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艳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文化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颜色,探讨其文化内涵,从而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敏感度,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中西文化;颜色;比较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1
五彩缤纷的颜色背后蕴含着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社会生活以及民间习俗,如果从颜色入手去探究中国的历史,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如果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写下他们认为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答案会是五花八门,对其他文化来说未必行得通。
一、东西方文化在颜色方面的差异
东西文化对颜色有着不同的偏好,在生活中司空见惯 的颜色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渊源,丰富了历史文化,点缀了日常生活。对比中西方文化,不管是从建筑还是绘画,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审美标准上相对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的色彩世界更丰富和绚丽,中国文化对颜色的多样性并不特别执着 ,偏重于通过对散淡素色的应用营造出雅致的意境。
对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来说,红色寓意热情、喜庆,热烈奔放,是幸福与繁华的象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之所以成为全民吉祥色,可以追溯到汉朝。根据《汉书》的记载:刘邦因为斩杀白蛇起义,被神化为赤帝之子。赤即为红色,因为汉朝的大力推崇,红色逐渐成为高贵的象征,并在民间得以效仿和推广,成为寓意吉祥的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对应红色,古代建筑中宫殿对红色的使用也较普遍。远眺故宫,红色宫墙、红色宫门最是引人注目,近看红色立柱和门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皇帝用朱砂红笔批阅奏折,是为“朱批”。古代王公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表示尊贵,见杜甫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普通百姓中,生日嫁娶,喜事庆祝,都离不开红色,红灯笼也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跟红色相关的习语成语更是不胜枚举,如红红火火,开门红,红包,红娘等等。红色在西方文化中以贬义居多,虽然也有a red-letter day(特别重要的日子),红色常被看成流血、危险的象征,也代表爱情和激情,西方人对于红色的感知与东方人不同。因此,红楼梦一个英译本中怡红公子贾宝玉被翻译成green boy 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中西方文化在颜色方面的相似之处
有些颜色在不同国家的文化里倍受推崇,如绿色和蓝色。在古代中国,颜色的区分不太明显,青色涵盖了青色、绿色和蓝色。文天祥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指史册。古代的人们为了交流方便,发明了竹简,从而在竹简上写字。制作竹简有一道在火上炙烤的工序,叫做“汗青”。这个词经过演变,被用来指代史册。此外,在尊卑等级分明的古代,青色是低等官员和庶民百姓使用的颜色,到了元朝,青色甚至成为了一些低贱行业的服饰颜色。中国人对绿色爱恨交织,一方面,绿色预示着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中国人对绿色又颇有戒心和微词,因为“役使亲族中的女性为娼之男应覆以绿帽”[1]。蓝色在东西方文化中均受欢迎,蓝色在西方文化中是忧郁的颜色,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的衣袍是蓝色的,伊斯兰教的世界中,象征天堂的屋顶是蓝色的,中国的经典瓷器青花瓷也是蓝色,人们对蓝色的喜爱足见一斑。
三、颜色词内涵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
英语文化中,颜色与人的情绪联系紧密,如下面的一段话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一位忠實可靠的人。那天他脸色不好,近来感到闷闷不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我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2]
只有弄清楚颜色词在句子的引申义,才能理解上述文字的真实含义,避免望文生义,闹出笑话。
黄色在中国古代是帝王之色,只有皇帝可以黄袍加身,御赐黄马褂则意味着尊荣和特权。如今,黄色除了本义,还多了下流的涵义 ,其中一种说法是受英语的影响,由于当时不少低级趣味的杂志皆用黄色纸张做封面,黄色便成了下流的代名词。
虽然美白一直以来受到不同国家、不同年龄的爱美人士的推崇,白色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西方人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无瑕,新娘结婚穿白色婚纱,婚车上点缀白花;在中国,白色跟丧事有关,灵车上才会点缀白花。虽然随着文化的交流,中国新娘也穿白色婚纱,但婚礼仪式到了一定的阶段,新娘定会换上一身红色的喜服,方显喜庆圆满。如果美国的客人到中国人和韩国人的家里做客,送上用白纸精心包装的礼物,会让主人家颇觉冒犯,究其原因,还是颜色惹的祸。
结语: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存在着相当多的文化差异,颜色词只是沧海一粟。通过对红、青、绿、黄、白等几种颜色词进行探源比较,了解颜色背后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了解颜色文化差异,增强文化的敏感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用不同的颜色来妆点 文化的大世界,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