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推进科学学科建设

2019-09-17 08:53单道华
江苏教育 2019年11期

【摘 要】对于科学学科而言,区域推进学科建设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区域能够发挥整合作用、定向作用、支持作用和监督作用。区域推进科学学科建设的手段之一是打造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而从组织建设、遴选任务、体验成功三方面入手,则可以打造这样的共同体。

【关键词】科学学科建设;区域推进;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1-0007-04

【作者简介】单道华,南京市成贤街小学(南京,210018)副校长、党支部副书记,高级教师,江苏省科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中青年技术拔尖人才。

学科建设一般在高等教育领域谈得多。高校的学科建设就是要通过培养创新人才、集聚高端人才、开展知识创新和科技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统筹优化学科资源,促进跨学科、超学科发展,让多主体构成的学科组织成为知识生产的主角。南京市玄武区的学科建设是在借鉴高校学科建设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包括“学科课程建设、学科教学改革、学科质量保障、学科团队学习、学科特色项目”五个维度。2015年,玄武区正式启动中小学学科建设工程,此项举措旨在推进“走向学科深处的课程变革”的研究。在此背景下,玄武区的科学学科建设也走上了一条挑战与机遇、光荣与梦想并存的探索之路。为了提升并保持玄武区科学学科的影响力、竞争力,我们一方面制订了区域科学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另一方面积极打造立体化、生态型的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

科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是提高课程实施质量,让学生在参与课内外学科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涵养科学素养,初步发展那些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科学学科建设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在区域力量的引领下进行整体推进,如此才能克服科学学科建设中的困难。

一、科学学科建设的困难分析

差距大。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校际差异表现在学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有高有低,学科特色或有或无、或隐或显,学科建设目标或有或无、或高或低。当下,区域内学校间的差异已经不再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上,而是突出地体现在学校的管理能力、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社会声誉等方面。教师之间的差異不仅表现在知识技能方面,还表现在工作态度、课程观、教学能力等方面。学生间出现差异的外在因素主要有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经济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和早期教育质量等。科学学科建设需要正视这些困难,并在复杂的背景中寻求突破。

规模小。科学学科建设的主体很多,如国家、地方、学校、教师等,但由于各个主体对学生的影响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实际发挥的作用也有大有小,其中教师由于直接面对学生,所以实际作用最大。然而教师层面的学科建设往往存在“单兵作战”“有心无力”的现象,一方面科学专职教师人数少,本身力量就很薄弱;另一方面,科学教师还承担着大量教学以外的事务,可谓课时多、赛事多、任务多。

更新快。科学教育的动向更新较快,从做中学到STEM,从科学探究到工程实践、创客课程等。此外,现在的学生见识越来越广,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教师。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持续学习来提升自己。

二、区域在推进科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区域在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能发挥独特的作用,这对于科学学科而言更是如此。

整合作用。区域力量可以整合各种资源,即扩大和优化如设施、经费、研究人员、骨干教师等区域学科资源。此外,还可以通过结构化和顶层性的设计来实现协同发展,并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办难事。

定向作用。区域组织专家、研究人员、骨干教师反复磋商,科学研制本学科整体发展规划的目标和具体举措,如点亮了一盏航标灯,能为区域内学校和教师的学科建设指明方向,使学科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支持作用。区域在推进学科建设时,常以清单的方式向学校或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和指标,并实施过程管理,所产生的典型案例、所发出的声音、所积累的资源都能进一步发挥辐射作用,支持同类学校和师生的成长。

监督作用。缺乏评价和考核的改革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区域推进学科建设,将监督植入学科建设的全过程,推行专人定时监督的机制,这能让科学学科建设更有任务意识和成果意识。

当区域充分发挥人才集聚、资源辐射、协同创新的职能时,学科资源的实质性融合将会得以实现;在建设成果方面,也将彻底摆脱一枝独秀的局面,并涌现出更多高水平的教师、学生和学校。

三、打造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是区域推进科学学科建设的有效手段

教师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和动力。在区域推进科学学科建设的背景下,科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组织和专业生活。没有专业组织的依托,没有专业生活的塑造,工作效益必将大打折扣,专业素养将很难得到提高。

(一)专业生活不同于职业生活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生活具有理性生活、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三重意蕴。科学教师的理性生活表现为进行与科学教育相关的学术研讨和专业实践,学习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运用知识与方法创造出不一样的学生学习生活和显著的学习成果。科学教师的情感生活表现为爱学生、爱教学、爱科学,对工作具有使命感。科学教师的精神生活表现为常常对自己的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感到满足,富有效能感,精神饱满,生活充实而富有自信,摆脱空心化。

专业生活不同于职业生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职业生活指向学生的发展,专业生活指向教师的自我发展。职业生活是输出教育者的技能、知识和思想,专业生活是输入经验、知识与思想。职业生活的场所主要在学校和课堂,教师专业生活的场域则比较宽泛,只要能让教师展开交流、思考和学习的场所都可以视为教师的专业生活空间,既包括真实世界,也包括网络虚拟世界。就过程而言,职业生活和专业生活都需要有规划、设计、落实、反思。

