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在安全生产反违章管理领域的改善应用

2019-09-17 11:20冯杰
科技资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安全监督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化

冯杰

摘  要:安全是电力企业的永恒主题,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更是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据国际劳工组织调查违章与事故因果关系得出的结论,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敌,要保证安全就必须大力反违章。该文论述了基于反违章传统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当前信息化管理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在反违章管理领域深化运用信息化和网络技术手段的策略,与传统线下管理形成互补,建立线上线下全流程管控机制和闭环管理模式,及时消除安全监督管理的盲区,全方位管控反违章工作。

关键词:电力企业  信息化  安全监督管理  反违章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a)-0185-03

1  電力信息化的含义与应用现状

1.1 电力信息化含义

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电力信息化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电力信息基础平台、业务应用和保障体系三大类,该文所研究的安全生产方面的信息化属于业务应用类别。

1.2 电力信息化在安全生产中的运用现状

自2006年4月29日起,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在全系统实施“SG186工程”的规划,随着信息平台的逐步建设及推广应用,电力系统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作为系统建设部署的八大业务之一,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全面提高了安全监督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但SG186工程的建设定位为一体化企业级信息集成平台,目前仅考虑了国家电网公司范围内各网省公司的共性需求以及公司上下信息畅通和数据共享需求,因此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包含的各专业模块都是基于日常工作需要而建设的基础共性功能,没有深入考虑各网省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地域特征,也没有涵盖各单位安全监察质量部的所有相关业务内容。随着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对于电力信息化愈加重视并不断推广,各网省公司和专业领域综合其自身情况和安全监督业务需求,开始对SG186安监系统相关业务进行更加深入的开发探索和运用研究,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监督与管理的全员参与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各网省公司和专业领域均已积累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源,为各项决策分析提供了良好基础。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反违章管理现状

2.1 安全监督传统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通过对2016年以来电力企业违章通报的分析统计,发现造成作业人员违章列前三位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力生产作业现场中未有效开展现场安全监督、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现场作业存在监护缺失等,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出电力生产工作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还存在较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一是安全监督形式和管理手段存在较多弊端。新形势下的电力生产现场呈现出点多面广、工作量大、作业人员地点分散等特点,作为多年来安全监督检查的固有方式和唯一方式,人员到现场安全监督的方式暴露出很多问题,如监督人员无法对工作现场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监督,在监督范围、时间和次数上存在较大困难,易造成安全监督盲区等。二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很多一线员工未仔细研读《电力安全规程》等规章制度,没有真正理解安全规章制度的指导作用;在实际一线工作中,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偶尔抱有侥幸心理,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三是安全基础管理方式传统粗放。电力安全监督管控台账、记录等保存不规范,以书面形式、电子文本等不同形式分别存放,甚至部分依赖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的记忆和经验,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传递、分析、处理等,未形成高效的监督控制管理办法。

2.2 安全监督现行信息化管理效果不佳

随着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安全监督领域中,但传统的信息化运用整体呈现出以数据录入为主、重在结果但缺少系统分析和过程控制的特点。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在安全监督过程中,各类信息系统已积累大量丰富的数据资源,但在计划、实施、分析、考核和提升各模块依然不能很好地衔接,安全督查管理每个环节不能相互促进,存在脱节情况。二是在现行的现场作业反违章管控中,安全稽查队伍多级作业,加之电网安全生产运行中业务数据类型繁多,传统的信息数据处理以单节点模式和传统离线处理分析为主,数据服务手段形式单一,导致问题汇总耗时长、问题下发周期长、落实整改追踪难、重复问题追溯难,各专业一线班组和员工及现场作业规章制度落地不到位等现象,很难达到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管理问题的目的。

3  信息化手段在安全生产反违章工作的改善运用策略

在近年来电网规模和生产人员数量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国家电网公司对电力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供电企业亟需摆脱传统的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针对上述电力企业安全监督传统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现行信息化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拓展互联网思维,深化运用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手段,建立一个智能信息系统平台,与人员到现场监督的方式形成互补,形成线上线下结合、更为高效的电力安全反违章管理体系。

