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姣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胎膜早破发生新生儿感染的影响。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发生新生儿感染的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新生儿感染主要表现为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口腔黏膜感染、血液感染等,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几率,对保证新生儿健康和提高产妇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护理干预 产妇胎膜早破 新生儿感染 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发病率为2.7%~7.0%,且近年来发病率仍呈增高趋势。胎膜早破是一种可能威胁母亲及胎儿的健康甚至生命的妊娠期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感染、应激反应、宫颈机能不全、日常饮食、胎儿因素、细胞凋亡有关,上述因素可能造成胎膜弹力改变、结构瓦解,进而发生胎膜早破。大量研究表明,胎膜早破如未及时处理,不仅可导致产妇感染,还是导致早产、新生儿感染、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对胎膜早破孕妇的综合干预,早期发现胎膜早破产妇新生儿感染情况,对改善母婴结局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对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对胎膜早破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为产科护士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20例收集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初产45例、经产22例,平均年龄(29.8?.3)岁,平均孕周(36.2?.5)周;对照组53例,初产36例、经产17例,平均年龄(30.2?.5)岁,平均孕周(36.5?.2)周。两组对象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及排除标准:入选产妇均确诊为胎膜早破,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均为单胎妊娠,均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乐意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生殖系统感染、对抗菌药物过敏、合并肝肾功能疾病的产妇。
1.2护理方法
为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产妇讲解胎膜早破的相关知识,根据医生的指示为患者实施各项护理干预。
为观察组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胎心监测仪监测胎心并详细记录每一次的结果。如果产妇发生羊膜早破,需要立即终止妊娠;产妇情绪波动很大,尤其在发生胎膜早破后,会产生焦躁、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产妇自身的健康也会影响胎儿的状态。
(2)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顺畅的沟通,告诉患者护理和治疗得当可保证母婴健康,使产妇能够安心。告知患者家属陪伴产妇,给予产妇关怀和心理支持;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向产妇和家属说明胎膜早破的原因和表现,进行产婦状态评估,说明生产过程中配合医护人员的必要性;
(3)围产期内,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情况为产妇变更体位,促进胎盘的血液灌流,减少羊水外流、脐带脱垂的风险。为产妇清洁外阴以降低阴道感染的几率。若产妇发生胎盘早剥,需要及时抑制宫缩,遵从医嘱为其用药;卧床期间指导产妇合理饮食,为产妇做喂食、排便等护理,预防便秘。
(4)环境护理干预。新生儿患儿病房应当保持洁净,温湿度进行合理调节,病房进行合理布置,保持空气流通,做好病房空气以及房间门窗、地面、物品等的消毒工作。另外,根据患儿不同病情,区分感染病区以及非感染病区,避免交叉感染。各类医用器械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分开消毒,不能混用。
(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根据科室以及收治患儿的实际情况,在科室内成立感染预防专项小组,对院内感染案例进行定期分析,了解感染源、感染途径以及护理漏洞,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感染预防效果的提升,更好地控制院内感染。应该组织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定期进行院内感染及预防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医护人员对预防院内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能够积极严格的执行各项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做好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管理。同时应当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考核、抽查的形式,了解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绩效挂钩,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护意识。
(6)对无菌操作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新生儿患儿由于机体免疫能力低下,加之很多患儿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使得他们极易发生院内感染。为此,应当在医护人员中加强对无菌操作重要性的宣传以及培训,尤其应当注意手卫生,且对于各种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应当严格掌握,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同时嘱护理人员之间对无菌操作相互提醒,互相监督,最大限度避免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新生儿感染情况和感染率、对比产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包括健康指导、新生儿指导、护理操作、母婴安全管理,每个项目评分为1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比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眘)表示,t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1)新生儿感染: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8.96%(6/67)(1例呼吸道感染、1例眼结膜感染、1例血液感染、2例胃肠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30.19%(16/53)(2例呼吸道感染、2例眼结膜感染、2例血液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1例皮肤组织感染),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p2=8.340,P=0.003<0.05。
