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唐山河东老工业区更新的实践初探

2019-09-17 02:25葛彬
世界家苑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业遗产城市更新

葛彬

摘要:城市更新是城市新陈代谢的一个必然过程,是城市物质结构变迁的一种表现形态。唐山河东老工业区伴随着唐山市城市形成而出现,是为名副其实的“老工业区”。本文基于老工业区更新的问题对地方城市更新利用事件进行梳理,以期得到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工业遗产;老工业区;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是通过综合的、整体性的理念以及行为解决多种的城市问题,更是强调在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条件下,对处于变化中的城市做出长远的、持续性的改善和提高。而城市中的老工业区用其特有的建筑词汇呈现了辉煌的城市工业文明,通过传承并复兴工业区历史,在老工业区改造更新中引入社会更深层次的意义,适应城市产业和功能结构等方面的调整帶来的改变,完善城市用地布局提出的要求,达到城市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协同发展与重生。

1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模式

1.1功能单一型老工业区更新模式

这一类型的老工业区更新改造主要分为特色博物馆以及主题公园两大类型。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成为特色博物馆是对老工业区中原有厂房、铁路、或者矿山等工业遗址进行更新改造,这样不仅对工业遗产进行了保护,而且起到了展览和宣传的作用。将老工业区更新改造成为主题公园主要是以室外休闲、展览、游玩为主要功能,而原有的厂房等工业建筑作为辅助性的展览场所进行更新改造。

1.2功能多样型老工业区更新模式

此模式是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根据城市功能和区域定位,将工业遗产旅游、特色博物馆、主题公园、文化创意园区、住宅区等多种更新形式进行综合的保护与利用。

2唐山市老工业厂区的更新与利用现状分析

唐山被誉为近代工业的摇篮,是渤海北岸重工业城市。洋务运动为唐山带来了铁路、陶瓷、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多个中国第一”。在老城区中拥有众多规模大、文化性强的工业遗存。

2.1中国(唐山)工业博物馆

工业博物馆属于功能单一型的老工业区保护与利用的类型,改造后的工业博物馆将工业厂房涅槃为城市展览馆,由四栋日伪时期建造的弹药库和两栋80年代修建的粮仓组成,整个建筑群垂直于大城山等高线的走向,彰显了极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由朴实无华演转变成为饶有兴味,整个园区连同博物馆自外向内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游览的连续空间。

2.2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园内的博物馆也属于单一型的老工业区保护与利用的模式,将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与人们的休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博物馆的改造建设梳理出先于开滦矿后有唐山城的历史脉络,以及开滦煤矿在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贡献,有效的将废弃矿井等工业遗迹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进行了解决。开滦国家矿山公园的合理改造,树立了城市中的新地标,并且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中国矿山治理恢复与地质环境保护,矿业遗迹与矿业文化保护起到了示范作用。

2.3启新1889文化园

启新1889文化创意产业园依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了多样型的老工业区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更新改造,是我国首个以水泥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博物馆。建成后的园区综合了水泥工业的文化展示与文化创意、特色旅游与配套餐饮以及居住生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区。

3唐山河东老工业区工业元素载体

唐山河东老工业区是指主要位于唐山市中心城区陡河以东、唐马路以南、唐遵铁路以西、新华道以北区域。该工业区伴随着唐山市城市工业体系的发展而逐渐建设而成,特别是该区域各瓷厂之前的东、西缸窑,自明朝初期便有手工业生产,早于唐山市城市建城400余年,是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老工业区”。

河东老工业区现存主要工业元素载体丰富,主要有河钢唐钢公司(最早为1943年建成的唐山制钢所),唐山热电公司(1941年建成唐山火力电厂),一(红玫瑰骨质瓷公司)、五、六、九瓷厂,美术瓷厂,北方瓷都陶瓷集团,龙源瓷业等,涵盖冶金、电力、陶瓷等多种工业业态。

历版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唐山河东老工业区域均以工业用地为主。现行《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为陡河东组团,其功能定位为:逐步搬迁钢铁、陶瓷等现状工业项目;充分利用近代工业文化和陡河、东湖等自然环境优势,积极发展工业文化博览、休闲娱乐和生活居住职能。为唐山河东老工业区的转型发展指引了明确的方向。

4探索唐山河东老工业区更新途径

借力唐山市“一港双城”打造东湖片区城市后花园之机遇,实施城市双修,将河东区域建设成为有特色、有记忆、有传承,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活力片区,建构新旧动能转换样板,展示城市品位,促进老工业区更新重生。

(1)搭建中心城区和东湖森林公园之间的发展桥梁,打造城市内敛提升新空间。东湖区域已成为唐山最大一片未开发的棕地,必将承担着唐山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重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也将成为新的城市增长点。因此河东老工业区的更新以东湖森林公园为带动,打造成宜居的城市典范,从而促进城市整体绿色转型升级。

(2)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好的地段、最好的配套”保障民生,完善各层级生活圈。依托陡河水系、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廊,强化河东老工业区在“惠丰湖公园-南湖-凤凰山公园-大城山公园-东湖森林公园-北湖-凤山郊野公园-陡河水库”的老城内部斜向生态廊道中大城山与东湖森林公园之间的城市产居空间纽带,释放城市建设空间。

(3)加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公用设施和公服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辐射力。对河东老工业区地段的更新可以提倡功能混合式的开发,打造居住、办公、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等多功能的混合开发模式,在更新过程中优先开发区位条件最好或者遗产价值最高的建筑或地块,成为河东老工业区域新的增长极,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城市体系,让社区充满活力。

(4)合理利用老工业厂房,强化地区鲜明特色,慎重推动城市更新,探索工业转型模式。河东老工业区作为地方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资源,工业遗产有着其他遗产所不具备的可塑性,通过把原有钢厂、热电厂、陶瓷厂等工业遗址进行改造,以打造特色纪念性场地的形式,对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展示和宣传。以打造主题公园公园的形式,成为以户外展示为主,工业建筑为辅的展览场所。从而使老工业区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加大力度进行城市环境和城市污染的综合治理,以实现城市面貌的改变。河东老工业区的更新以现有村庄、农田结合旧工业厂房打造成为主要景观资源,构建融入自然的山水格局,形成以都市山水田园风光为主要特色。

5结语

在对河东老工业区进行中心城区更新中,注重生态环境与工业遗存的保护,努力实现城区可持续发展。依托现有工业文化资源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工业区现代化转型复兴的示范区域,传承特色文化,塑造美好空间。

(作者单位:唐山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工业遗产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上海样本”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工业遗产数字化路径研究
连云港716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营销研究
工业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开发
工业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市场主导、利益共享:城市更新的深圳实践
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