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琳
批判性阅读指的是有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参与的阅读。批判性思维在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学者们都认可这是一种基于逻辑和事实证据,对已有的观点进行深入反思与质疑,通过分析与探究综合考虑,得出更加全面、合理的观点或看法的思维过程。批判性思维鼓励人们质疑,但并不是简单的怀疑、否定或者完全颠覆,而是在质疑之后按照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架构进行有序的分析、建构,其思维过程是通过不断自我反思、自我监控达到更高思维水平的过程。
目前,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成为亟待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解决的重要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语言文字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批判性思维既是阅读过程所要使用的思维工具,又是阅读所培养的思维品质。
语文教学中的批判性阅读研究,往往关注的是整个语文教育,并没有聚焦传统文化教育。批判性思维视野下高中传统文化教学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有序、有效地开展批判性阅读,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教学模式。
一、基本模式:质疑式教学模式
批判性阅读的基础模式是基于问题的质疑式教学模式。古人在总结学习方法时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质疑来源于独立思考,提出质疑需要勇气。这就需要教师的鼓励,需要教师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时,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要实现以“问题解决”为视角的学习到以“学会学习”为视角的学习。从“学会学习”的意义上来说,解决问题的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概括分析综合能力被锻炼,思维得到发展,而“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能力。
质疑式教学模式的起点就是提出问题。笔者以自己执教《六国论》为例来阐释这一模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初步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收集学生的问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投影展示:
1.如果不赂秦,就可以避免被灭国吗?
2.赂秦真的是破灭的主要原因吗?
3.苏洵只是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事实真相究竟如何呢?
4.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吗?应该差不多啊。
5.苏洵认为赵国因李牧被杀而亡,这与本段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有何联系?
6.文章最后两段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对这六个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1、2、3指向的是文章的论点,问题4指向的是论据,问题5指向的是论证过程,问题6指向的是苏洵的写作意图。聚焦质疑为论点是否合理?论据是否真实?论证过程是否合乎逻辑?苏洵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带着这四个问题,学生深入阅读《六国论》,分析其论证结构;查找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六国的政治地理形势及灭亡的史实,来考察论据的说服力。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有些问题是学生查不到的,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帮助。苏洵在文中提到韩赵魏三国赂秦以城池、土地,其相关资料查找起来比较困难,笔者为此查阅了相关论文,辑要相关史料发给学生阅读。学生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确认“赂秦”只是六国灭亡的一个次要原因,把众多次要原因中的一点当作最重要的理由摆出来,有以偏概全之嫌。而论据也不符合历史真实。分析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六国论》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论证不合事实之“真”、逻辑之“理”,在立论、论据与论证上有偏颇之处,却合乎作者的主观之“情”。苏洵指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赂秦”,不是要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寻找一个历史结论,而是为了讽谏北宋王朝吸取历史教训,抛弃投降主义的外交政策,奋起抵抗外侮。这也是中国政论文的特点之一。
笔者对质疑式教学模式设计流程加以概括,详见图1。
质疑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灵活方便,可以就整篇文章展开批判性思考,也可以对文中基本的词义理解、观点思考、人物评价进行批判性阅读。
二、发展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
辩论式教学模式是在质疑式教学模式上发展而来的,其呈现形式有很大的变化,在操作上也更为复杂。
辩论式教学与辩论赛有相似之处,但绝对不等同于辩论赛。辩论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学习中的问题,选定辩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正方和反方,采用辩论的形式,各抒己见、辩驳问难,在论证己方论点并力求驳倒对方论点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侧重点不在于辩论的技巧,而在于对文本的理解和阐释。正如王漫老师所说:“阅读课堂上的辩论,也有规则和要求,但目的是促进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建构意义。”因此,在辩题的确定上要选择有助于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使整堂课的教与学能够围绕此辩题展开。课堂辩论的形式和规则没有必要严格采用辩论赛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处理。
