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存在教育主体认知与行为脱节、教育方式与内容单一陈旧、评价体系与指标出现偏颇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德育教育知识化、教学方式滞后、学校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解决这些问题,要重视教育主体,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完善评价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教育方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9-0071-03
任友群、郅庭瑾指出,“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因此,立德树人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为载体,从知行合一、隐性教育、评价体系三方面来探析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困境
(一)教育主体认知与行为脱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但目前部分高中生存在着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张晓涛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超过90%的学生未参加过政治生活”。数据表明了多数同学虽有公共参与的意识,却从未真正的参与过政治生活,导致教育主体的认知和行为出现脱节现象。我国的德育模式以传道授业的方式为主,即教育者把知识、道理、规范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受教育者,并要求他们背诵、记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权威人物,掌握着教育的主动权,将既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虽掌握了一些道德知识,但缺乏情感体验,无法产生共鸣,不能学以致用,导致很多高中生的道德素养仅仅体现在高分数的卷面上,但在行为上却表现出与认知不匹配的现象。
(二)教育方式与内容单一陈旧
新时代的“00”后学生心智成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他们特立独行,有强烈的求知欲,反感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然而在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仍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表现为:
第一,立德树人教学方式缺少多样性。教育者过于关注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师讲授为主且内容缺乏深度,忽视学生特点以至于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缺乏联系,教育者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最终影响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第二,立德树人教育内容一成不变。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形式应用,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深度融合,缺乏课程内容创新与自我创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只讲“是什么”,不讲“为什么”,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并未完全应用于课堂,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评价体系与指标出现偏颇
评价体系的偏颇导致学校的培养目标发生偏离。张晓涛的统计数据显示:“考试评价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方式中占67.69%,而其他评价方式占据较小比例。”[2]这些数据表明立德树人的评价体系仅仅被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道德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养成,从而造成评价体系的片面化。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把德与才割裂开来,过于强调知识能力的储备,弱化了德育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评价体系主要以分数为主,立德树人教育被搁置在角落,德育为首的地位还未形成共识,德育受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德育教育知识化
王东莉在《德育人文关怀》中指出,“德育教育知识是人们生活经验的概括、抽象和总结,虽然源于生活过程之中,却因其经过抽象加工过程而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和符号性,不能使人真正体验到丰富的道德内涵和道德素质的提升。”[3]道德知识的掌握虽是受教育者实现行合一的重要条件,但仅有道德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道德认知当作教育的全部,那么道德教育就难以提高学生应用道德知识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核心素养。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呈现出“灌输”局面,教育效果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存在较大偏差。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实践性不强。在课堂中,教师作为权威人物,掌握着教育的主动权,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书本上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做到“真知”,更不知如何践行,教育效果事倍功半,道德知识很难转化为实践。例如:高中生在《经济生活》中曾学习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得不到贯彻落实,攀比之风依然存在,部分学生更是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二)教育者教学方式的滞后性
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教学方式存在滞后性导致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过于关注显性教育,忽视隐性教育。一方面,教师以单一的“输入式”教学为主,“師讲生听”的教学方式深入人心,在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师写板书,学生不假思索的记笔记的情境,虽然这种教学相对于教育者来说便捷有效,也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知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削弱了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功能。另一方面,校风、校训作为隐性教育本应对学生起到积极引导作用,但多数学校的校训却只是空洞的说教和摆设。“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往往是未成年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没有定型,知识水平、辨别能力还有待完善,所以教育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更应注重隐形教育与显性教育平衡发展,使之协调发挥作用。
(三)学校和家庭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
立德树人的评价不应该只体现在成绩上,更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层面的培养。现阶段,在高考的压力下,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被放在教学育人的首位,从而造成重视智育教育,轻视德育教育的局面。学校甚至压缩德育课程和德育活动安排学生补习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情况,由于德育教育被放在角落,学校经常出现先违纪再教育的现象,分数高素质低的学生也屡见不鲜。对于家长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家长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爱好兴趣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多数学校的德育教育与生活脱节,只局限于学校,未触及到家庭,导致部分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理念认识并不正确,他们虽然高度认同德育的重要性,但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忘记、忽视德育的价值,并把家庭教育缩减为纯智育,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这种认知对于德育教育更是不利。