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圣鹏
我国观鸟活动主要是人们在休息时间结伴到原野、山林、海滨等野生鸟类的栖息地点,在不对鸟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借助各类工具去认识、寻找、欣赏鸟类行为以及记录鸟类数量、种类的环保活动。观鸟活动作为体验式的科普活动形式之一,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的观鸟实践过程让小学生对体验过程中的情节认识更为深刻,这能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鸟类的相关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与生活体验有着相似性。
比起城市小学生,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大自然更为亲近,日常生活见到各种鸟类的机会更为多见,其观鸟活动的开展更为便利,十分有利于激发农村小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丰富了的小学阶段科学教育的资源。
观鸟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鸟活动这类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对观鸟活动产生兴趣,学生日后会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时间继续探索与学习。观鸟活动重视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及小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这能够让小学生认识到生活在我们周围鸟类的生存环境,让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价值。通过在自然中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情感共鸣,让其更加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观鸟活动基于自然环境作为观察基点,观鸟活动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控制观察行为对鸟类正常生活的影响,这种观察要求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环保理念,这与课堂上单一的环境理念灌输有着巨大的差别:通过亲身感受,他们与自然的纽带更为深刻,从内心中自发产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积累环境教育背景下的观鸟活动资源
农村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开展观鸟活动打下了基础,原生态的湖泊、湿地、林地等都可以作为小学生观鸟活动的自然资源。农村小学应利用本地特色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展观鸟活动,同时可以将本地观鸟活动种记录的数据内容提交给民间鸟类组织,为我国鸟类统计科学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观鸟活动开展需要提前将鸟类理论知识与环境教育学习相衔接,先在学校周边进行一些易于开展的观鸟活动,提升理论知识与观鸟活动的紧密度。这种方法对教师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本身在观鸟方面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作为环境教育的户外体验内容之一,观鸟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对鸟类的知识进行讲解,同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二)激发学生基于鸟类知识的科普课堂学习兴趣
科普课堂的内容包括了课堂内容的设计与课件开发,观鸟活动比其它类型的科学科普活动其体验性、趣味性、知识性的融合度要求更高,这才能积极地引起学生对观鸟活动参与的热情。有关鸟类知识的科普课堂内容设计需要根据小学不同阶段进行设计。小学低段学生参与观鸟活动的教学目的就是观察与体验。趣味性的图画内容占课件的比例要更大一些,科普课程内容可以从体验中学习开展,基于一定的故事主线,让难度较大的鸟类知识通过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丑小鸭故事本质上就是雁鸭幼鸟的成长过程,通过课件图片的比对让学生了解到丑小鸭变天鹅的过程。
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科普课程设计的知识面更广。例如,鸟飞行的原理、鸟儿迁徙的秘密等。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以鸟类知识小竞赛、小组互助拼图游戏的形式开展。基于科普课堂学习到的鸟类基础知识,学生对于观鸟活动有着更高的参与热情,观鸟活动的单方面知识灌输变成了互动化的教学过程,在问答中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更多。
(三)探索以绘画作为观鸟活动记录的主要手段
观鸟活动作为科普活动之一,记录方式让其具有科学活动的特征。小学生如何有效记录观鸟活动的相关情况,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记录观察鸟的特征,这种临摹比较课件上放映的图片或者拍照记录的效果会更好,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更高,后续活动的推广效果较好。绘画记录比较其它方式来说更易于小学生操作,绘画过程本身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例如,浙江自然博物馆的儿童百鸟画展就融入的不同地方鸟类的特色,将武汉地区的鸟类进行类别统计,对不同科目的鸟进行绘画,之后再进行对比,这引导学生对同一科鸟类差异的细微特征掌握。
責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