(2)观察组产妇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3结论
胎膜早破是一种产科常见并发症,是指临产前胎膜发生破裂,可增加围产期的患病率及死亡率,是引起母体子宫、盆腔的感染及新生儿肺部感染。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婴感染等,若得不到恰当处理,很可能引起羊水过少、羊膜腔感染、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等,严重者导致产妇感染和围产儿感染,甚至死亡。1080例新生儿住院病人胎膜早破318例,感染76例,感染率23.9%,感染率明显高于非胎膜早破病人。为预防胎膜早破导致的新生儿感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消毒预防措施,早期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住院期间围产妇GBS筛选是目前各大医院都开展的检验项目,在我院B族链球菌筛查阳性率为20%,1080例产妇住院期间筛查,B族链球菌阳性216例,216例产妇所生新生儿感染71例,感染率32.9%,明显高于B族链球菌筛查阴性产妇。《胎膜早破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5年版)》指出GBS是产时和产褥期感染、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应重视GBS感染的防治。
对此,医院给予积极护理干预,如饮食指导、卫生指导、体位指导、密切观察宫缩、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对于胎龄<30周者,则尽早性引产术;此外,对于无感染征兆者,采用各种措施以延长产程。既往研究指出,孕周为28~33+6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孕周<28周的孕妇。李艳芳研究报道,胎膜早破孕妇给予积极期待治疗及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阴道分娩率,还可预防生殖道感染、羊水污染,预防胎儿窘迫发生。本研究中,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的孕妇阴道分娩几率明显提高(P<0.05),可能与积极对症护理干预可减轻产妇负面情绪,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尽量延长孕周。贺利平等研究报道,积极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胎膜早破孕妇阴道分娩率。
胎膜早破对新生儿结局也有一定影响。孕妇生殖道感染后,可经产道、宫内等途径传播给新生儿,导致早产、新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等发生。杨磊研究发现,胎膜早破孕妇出现早产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晚期孕妇。本研究中,在常规治疗期间上,对于无症状的早产胎膜孕妇积极给予期待治疗或至胎粪成熟,降低新生儿并发症;胎儿娩出后,积极治疗出现感染或并发症者,对于无症状患儿,可新生儿科医师做好查房工作,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早产、产褥感染、产妇感染及围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可降低胎膜早破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王洁等指出,重视对胎膜早破产妇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新生儿宫内发生率;张莹等指出,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胎膜早破实施抗感染干预,可降低早产及新生儿肺炎发生率。
产妇分娩过程中往往会伴随出现多种负面情绪:产妇分娩过程中往往对即将出生的孩子过分担心和忧虑,而胎膜早破后住院孕妇因对胎膜早破认知度较低、担心胎儿情况;抬高臀部卧位、床上排便、产前严密监护等均会增加产妇不适感,可能加重其焦虑、抑郁情况;分娩过程中听到其他产妇的因疼痛而大声呼叫,也会增加产妇焦虑、恐惧心理,丧失继续治疗及阴道分娩的信心。根据研究报道,胎膜早破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中、晚期孕妇。分娩是重要的应急源,可直接影响孕妇的心理,造成其出现心率加快、子宫收缩评率加快等,不仅增加其疼痛感,还可能增加胎儿缺氧的风险。因此,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理并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尤为重要。本研究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可进一步改善胎膜早破孕妇焦虑、抑郁情况。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中,在健康教育、心理指导基础上,安慰患者,嘱咐其积极配合治疗,以预防产妇和新生儿感染;由成功分娩的即将出院的胎膜早破产妇入病房安慰患者,可增加产妇成功分娩的信心,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专职护士看护可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家属陪护可提供良好的家庭支持,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胎膜早破孕妇入院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个性化综合护理,同时对新生儿的护理应从增强防范意识抓起,限制家长和亲属对新生儿的无节制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围产妇应建立健康档案,在孕期应做好阴道清洁度检查,如果GBS阳性,应尽早使用抗生素避免胎儿或新生儿感染;同时对入院患儿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医疗设备和病房消毒,对侵入性操作必须使用一次性管材,并尽可能缩短侵入性操作时间,是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可进一步降低SAS评分和SDS评分,降低产妇早产、产褥感染、产妇感染及新生儿围生儿感染、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
參考文献
[1] 李秋平,马倩倩,封志纯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防控现状与对策思考[J].临床儿科杂志,2015,15(09):761-766.
[2] 陈月凤,张金凤,于艳彬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同环境状态对早产儿康复过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4):2593-2595.
[3] 欧阳晓红,谭万彩,丘惠娴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