对于部分学生而言,高中政治是边缘学科,教育内容仅仅是书本的理论知识,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生活,只需死记硬背即可获得高分,从而完成升学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践行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重视教育主体,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课标定义思想政治学科的特征为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到社会实践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需在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用自身所学评判社会现象,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不仅从理论上阐述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实现“知识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生活中,生活实践是帮助学生内化认知,深入理解的重要舞台。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教育者要以生活化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化认知,走向实践。例如,在讲解“生活与哲学”这一模块中的《价值与价值观》时,可以截取春晚小品《扶不扶》的一段视频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后自由结组讨论:当你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时,你第一反映是什么?经过理性思考,你会怎样正确处理?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谈谈组内同学的讨论结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明白助人为乐仍然是今天的社会主流选择,青少年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者要重视教育主体,把握实践教学并通过生活化的联系,培养学生从认知走向行为,从思辨走向实践,这对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把立德树人内化为学生的具体实施。
(二)引入隐性教育,拓宽立德树人教育途径
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重要补充,是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与显性教育相比,“隐性教育具有教育目的的隐蔽性、教育方法的间接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相对于枯燥的灌输理论来讲,隐性教育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因此,德育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隐性教育为辅的理念开展德育教学。
隐性教育主要包含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榜样教育等内容。其中校园文化包括校训、校纪、校风等,校园文化起着确立人生信仰的导向功能、树立人生目标的激励功能、重视行为规范的约束功能和增强集体力量的凝聚功能。例如,南开中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它说明了受教育者要在思想上有公德,大公无私,在做学问上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并与时俱进,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南开中学的校色是青莲色,寓意是希望学生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良好品质。因此,学校要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先导,将历史沉淀和特有的精神文化作为深厚的底蕴,不断使校园文化得到优化。
在思想政治这样的理论课程中,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结合非常重要。隐性教育对于德育的养成,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也是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在无形中形成责任意识和价值观。红色资源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鲜活教材,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因地施教,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德育资源,开展符合思想政治课特点的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带领学生回顾历史,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增强民族自豪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道理;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形成深厚的民族自豪感;拓展学生的认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并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
评价是实践的导向工具,落实立德树人必须健全评价体系。
第一,评价体系应呈现多元化原则。评價方式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的相互评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他们在与同辈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丰富,促进自我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我评价在德育过程中具有激励、导向和反馈功能。学生从自我评价中能深切感受到自身的发展,提升自信心,有助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过程中,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把教师是否体现立德树人理念、是否关注学生的德育品格发展、是否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等作为评测标准,协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深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促进师生获得共同进步。因此,只有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第二,评价体系应体现过程性。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学生对道德认知和行为逐渐探索的过程,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以立体的眼光关注动态评价体系,即应扩大评价范围,不局限于评价结果。评价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评价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和价值判断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等传播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把《新闻联播》引入课堂,要求学生每晚准时观看,并记录要点,将其所思、所悟、所得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在此过程中记录学生的行为表现,作为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提升政治认同感,更加全面地反映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
四、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高中是立德树人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时期,高中政治课堂要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教育主体并完善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引导青年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参考文献:
[1]任友群,郅庭瑾.立德树人要扭转教育评价指挥棒[J].人民论坛,2019(6).
[2]石国亮.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要求[J].中国高等教育,2018(22).
[3]赵立莹,刘晓君.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
[4]陆士桢.立德树人的内涵与方法——学习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J].人民教育,201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董晓蝶(1994—),女,河南洛阳人,汉族,单位为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