3.1 搭建智能系统平台

为解决安全生产反违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设计基于大数据的电力现场作业反违章管控系统——“360反违章卫士”(见图1)。以目前安监部累积的安全生产作业数据为支撑,通过系统的数据智能分析与自学习功能实现电力安全生产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最后依托PC端与移动端APP为载体实现反违章管控,实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从原来的各业务相对分散,到现在的各业务有机结合的设计。系统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一线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薄弱的问题,在平台上实现培训考核目的。利用图像识别搜索技术,实现安规可视化和结构化。一方面收录电力生产中的典型动作和相应动作可能会发生的一些误操作以及安规中的规范操作演示,并进行场景分解,构建违章典型案例库,通过更具象、更深刻的安规学习实现传统安规学习模式的革新;另一方面,基于谷歌State Of The Art图像分类模型,在违章典型案例库中实现安规条款的自动识别搜索与分类,提高查找安规的速度和违章数据与安规匹配的速度,实现安规结构化。

二是针对安全督查传统管理和信息化利用效果不佳的问题,在平台上实现全业务智能化管控的目的。首先,通过信息集成、数据维护等方法构建一个全面的、规范的、上下贯通的“信息平台”,建立安全督查信息共享、传递、分析、处理的基础。其次,应用Hbase底层存储技术、Storm实时流处理技术以及Hive等相关衍生技术,对系统采集到的相关信息和工作队伍人员打卡情况、违章次数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以各专业工作要求制定现场督察评分标准为基础实现系统智能打分、评价等综合管理。最后,通过信息集成和安全管理业务分析模型,以实际工作中的督察流程为基础,设置计划管控、现场督察、工单审核、信息管理、反违章管理、考核管理等全流程安全管控等主要功能模块,将隐患排查、现场作业等业务进行综合的统一管理,全面提升安全监督管控工作水平,有效降低公司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3.2 形成线上线下全流程管控机制

首先,设计“360反违章卫士”功能模块包含计划管控、现场督察、工单审核、信息管理、反违章管理、考核管理等,通过实现对现场作业的风险进行提前防控、对现场督察情况进行记录留痕、对现场督察步骤进行引导监督、对现场督察情况实行系统智能评判打分等功能,继而形成包含“计划管控—工单管理—现场督察—任务管理—信息管理—报表管理—考核管理—统计分析”的现场作业反违章的全流程安全管控体系(见图2)。

其次,利用以上线上的电力现场作业反违章管控全流程来倒逼线下现场督察过程中各工作环节安全管控水平的提升,利用系统的各项先进信息技术帮助确保线下各安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在一线班组、成员中执行落地。

3.3 构建线上线下闭环式管理模式

设置“360反违章卫士”为PC端和移动端两个操作端口,根据不同角色及其工作性质、内容,设计不同的操作界面和功能实现,明确管理人员和督察人员工作的职权界面,将任务分理,实现“管理”与“执行”的多向交互管理(见图3)。同时在所有操作端口的功能中实现从工单的创建到工单的复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在系统中优化工单流转步骤包含“工单创建—工单派发—工单执行—考核—整改—复查”流程,构建成为一个高效的、规范的“管理平台”。其能够规避传统电力安全监督管控主要以纸质书面资料形式流转和依赖经验的问题,将工单以电子化形式在平台系统内流转,在保证监督控制完整性、科学性的同时,开展复查工作,借助系统的智能化分析功能构建无干扰评分模型对每个一线员工开展科学公正的评判打分。

4  结语

电力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就是“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两项方针,为了保证生产安全体系的完善,企业必须始终坚定不移执行该方针,把安全生产的法规、程序、标准和制度落实到每一个生产活动环节,对现场工作的安全监督开展强有力的风险评估、风险点控制、危险源辨析等预防措施,大力推行反违法违章活动,坚决杜绝自然违章行为,强化监督检查的执行力。建立智能信息系统平台,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与反违章工作全流程相结合,形成全新的电力生产反违章安全监督方式,能够补充线下反违章工作的薄弱环节,深化當前信息化运用水平,实现反违章工作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从而及时发现并制止违章,甚至完全消灭违章操作,有效支撑和推进电力反违章和“三集五大”建设。

参考文献

[1] 马星.电力安全监督检查存在问题及有效性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10):22-24.

[2] 李萍.信息化手段对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水平的提升[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22-24.

[3] 赵斌,张红雨.RFID 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设计工程,2010(10):123-126.

[4] 杨昭新.电力企业安全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5,7(11):1-3.

[5] 冯兆库.试论安全监察体系的工作方法[J].电力安全技术,2001,3(2):3-5.

猜你喜欢
安全监督管理电力企业信息化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浅谈
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研究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