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生
【摘 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在教授学生英语知识点的时候,不仅仅要注重高中生教材知识点的讲解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高中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要了解我国的文化,从而提高高中生学习英语知识点的兴趣。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阐述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措施。
【關键词】高中英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4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口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之际提出了“要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外国人更多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就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让高中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时候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我国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情况还比较少,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甚微,而且在很多高中课堂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就须要我国高中教师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现状
在对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教材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较小,第二个方面就是教师对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意识不强。
1.教材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较小。
从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可以看出,很多英语教材中描写的都是国外的一些节日以及人们的生活情况,而且高中英语教材中更多的文章主要承载着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反而很少出现我国的一些文化,以致于很多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而对国外的文化知之甚详。在高中英语的学习中发现很少有英语教材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所占比例较小。
2.教师对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意识不强。
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中,很多高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就是”灌输式“教学法,在课堂中将英语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比较形式主义,即使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将融入相应的中国文化,但也只是简单的带入,导致很多高中生没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从上述情况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存在问题,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意识不强[1]。
二、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措施
在对促进高中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从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个方面就是调整教材内容,适当增加母语文化;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合理组织教学;第三个方面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1.调整教材内容,适当增加母语文化。
对于高中生来说,想要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点,那么英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教材主要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都是从教材上的知识点来开始讲解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只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就按照课本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高中生就是一味听教师的讲解,不会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教材中的英语知识点很少有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适当的调节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知识点,然后向教材编写部门提出建议,将中国文化部分编写进英语教材中,适当的增加母语文化,从而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2]。
例如:在进行《泰坦尼克号》电影鉴赏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角色演绎,按照文章中的对话进行原景重现:
JACK:No…Don′t say your good-byes,Rose.Don′t you give up. Don′t do it.
ROSE:I′m so cold.
JACK:Listen,Rose.You′re going to get out of here.You′re going to go on.
在学习完之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一些经典电影,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然后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所了解。
2.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教学,合理组织教学。
中西方的文化不同,所以中西方在节日、建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高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国外的一些风俗民情的时候,需要融合一些我国的民俗民情。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各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以及中西方国家的节日,让学生对中西方的节日都有所了解。
例如:高中英语教师在讲解国外一些节日的时候就要带上中国的节日,因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导致会出现不同的节日。国外主要有:Calendar、Saint Valentine's Day、April Fool's Day、Christmas Day等节日,而中国有: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端午节、元宵节等,同时为学生讲述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习俗,然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如何用英语来翻译我国的这些节日,其中春节可以翻译成the Spring Festival、劳动节可以翻译成May day、国庆节可以翻译成National Day、端午节可以翻译成the Dragon Boat Festival、元宵节可以翻译成the Lantern Festival等。教师在讲解节日的时候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这些节日的风俗,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了解[3]。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对于高中生来说,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课堂中起到领导的作用,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对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自身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想要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语言功底,还需要教师不断树立新型的教学观念,进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写作教学中。
例如:在进行学习人教版必修4 unit one Women of achievement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人物Jane Goodall的事迹时,让学生讨论该人物的品质,如图一,在学习完之后,
教师便可以向学生讲述我国的一些经典女性人物,例如:花木兰等,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进行知识迁移,对花木兰人物的特点进行描述成文,如图二。这样做不仅能基于教材内容,还可以在教学当中渗透中国文化,并让学生加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大量的英语知识点同时还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让更多的高中生都可以意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有多样化的民族文化,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让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点的时候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进而提高高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梁姗姗.小学英语教材文化教学知识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06).
[2]韩玲,孙瑜.如何激发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交际英语课程为例[J].华章,2013(25).
[3]冯岩,康立新.Verschueren顺应理论在迪士尼影片Frozen中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