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艳
摘 要: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可以将广西三江侗族题材融入水彩画艺术创作之中,通过侗族题材的水彩画作品传递侗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乡土情怀,以此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侗族的文化精神。同时,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水彩艺术中,能够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三江侗族;少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水彩画创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经费资助项目课题“区域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的水彩画创新研究”(2017YB018)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水彩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艺术,但水彩画要想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艺术之路,就需要水彩艺术家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并结合中国特有的少数民族题材加以创作。这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对广西三江侗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探索,是水彩绘画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水彩艺术地域性文化生命力的原动力。广西三江侗族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鼓楼、风雨桥、梯田、吊脚民居、侗族服饰、侗族表演、侗族人物等皆是侗族文化内涵的体现。这些都需要去探索,才能真正让少数民族题材的艺术作品兼具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把握民族绘画艺术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中国民族绘画的精神魅力。
一、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水彩艺术发展的影响
水彩画在中国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绘画题材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生活不断艺术化,现代水彩画的创作将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绘画的主题。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理解,创作的作品能够体现出民族性和精神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已经是一句老话了,中国水彩艺术只有具有民族艺术精神,才能吸引人,也才会在世界水彩艺术界占有一席之地。
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因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以及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为水彩画的创作注入清新的溪流。对少数民族题材进行创作,要对创作所涉猎的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宗教信仰、节日庆典、服饰、建筑及其居住地的奇异风光等,使民族文化以客观完整的形态进入艺术家的视野中。同时,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也是水彩艺术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他们创作的原动力,画家可以从少数民族那神秘而又吸引人的生活中去发掘水彩画创作的民族特色。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族精神内涵,以少数民族生活为源泉的艺术动向,才能让水彩艺术的发展保有中国的特色。
二、三江侗族文化资源之美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少数民族居多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其三江侗族精美的建筑、绚烂多姿的服饰、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无不吸引着艺术家探索其地域文化之美。
(一)建筑美
三江侗族人们依山傍水,他们根据地形地貌的特点,建立了自己特有的、适应当地地理和气候的独特建筑。侗族建筑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其木屋、风雨桥、鼓楼、吊脚楼、木桥、木水车等新奇独特的木质结构,令人惊叹。侗族村寨注重建筑与场地的关系,考虑依山水而建,这从哲学上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鼓楼、风雨桥、木屋最为独特。鼓楼是人们聚会娱乐、舉行重大节日的仪式以及日常休憩的场地。它的造型精美,形态结构丰富多样。其整个鼓塔都涂上了金棕色的颜色,地板以鹅卵石嵌入米花图案,鼓楼从上到下约30米,高13层,下部由4个大的冷杉柱组成,顶部还有精美的雕刻,整座鼓楼犹如一座华丽的宫殿。风雨桥是侗族人民过往溪流的交通要道,也是侗民辛苦劳作后的休息场所,而今有的风雨桥变成表演、买卖侗族特色物品的场地。它的建筑结构别具匠心,不用一钉一铆,而用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又一丝不差。侗族建筑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其建筑线条流畅,工艺细腻,规整的组合与生动的造型,体现了侗族建筑的灵秀之美与艺术之韵。
(二)服饰美
广西三江侗族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古老的民族特色。侗族服饰种类繁多,绚丽多彩,因居住环境的不同其服饰也有所异同,不同年龄、性别的服饰,样式千差万别。侗族服饰不仅样式精美,而且服饰色彩鲜艳,变化丰富,图案种类繁多,艳丽多姿,蕴含着侗族人民内敛的审美取向,以及对形式美的追求。侗族服饰作为历史传承的文化产物,其服饰上的印记记载了先人的生活习俗、文化精神和宗教思想等。侗族服饰中的刺绣巧夺天工,图案生动传神,常用吉祥纹样作为服饰的图案,十分注重色彩的搭配,并运用大量的对比色,通过自己独特的构思,遵循形式美的规律,进而追求一种质朴的艺术魅力。
(三)风土人情美
