行宽度不对称的方式,满足一侧步行空间宽度。

5.4 改善认知节点的可识别性

5.4.1 提升广场空间的文化价值

商业区的文化内涵蕴含于社会活动中,节点空间是此类社会活动与商业活动发生的平台,特定的文化与历史背景营造不同的城市氛围,是人们交往与休闲的催化剂[9]。

保持并延续认知广场节点的独有特色,可通过适当增加广场的历史介绍及文化评价的设施进行可识别性提升[10],如介绍广场历史背景、设计师生平、特色景观元素等,有助于强化该空间的品位与意义,寻求新与旧的平衡。

5.4.2 恢复老建筑的历史意义

中山路商业区拥有众多独特历史价值的老建筑,它们对于街区文化意义及旅游效益都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被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被强制拆除。在商业区的重要节点上微改或重塑老建筑,对于留下这个街区历史记忆的符号、提升主要认知节点的可识别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如位于中山路与即墨路、德县路交叉口处的牌坊及瑞蚨祥老字号等。

5.4.3 优化交叉口空间形态

丁字形模式交叉口本身具有可视的对景联系,给人更为确定的空间形态、更方便辨别出街道空间的走向[12](图21)。因此在交叉口空间形态改善时应尽量将爪字形交叉口或十字形交叉口的形态通过错移转变为丁字型交叉口(图21),增加交叉口的可认知性。

6 结论

通过对“认知性”概念的引入,本文指出街道空间之所以具有生命体征的根源在于在其中活动的人,明确了街道空间形态的物质要素与人对空间认知的变化产生的关联性。通过空间句法、大数据调研法、主观认知调查等对街道整体空间的逻辑认知及物质构成要素特征进行分析,以大量句法结论及调研数据为依托,梳理出关于街道整体空间结构布局、空间界面、空间尺度及认知节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基于以上研究,在进行商业区街道空间的认知设计时,应特别注意通过构建核心空间体系、修复破坏风貌而建设的街坊等方式优化街道整体空间结构布局;以配置高识别性的标识系统、合理整改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塑造多层次感的空间界面等方面提高界面的认知性;在尺度方面进行认知优化时,应控制不同区块的高宽比及步行宽度比例,以塑造良好的空间可视感;同时,提升广场空间的文化价值、恢复老建筑的历史意义、优化交叉口空间形态对于改善标识节点性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商业区中山路街道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中山路小学学生作品
热闹的街道
热闹的街道
昆明市主城区商业区绿视率研究
江芳景观设计作品
“中山”符号空间化下的中山路
繁华商业区地下立体车库车辆堆垛测控实现
告别“中山路”
街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