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亚玲
摘 要:随着网络和手机的兴起,阅读写作也不仅仅限制于纸质媒介。随着微信、微博、微头条的发展,微写作也被运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这种借助于网络兴起的写作模式,将在今后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功能。简要分析了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其实践运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微写作;实践
人们常说时代在变,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微写作也是时代在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微写作以篇幅短小精悍、情感丰富的文章为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微写作的运用,在学生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微写作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微写作的应用,可提升写作能力
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写作时,由于需要一大段的篇幅去突出文章的主题,很多学生就会不得要领,甚至对作文产生抵触的心理。而微写作不同,小学生很乐于利用网络,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发表在微博或者微信上。实际上这也是对写作的应用,只不过网络环境让学生感到轻松,比起交给老师的作文,学生更愿意用微写作。首先微写作的内容微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由简到繁,直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文的写作。其次,微写作可以用微表达,不局限于内容,也不局限于格式,是当时的一种真实情感表达。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章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微写作的表达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如学生傍晚的时候坐窗边看一场雨,然后写道:“小雨滴答,淋湿了树叶和鲜花。”这就是微写作的魅力。微写作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的产物,已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我们情感的表达,我们的相思、等待;记录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成长。如果将其按时间排序,就会看到学生的心路历程,看到学生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的情感,看到日趋成熟的文笔和逐渐长大的自己。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微写作的作用。
二、微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模仿将微写作带入语文中
模仿是开始学习写作时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语句的模仿、语义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达到独立写作的目的。借助微写作的范文片段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仿写,不但让学生在难易程度上容易接受,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比如:老师将微写作中描写梨花的片段摘出来,让学生用同样的修辞手法描写桃花,对于学生来说,这样一来就让写桃花简单得多。也可以先用拟人的手法对树木进行描写,然后让学生以同样的手法描写小草。老师也可以模拟一个场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以微写作进行表达,这就是一个写作的过程。有些天性腼腆的孩子可能不习惯当众表达,这时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将想法说出来,不一定非要长篇大论地写成文章。例如,大雪飞扬的时候,老师带领学生一起看雪,将“未若柳絮因风起”作为范例,让学生进行模仿,启发学生描述雪。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文字表达,老师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通过微写作进行段落拓展
微写作作为学习写作的切入点,本身是比较凝练的短语或者句子。老师可以将微写作中的语句摘录出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做学问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写作也是一个道理,就像从点到面,积少成多。文章是由段落拼凑而来的,段落又是由短句组成的。微写作就好比短句,也好比一篇作文的核心,老师要引导学生从核心的东西向外扩展,相当于一个人只有躯干,我们还要把他加上手、腳一样,写作教学也是一样的,有了一个核心思想,围绕这个思想把文章变得生动、丰富。比如,学生读到某一个段落时,教师便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该段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写作,锻炼学生的扩写能力。微写作不能代替传统的作文教学,但是微写作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老师去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微写作为传统作文教学服务。
(三)通过微写作表达读后感
在学习写作的时候,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先阅读作文,写读后感。能写出读后感,表明学生已经从文章受到了启发。读后感可以是一篇大的作文,也可以是微写作。对于低年级刚学习写作的学生来说,微写作更能激发写作的兴趣,不一定拘泥于格式和篇幅,学生可以用一句话、一个小段落去安放自己天马行空的感想。老师适度引导,让微写作为写作教学服务,微写作也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量变引起质变,让写作的过程变得轻松。
将微写作运用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可贵尝试。我们要持中立的态度看待微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完全依赖,也不能敬而远之。微写作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必然有其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好微写作这个媒介,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变得更轻松、更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唐文英.小学微写作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7):100-101.
[2]徐艳亚.例谈小学语文“微写作”[J].江苏教育研究,2018(11):47-49.
[3]吴庆芳.微写作 大世界:小学语文微写作训练探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