笔者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采用辩论式的教学模式,设计了辩题——“钗黛之辩”。这个问题是“红学”的第一大公案,涉及对小说主要人物和主题的认识。根据学生的选择倾向将学生分为宝钗组和黛玉组。两个小组的同学在课下进一步细读文本,阅读相关的文章,依据阅读所得对人物进行分析整合,在此基础上画出思维导图。课堂教学分为学生辩论和教师总结两个大环节。在学生辩论环节,首先是陈词:各小组把自己的思维导图张贴在黑板上,并派出一到两名同学根据思维导图来“夸赞”自己支持的对象。思维导图是概括性的文字,学生在发言中必须结合小说的细节来印证。接着是自由辩论:双方就人物的特点提出质疑,进行交锋。之后两个小组分别对自己的观点作出小结,学生辩论环节结束。教师对学生在辩论环节中的表現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对钗黛人物形象认识的不足之处加以引领提升,补充圆形人物理论,分析钗黛的精神特质,指出宝钗也有忘情的时候,黛玉也有守礼的一面。但最终,宝钗守礼,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成为满足封建礼教要求(德言工容)的女性典范;黛玉任情,活成了诗中的自己,自己也成为一首诗。宝钗之所以成为宝钗,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褒扬这样的人;黛玉之所以成为黛玉,是因为她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人。无论是奉行伦理人格的薛宝钗,还是追求自主人格的林黛玉,最终都没有能够避免悲剧的结局:前者用漫长的寂寞来践行礼教的规范,后者以青春的生命去殉了自己纯真的爱情。接下来,教师引领学生总结阅读方法,再次推荐助读文章。最后布置作业,再次认识人物形象,撰写成文,后期交流分享。
笔者对辩论式教学模式设计流程进行提炼,详见图2。
辩论式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课堂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无论是立论还是辩论都要言之有据、条分缕析、逻辑严密、论证合理。但是要确保课堂辩论的效果,与质疑式教学模式一样,必须重视课前的分组与准备工作。
三、发展模式:专题式教学模式
专题式教学模式相比于辩论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要求更高,教师的指导只在关键节点发挥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师生对话的主体地位已经让步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及生生对话。阅读前期的个性化思考体现了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个性化阅读带来了质疑的个性化,教师引导学生对质疑进行综合分类,形成专题研究。专题本身是一个整体,专题中的问题却相对独立。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基本上在课下完成,学生独立研读文本,查找资料,进行分析论证,教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疑惑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小组成员就自己的探究所得进行讨论交流,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进一步去伪存真,在梳理整合的过程中形成小组的统一认识,然后制作成PPT形式的资料。课下探究完成后,课堂上用专门的时间来进行展示,小组展示后,其他同学可以提出质疑,小组进行答辩。展示课结束后,再次进行反思,以小组为单位将反思后的结果撰写成文,固化思考。
以《论语》中的思辨专题“我为孔子翻案”为例,我们来看看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学生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对部分语录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对学生有疑问的句子进行整理,筛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六句:(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2)其愚不可及也;(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4)父为子隐、子为父隐;(5)朽木不可雕也;(6)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各小组进行课下探究、小组汇报(课堂展示)、现场答辩,再次反思自己的观点,最后写出研究小论文。研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小组梳理了两种断句情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并作了分析论证,最后写道:“不得不提,我们平时看到的《论语》通解上的断句往往是第一种,其实每回读的时候我自己也半信半疑。但是经过查找资料,重新审视,我们认为还是第一个解释更有说服力。我们也不再理解得那样狭隘,而是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这次的研究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我们更加多维而辩证的视角,锻炼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
对专题式教学模式进行提炼,可以总结出如下的设计流程,详见图3。
综观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可以发现,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遵循语言规律和思维规律,结合文本本身特点,观照學生阅读疑问,恰当地运用批判性思维视野下高中传统文化教学模式,既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对其作出自己的评价,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也要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在不断地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过程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会越来越深入,批判性思维品质也会得到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