三江侗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古朴绚烂的侗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其民居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更是侗族的文化瑰宝。三江素有“百节之乡”之称,其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如斗牛节、花炮节、赶坡节以及新禾节等,侗族风情绚丽多彩。侗族人能歌善舞,其侗族大歌更是享誉中外,大歌一般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贵客时,才会在鼓楼里演唱,用歌声来表达情感。此外还有侗琵琶、芦笙舞、多耶文化、婚礼习俗等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俗活动、生动质朴的乡土风情,是侗族文化内蕴的独特表现。
三、三江侗族题材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创新性体现
(一)侗乡风情的真实再现
三江侗族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环境自古就吸引了许多艺术家来此挥毫泼墨,也诞生了一批风格鲜明的艺术家。他们以三江侗族为题材,深入挖掘三江侗族的人文资源和景观文化,真实客观地表现侗族的风土人貌。水彩画家蒋振立先生的作品《节日》,表现了三江侗族的人情风貌,画中侗族人们在节日里身穿壮族深蓝色的服饰,中央两个婀娜多姿的侗族女孩手握雨伞在舞蹈,后面男子吹芦笙伴奏,画面虚实、色彩的主观处理,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整个画面烘托了侗寨节日的地方特色,表现了侗族节日的民俗民风。杨永葳的作品《山寨老农》,画面上四位侗寨老农蹲坐在石板上,神情各异,闲聊着什么,画家以较为厚重的色彩、黑白强烈的对比表现了侗族人物和服饰的特点,向观画者展现了侗族山民生活的安逸闲适,真实地表现了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侗族题材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王可大《三月三》、贺立言的《黑衣壮 002》、范亚杰的《暖阳》等,侗乡题材融入水彩画创作中,给水彩艺术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真实再现了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使得水彩艺术的发展更具民族内涵和地方特色。
(二)创作手法的创新表现
三江侗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为水彩画创新性表现提供了优势。得天独厚的环境有利于水墨语言的形成。水彩画家在探索三江侗族题材的过程中,巧妙结合中国画和版画的绘画技法,以及多元形式的表现,形成有三江侗族地方特色的水彩画作品。常海军的水彩画作品《侗族妇女》,通过夸张的表现形式,把妇女头部夸张,压缩身体比例,打破传统人物造型刻板的规律,给观者不一样的视觉冲击力。头部的放大,更容易将妇女内在的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常海军的作品让我们体会到侗族人物不一样的情怀,也让我们看到水彩画艺术的多元表现形式。王可大的《圩日》,借鉴中国画留白的表现手法、背景单纯的处理,而对服饰色彩和妇女的形象进行了精微细致的刻画,整个画面节奏感强。S形的构图,错落有致,把侗族妇女赶集这样一个场景描绘得既稳定又有韵律感。画面传达出极其浓郁的喜庆和平实的民俗生活气息。
三江侗族特有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情,给水彩艺术家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养分,使他们的作品体现出鲜明的侗族风情和地域性文化特质。同时,使得水彩艺术的“乡土风情”兼具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三)视角创新,展现美丽侗乡新图景
侗族在歷史的长河中,承载着悠久的多元文化,被赋予了浓郁的民俗气息和民族艺术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人文景观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艺术家不但要挖掘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更要创作反映新时代生活状态下的侗族人民的精品佳作,从不同角度,展现他们的精神气质和生活需求,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新村寨的样貌。张晓畅的水彩画作品《一日之晨》,表现了三江侗寨房屋建筑的变化,通过街道两旁的房屋,可以看到,房屋建筑不再是老式的、破旧的老房子,有的房屋改造建起了几层楼房,有的已用新的木头重新建造住房,画家用严谨细致的表现方式,呈现了画面中新老建筑的融合,这是新时代侗族发展的新面貌,是新时代的变化带给了侗寨建筑变革的新风貌,展现了侗族跟随时代的进步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洪的“侗乡系列”作品,表现了侗族人民生活、娱乐、街景的新变化,以不同角度的构图、主观色彩的丰富性,表现了不一样的侗族文化特色,展现了美丽的侗乡新图景。还有黄祥创的《花开》、黄朝辉的《侗族青年》、王可大的《归》等,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侗族人民当下的幸福生活。侗族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三江侗族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结合,他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随着时代潮流也发生着变化,我们艺术家只有用心去体会,深入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创作出时代性明显的绘画作品。
四、结语
少数民族题材创作是当代美术创作的重要题材,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探索,能够为当代水彩画的发展注入新的养分,丰富水彩画艺术的多元表现领域。三江侗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水彩画艺术只有汲取侗族文化的新鲜养分,挖掘时代精神,创作反映侗族人民崭新生活和精神风貌的画作,才能让水彩画艺术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将少数民族文化精髓融入到水彩画艺术中,水彩画艺术才有坚实的文化基础,才能具有民族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裴杰.广西侗族服饰审美元素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教育,2018(10).
[2]徐鸿平.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J].美术界,2014(10).
[3]杨秀之.侗族审美文化特征探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