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艺
摘 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舞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众多的乐趣。而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之一大的民俗舞蹈,也具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具备着其特有的专属文化的焦点和精神。
关键词:民俗舞蹈;文化焦点;文化精神
汉族民俗舞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 文明史的真实写照,其民俗舞形态历来 有“北歌南灯”之说。虽说类分比较粗 疏,但也是显示出其文化精神的一脉相 通。鼓子秧歌作为鲁文化的舞蹈体现可 以视为汉族民俗舞的文化焦点。
汉族民俗舞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 地区,该地区由于地理跨度大,受气候 地形,植被制约及其生产方式和生活习 俗影响,使其舞蹈形态也异彩纷呈.我 们北方人对秧歌是非常熟悉的。就拿东 北秧歌来说,与陕北秧歌是在动态特征 上有显著的区别。东北秧歌是欢快节奏 串联下的小步快走,而陕北秧歌则是大 步跳跃。显然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不同 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东北平原广阔 平坦,而陕北高原地形复杂,高抬腿的 动作来自日常生活习惯.陕北秧歌的舞 蹈特征表现在“走的轻巧,摆的花哨,扭 的活泛”。其动律特征可以用扭、 摆、 拐、 闪四个字来概括,而东北秧歌的表演风 格明显区别于陕北秧歌。如艺泱上说旦 角的表演是“迎风胸,杨柳腰,轻抬慢 落,水上漂”。丑角的表演则是 “丑中见 美,笨中求巧,傻中见乖,呆中求俏”,并 且十分强调 “浪”的形态。东北秧歌总的 形态特点就在一个 “扭”字上,其动律特 点,舞步可分为走、扭、 跳、跑几类。
汉族民俗舞的产生、发展除受地理 环境和风俗民情的影响外,还难免受意识形态等历史原因的影响。如潮汕英 歌,从形态上看还是山东鼓子秧歌的传 播所致。这种舞蹈的北上,应是由直接 经济生活的逼迫而出现的大规模移 民——“闯关东”之举的附随物;而南 下,则可能是 “揭竿”而遭镇压的躲避行 为。一种生产方式的实施,必然会促成 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制度,乃至社会 意识形态。山东鼓子秧歌及其从属于的 文化具有鲜明的儒学精神,使之在“北 上南下”的文化传播中完成了“开化蛮 荒”的整合。而这种“开化蛮荒”最初不 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改造而是真实的开 “荒”“垦”“蛮”的农民之举,而山东鲁文 化中的“儒学精神”正是符合这一生产 方式需求的意识形态。
除了对于鲁文化鼓子秧歌的论述,下文中笔者将就、闽台舞蹈为切入点来简要分析 “民俗民间舞蹈文化”的特征:
民间信仰、民间习俗是民间舞蹈产生的源泉, 民间舞蹈又成了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的有机组成 部分。闽台民间舞蹈,千百年来也是由闽台民间 信仰、民间习俗产生发展的,它与人民群众的信 仰、习俗等水乳交融而得以长久延续。因此闽臺 民俗民间舞蹈总是不可分离的呈现在大众面前。 闽台文化区流行佛教、道教、护神“天妃”、临水夫 人、定光佛、莘七娘、保生大帝、青山王、陈元光。在闽台区域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神灵. 它反 映了闽台文化的特质。闽台民俗舞蹈是人们表达 对神灵敬仰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表演的舞蹈形 式有佛教的“仙女洗镜”、“嗦逻莲”、“香花舞”。 道教的“道士舞”、“掷闹钹”、“祈坛舞”、“打行 罡”。护神“天妃”的“耍刀轿”、“棕轿舞”。歌颂 临水夫人的“奶娘催罡”、“临水情”。定光佛“定 光佛缘”汉剧、“弄竹马”、采茶灯。恭迎保生大 帝出庵巡游活动有“铁枝桌子戏”、“千秋架”、“铁 枝桌子戏”随游。每年六月十一是莘七娘的诞 辰,人们会敲锣打鼓迎神巡游,在神像巡游回庙后 会有些戏曲歌舞表演。青山王寿诞为农历10 月 23 日,以王爷神轿为主的游行阵头、乐团、鼓阵还 有文武判官、七爷、八爷、哪吒、钟馗等各种神灵及 神轿接驾护送到青山宫广场举行祝寿大祭结束。 还有记述陈元光的“排甲子”、祭拜陈元光的“浦 南大神尪”等。在这些敬仰神灵、迎神赛会的场 合,还常常表演一些民间舞蹈,如 : 《彩球舞》、《竹 马灯》、《火鼎公火鼎婆》、《大鼓凉伞》、《五梅花 舞》、《车鼓舞》等[3]。闽台区域民间流传的传统 民俗舞蹈中,有部分是祭祀场合中作为敬神崇祖 的献礼性演出的,如打七响,胸舞,跳鼓,各种阵头 等舞蹈仪式,这些舞蹈中或多或少有些宗教色彩, 从民间古老的做道场、祈雨、婚嫁丧葬、敬神等仪 式中也能看到古老祭祀的遗风。这种遗风在民间 舞蹈《嗦逻莲》、《采莲舞》、《掷镜钱》、《道士舞》、 《五梅花》中也有保留。
上文中重点论述了鲁文化的鼓子秧歌以及、闽台舞蹈的“民俗民间舞蹈文化”
特征,其中作为鲁文化的舞蹈体现的山东鼓 子秧歌,与之相维系的“儒学精神”,作 为一种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是建立在成熟的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形 成了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等价值观。正 是重德、务实、自强、宽容的精神从整体 上熔铸了鼓子秧歌的舞蹈风格。
汉族民俗舞的产生和流传是受自 然环境、民俗风情、相互影响、传播而演 变为今天的舞蹈形态,这种民间自娱自 乐的活动,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加工、演 变,必将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册增 添更加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罗雄岩.海外风涛静寰中麟风翔—妈祖信仰与 出巡舞蹈的文化探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1,(1).
[2]吴小涵.两岸妈祖题材大型舞蹈作品比较研究—以舞剧《妈祖》和《酿》为例[J].莆田学院学 报,2011,(12).
[3]翁郑琦,朱爱箴.福建省民间舞蹈资源现状调查报告[J].福建省艺术研究院,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