专业生活是真正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当教师在工作中学会运用自身的理性,对教学注入真挚的情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已进入专业生活状态了。科学教师专业生活精彩起来了,那么其职业生活也将更加丰盈。

(二)专业生活共同体是教师成长的沃土

科学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是以多样化的科学教育专业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为方式,从而实现教师个体和团队专业成长的组织。它是教研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实践共同体的集成与发展。

1.共情:植入科学教师专业生活的原动力。

区域科学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以打造区域科学学科优势为目标,以掌握科学学科的教学核心知识——PCK为内容,以共同学习合作研究为主要方式。其中,PCK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教学背景知识而形成的知识,主要通过教师自身的教学积累、反思校正、相互借鉴、同伴互助等途径获得。

在同一个区域,科学教育要有一致性,专业活动频繁、面对面接触机会多为共同体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些外在条件并不能真正激发教师内在的主动性。当自己的意见被共同体成员认可并采纳;当每一个成员都能感受到被伙伴需要;当身处共同体中的每一位科学教师都能真诚地互相协作、配合,能够共同面对复杂问题的挑战,彼此生活在民主、轻松的氣氛中,那么成员之间就能形成一种亲密关系,而这是专业生活共同体所需要的宝贵原动力。

2.共研:增加科学教师去个人化的专业实践。

在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中,成员从“单兵作战”走向“团队合作”。专业生活共同体的形成需要教师走出封闭的文化,以宽广的胸襟坦然地面对同事,以阳光的心态开放自己的课堂,既要允许其他教师走进自己的课堂,也要向其他教师积极学习。教师通过团体学习和去个人化的实践,既为同伴提供帮助,同时也获得来自同伴的支持。

3.共商:营造开放互信平等的共同体生态。

每一位教师在专业生活共同体中都应以平等、谦和的学习者身份进场。与同事进行研讨时,不要对他人进行指责、批评,而应基于特定的教学情境,着重思考自己的教学问题,从别人的思考与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彼此信赖、互助和友善的氛围中开展深入、坦诚的交流,最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是一个有机体,它使个体的“我”变为集体的“我们”。打造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是区域推进科学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专业生活共同体一方面能给科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带来方向感、获得感、幸福感,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获得专业发展;另一方面能影响整个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方式,从而推进区域内学科的均衡优质发展。

四、科学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建设科学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需要历经组织建设、遴选任务、体验成功三个基本阶段。

(一)组织建设:凸显专业生活的方向感

有核心人物的引领和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景是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建立的基础。

1.优选核心人物。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组建之初,成员在个性特征、处事风格以及愿景规划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没有有效的融合,对共同体的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这要求核心人物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在教学方面要有突出的能力,更要具备较强的个人魅力,能为共同体塑造一个民主平等的环境。核心人物一般是区内的学科教研员或兼职教研员,共同体的核心也可以是一个团队,由区域教研员带领数名德才兼备的教师组成。

2.形成实践共识。共同体的建设需要核心人物的推动,也需要实践共识的指引和凝聚。当成员有了共识,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与付出。当然,这其中也要处理好区域共识与个体目标、整体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

3.利用关键事件,实现“近景转换”。“近景”指专业生活共同体近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明确的“近景”能让成员齐心协力一起前进。当然,近景的确立不能依靠权威施压,不能是少数服从多数,而需要牵头人与成员不断地交谈、协商,需要通过问题解决、任务分解等方式来确定。

(二)遴选任务:开展有效实践,增强专业生活的获得感

人都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应建立在PBL式的实践基础之上,包括:专业阅读、反思性对话、课程开发、课题研究等。在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中,协同学习及多种实践不仅可以彰显成员的学习轨迹,而且能让成员获得多种经验(团队学习的经验、协商的经验等),这是教师投身专业生活共同体的最大收获。

(三)体验成功:提升专业生活的幸福感

共同体成员获得成就感以及专业生活的幸福感是优质共同体的标志,也是共同体建设的目标。将微信群、QQ群、视频会议等现代通信手段和形式嵌入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活动中,可以促进成员之间形成对话、合作的情境,减少文山会海对教师本职工作的冲击和侵占。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活动可以丰富个体认知,并将异质经验带入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中,从而不断丰富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的内涵。成员在共同体中有所学、有所得,就会产生成就感、幸福感。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沿着“初任—熟悉领域—充分参与实践—胜任—身份获得”的逻辑顺序展开的。构建教师专业生活共同体能为科学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不断优化教师的专业生活,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生活品质,进而缩小校际差距,推动区域科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枬,顾洋.教师专业共同体构建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5(1):65-70.

[2]葛璐,郑友训.构建实践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教育探索,2016(11):141-144.

[3]王天晓,李敏.教师共同体的特点及意义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8):25-27.

[4]高树仁.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基于区域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1(3):29-31.

[5]丁加旗,周萍,李琳.学科建设规划推进区域课程变革[J].上海教育科研,2018(11):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