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17 07:14吴秋英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子宫腔纱布出血量

吴秋英

(汕头潮南民生医院妇产科,广东 汕头 515144)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顺利娩出母体至娩出后24 h内发生的出血量超过500 ml的情形,约有80%的产后出血发生于分娩后2 h内[1]。在临床中产后出血不可预测但却较为常见,一旦未得到及时处理将会导致产妇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者死亡,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降低由此所致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子宫腔纱布填塞术为产后出血的常规治疗手段,在止血中可以取得一定应用效果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越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观察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2月~2019年2月于我院分娩时发生的52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476例以及观察组46例。对照组年龄15岁~48岁,平均年龄(28.85±6.33)岁;初产妇137例、经产妇339例;孕次1次~7次,平均孕次(2.50±0.50)次;孕周36.5周~40周,平均孕周(39.50±0.50)周;民族:汉族452例、少数民族24例。观察组年龄18岁~38岁,平均年龄(28.94±6.46)岁;产妇类型:初产妇13例、经产妇33例;孕次1次~3次,平均孕次(2.00±1.00)次;孕周36周~41周,平均孕周(39.00±1.00)周;民族:汉族44例、少数民族2例。纳入标准:(1)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且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者;(2)无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腔纱布填塞术禁忌者。排除标准:(1)对产妇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子宫切除者;(2)未于知情同意书中签字。观察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间具有较好的均衡性,满足分组比对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治疗,预先准备手术用物,包括长宽为6 cm×5 cm~6 cm、厚度5层的无菌纱布、卵圆钳等。以一手食指及中指将纱布沿着患者宫底一侧向对侧填塞,直至均匀填满子宫腔并确保无缝隙残留,以相同手法填塞宫颈以及阴道,利用无菌纱布垫予以覆盖[2]。

观察组采取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将子宫拖出并将宫体暴露于术野之内,对残留于宫腔之内的积血进行仔细清理,确保无残留后以可吸收缝合线于宫体右侧切口下缘2 cm~3 cm处进针,对侧上缘2.5 cm左右处出针,确保丝线能够贯穿整个子宫下段并拉向距宫角2.5 cm左右处予以褥式缝合,再沿着子宫后壁垂直方向实施褥式缝合至右侧骶骨韧带,由子宫下段切口水平位置按照从左向右、从外向内楔形缝合,对侧子宫相应位置出针并以相同手法缝合左半子宫,无活动出血点后将子宫放回腹腔并缝合腹腔[3]。

术后两组处理措施均一致。

1.3 观察指标

取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总发生率作为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其中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总出血量;并发症包括产褥感染、继发性贫血。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24 h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手(术m时in)间 术(中m出L血)量术后量2(4 hm总L)出血(对n=照47组6) 80.85±5.35 1294.77±50.33 1556.10±25.33(观n=察4组6) 49.50±4.50 725.40±50.65 950.35±26.10 t 2.789 3.348 3.589 P 0.015 0.000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目前已知高龄、孕产次、宫缩乏力、体质量指数、血色素等为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风险因素,特别是随着我国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越来越多的高龄孕妇不可避免的导致产后出血发生率随之提高[4]。当更保守的治疗方案无法取得理想的止血效果时临床往往会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该治疗方案被医学界认为是最终治疗手段,将会导致患者永久丧失生育能力,所以万不得已不宜优先选用。

宫腔纱条填塞术为当前临床处理产后出血的常规手段,利用纱布条将患者的整个宫腔彻底填塞,以对子宫壁形成强烈的刺激,促使其收缩以实现压迫止血的目的。虽然宫腔纱条填塞术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且操作简便,但纱布条填塞不紧之下容易形成阴性出血,加之操作过程中空气中的致病菌容易随着纱布条的填塞一同进入子宫腔而诱发感染,越发难以满足临床治疗需求。因此,探寻一种无论是有效性还是安全性更高的止血方案成为当务之急。

子宫压迫缝合术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诞生的一种治疗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便、止血效果确切等优点,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5]。本次研究中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同期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术治疗的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总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各指标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此可知,在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取得的效果无疑更佳,不失为当前优选治疗方案。尤其是子宫压迫缝合术对临床医师能力要求较低,便于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该治疗手段的推广可行性。

然而,尽管子宫压迫缝合术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证实,但是却仍有诸多注意事项需要引起我国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具体如下:首先,对于产科医师而言,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必须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的子宫压迫缝合术实施方案,以便于更好的应对临床突发情形[6]。其次,对于子宫压迫缝合术止血效果而言,医师的个人经历、判断能力为其直接决定因素,所以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围绕此方面展开专项业务技能再教育培训,以不断提升产科医师业务技能水平。第三,产后出血是否能够成功止血往往是多种治疗方案综合作用的结果,切忌不得过度依赖某一种举措。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较子宫腔纱布填塞术效果更佳,能够作为其替代手段在今后临床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子宫腔纱布出血量
不“怕”火的纱布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漏水的纱布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防水的纱布
超声在无临床症状子宫腔内病变筛选的临床价值分析
是雾,不是纱布
无水酒精对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早孕试纸难以发现宫外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