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彤霞
(山东省无棣县碣石山镇卫生院,山东 滨州 251910)
子宫肌瘤是位于女性生殖器官中的良性肿瘤,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而形成的,也叫做子纤维肌瘤、宫纤维瘤,发病率极高[1]。临床表现主要有子宫出血、月经量多。现阶段,治疗子宫肌瘤多使用米非司酮,但是治疗时米非司酮的用药剂量一直存在争议。对此争议进行了以下研究,有关报道如下。
从2018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低剂量组,剂量为12.5 mg/d,对照组为高剂量组,剂量为25 mg/d;观察组:年龄21~48岁,平均(34.5±5.0)岁,病程2~7个月,平均(4.1±0.5)个月;对照组:年龄20~47岁,平均(35.5±4.5)岁,病程1~7个月,平均(4.3±0.4)个月。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对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服药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比如忌辛辣等等,两组患者都在月经期的第1~5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在观察组患者的服用剂量为12.5 mg/d,对照组患者的服用剂量为25 mg/d,两组患者都在晚饭后半小时口服,疗程为3个月。
在治疗前后对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进行检测;测定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如乏力、恶心呕吐、潮热多汗。对于治疗效果的评判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判定如下:(1)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缓解,B超诊断肌瘤体积缩小1/3以上,但在1/2以内为有效[2];(2)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月经基本恢复正常,B超检测肌瘤体积缩小1/2以上为显效;(3)达不到以上三条标准或者病情恶化为无效。
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应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srank系数,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与治疗后结果相比,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差异不大,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结果比较(mm3)
观察组患者有效人数与对照组人数无明显差异,显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无效人数少于对照组人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关于不良反应的记录,观察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痛1例,头晕1例,恶心呕吐2例,不良反应率为10%;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腹痛2例,头晕2例,恶心呕吐6例,不良反应率为25%。两组不良反应率P=0.3520,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多为良性肿瘤,可以分为肌壁间肌瘤、混合性肌瘤、浆膜下肌瘤等。该病的具体治病因素现在还不明确,部分学者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以及局部生长因子间相互复杂作用、正常肌层细胞突变等因素有关。在患病出去,临床表现上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在超声检查或者盆腔检查时,才会发现子宫肌瘤,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包块、子宫出血和压迫症状,同时还会出现白带增多、疼痛、贫血等症状,近年来,子宫肌瘤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所以,早期进行子宫肌瘤的治疗,对患者有重要的意义。米非司酮( Mifepristone )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和孕酮竞争性亲和孕激素受体,抑制孕酮与孕激素受体结合,有效抑制其活性,促使卵巢黄体溶解,调节肌瘤组织中孕激素和雌激素水平。米非司酮还可以控制子宫肌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抑制孕激素的上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子宫肌瘤的体积都有明显的缩小,治疗前后,P<0.05,差异显著;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体积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症状不严重者、子宫肌瘤体积不大的患者,可以使用米非司酮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缩小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对于症状表现严重、子宫肌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手术之前可以使用米非司酮缩小肌瘤体积,这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
综上所述,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米非司酮的最佳剂量为12.5 mg/d,有效率高,患者不良反应少,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