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摘要:对于正处于大力发展教育的中国而言,创新是我国开始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代名词。由于创新性教育的流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就顺着当下的创新教育观进入了我国大部分的中职学院。但是由于中职学院学生的文化水平偏低,所以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素养也不是很高。为了更好的解决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上的困难,教师们在教学理念、内容、目的、方法等的教育体系下开展了创新教育,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在我国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后,不管是幼儿教育亦或是高等学校教育,都应该将创新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中职学生作为我国青年力量军的一部分,当然也必须接受创新型教育。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较低,计算机水平也普遍偏低,这就导致了一些中职学院在招生后,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对于那些经常玩游戏的男孩子而言,这些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基本没问题,但对那些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女孩子来说,这些基础就比较困难了。计算机课程对于那些刚进入中职的学生而言,计算机课是一门较为有新意的课程,简单的操作问题或许能很快解决,但是,那些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则会让他们提不起一点儿精神。长时间这样,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一定会收到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们应该首先解决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创新教育更好的实施。
1提升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
大部分中职学生认为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都是重复的,他们没有真正了解到计算机的用途,因此,在学习此类知识时就缺少一定的兴趣。为了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室可以将那些比较抽象的的计算机知识变得直接化,比如可以用屏幕录像专家将那些难记得实验步骤做成EXE文件,然后录制声音、鼠标,但是得保证声音可以同时播放,这样能提高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更直接的了解到计算机的“神奇之处”,让他们直观的看到到计算机带给大家的方便与便捷,提高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重视,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计算机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获得相关的技能证书,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有着极大的帮助,否则,他们极有可能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掉。
2加强对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
中职学院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形式以及中职学生对计算机的的了解程度进行合理的分析,建立起最适合当前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对此可以将计算机课程分为三大部分来进行教学,为别是: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样可以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删繁就简的方式,然后抓住每节课的重难点,使得概念变得深入浅出。同时,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可塑性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让其能够融入到计算机应用操作中,最后加入到专业课中,达到计算机基础课与专业课相结合的效果,使得创新教育变得具有层次感。
3运用灵活多变的方法进行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并不是简单的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要倡导个性化教育,努力将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因此,选取出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此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由于中职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一样,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讲基础不同的同学进行分组,然后让他们做不同的实验项目。同时,也可以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帮助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促进同学之间的团队互助精神。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计算机变成辅助教学的工具,是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课堂氛围也变得更活跃。教师还可以通过局域网将资源共享给同学,通过网络与同学进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需要用计算机来完成的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熟悉一些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以及使用方法等等。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达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就应该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创新教学的内容,准备一些实践内容,让学生能在实践中发现自身问题并解决它,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找到适合学生们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他们更快、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水平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发挥了创新型教育的作用。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创新型教育成为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牟琴.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习的模式研究与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
[2]颜伟明.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踐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18).
[3]纪建强.创新教学理念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研究(中旬刊),2013(03).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