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杰
摘 要:高中美术鉴赏是一项考查学生审美情趣的基本学科,是提升高中生审美思想的主要途径。同时,高中美术具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综合性特点,教师要结合该学科的艺术特点,并分析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让学生达到眼、脑并用的效果,从而提升他们的美术品位。
关键词:高中生;美术鉴赏;品位提升
美术鉴赏就是对美术作品中的创作手法、表达意境及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行鉴别和感受的过程,可以说,美术鉴赏是美术学习过程中的基础,也是美术学习的较高境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很高的要求。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数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鉴赏这一环节,而是直接让学生进行绘画等创作行为,无形中导致了美术课堂的单调、乏味,也难以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由此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培养观察习惯,提高鉴赏效果
鉴赏美术作品的第一步是观察,观察是形成第一感觉的主要途径,只有让学生学会观察,才能让他们理解作品中的含义,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遵循全部—局部—全部的规律进行观察,这样的鉴赏方式在一定程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玉器的了解,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笔者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青玉、白玉等不同品种的照片,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将其中的不同特点进行论述。然后将每种不同的玉再进行单独的播放,最后再整体播放一遍,这样的教学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并大大提升了学生对玉艺术品的鉴赏能力。
二、创设欣赏情境,营造欣赏氛围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美术作品,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激活学生的欣赏细胞,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欣赏情境,营造欣赏的氛围,最终激发学生的欣赏乐趣,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品位。具体实施情境教学中,笔者擅长采用提问的形式,还原美术的创作背景和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会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不仅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从而提升美术鉴赏的效果。
例如,在教授《心灵慰藉》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鉴赏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呈现了不同的名胜建筑的图片,分别为敦煌莫高窟、巴黎圣母院、金字塔、长城,然后笔者问学生:“凭你们的第一感觉,你们认为这几个建筑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在听了笔者的提问之后,每个人都从外形上进行描述,个别学生从这些建筑物的国别上进行了描述。最后笔者说道:“其实这些建筑物还有一个身份象征,它们分别是不同国家的宗教形象。今天我们就来认真鉴赏这些艺术珍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带动了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营造了美术鉴赏的轻松气氛。
三、注重欣赏体验,提升鉴赏品位
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基础是学生要懂得观察,并在观察中生成自己独有的体验。所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笔者很注重学生的鉴赏体验养成,并在教学中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体验、去感受,引导学生从内心感受美术的魅力。
例如,在教學《西方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罗马艺术》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希腊、罗马艺术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为学生展示了三幅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的图片《三女神》《掷铁饼者》《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并提问:“这些作品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为了给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结合自己的体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描述、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了不同的构想和分析,并最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安排,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了西方雕塑鉴赏的方法。
四、应用信息技术,丰富鉴赏内容
传统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方法落后且单一,教师一般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习惯牵着学生的思维前进,这样的形式无异于简单浏览,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课堂主动性,还打压了学生的鉴赏激情,最终影响学生的鉴赏水平。所以,高中美术教师要采用新型的教学技术,不断丰富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鉴赏动力和水平。
例如,在教授《3D角色》内容时,笔者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所以,在课堂中,笔者采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3D卡通角色不同表情时的脸部结构变化。在灵动的视频中,学生看得入神,并积极思考如何才能设置出优美的3D角色。通过这样的鉴赏课堂设置,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欣赏、动脑甚至动手操作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践行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高中生感受艺术、感知艺术、提升艺术品位的主要桥梁。因此,在实际鉴赏开始之前,高中美术教师要自身先了解美术的相关背景和艺术魅力,然后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多样的教学形式,增加美术鉴赏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全面性,促进高中生综合艺术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姜小淳.提升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成才之路,2018(29):41.
[2]高颖.如何提升高中生美术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