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平
摘 要: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也与语言密切相关。中西方文化差异造就了思维方式的差异,从而影响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不同语言表达方式首先表现在词汇的选择上。汉语是一种倾向于使用动词的动态性语言;英语是一种倾向于使用名词的静态性语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英语和汉语在词汇选择上的这种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尊重目的语的习惯,处理好两种语言的动静转换问题,使译文表达恰当地道。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动态静态;英汉互译;动静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
1.引言
翻译是两种或多种语言形式的转换过程。翻译词汇的选择反映着思维的选择创造,而翻译不仅是形式的转换,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十分值得关注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英汉语言差异上体现非常明显。汉语重动态描写,就功能而言,以动词占优势。英语的动词受形态规范和句法规范的约束,不能没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并各有其严谨的功能限制。英语以名词占优势,静中有动态,比较重理念[1]。可见翻译作品质量好坏与中英用词动静转换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密切相关。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比英汉词汇特点和差异,探究翻译中动静转换问题,了解英汉的遣词造句习惯,以期能对译者有所裨益和有所启示。
2.汉语用词特点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具有审美感性、重意念的语言,汉语语法呈现隐性特点。R. Quirk (1972)对动态作了解释。动词可以自然地表征为动态,它们的能力,例如显示时态和体态方面的能力,适用于表示动作、活动、目前暂时的或正在改变着的状态[2]。动词使用倾向在汉语中实为常态。受文化思维观念影响,动词在句子中可充当任何成分,无曲折形态变化,频繁出现,加之动态概念,使汉语呈现动态特征。汉语的用词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动词连用
动词连用在汉语中非常普遍。李明[3]将“连动式”定义为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用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所连用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享一个主语,且其次序既固定不变又不能更换的句子。连动式主要表现为目的关系和并列以及先后关系。如: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译文:Advanc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demands removing barriers to market based allocation of th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reducing government-imposed transaction costs.
例中“推进”、“破除”和“降低”是动词连用形式。“推进改革”是目的,“破除障碍”和“降低成本”是推进改革的两个措施,表现的是并列关系。
(2)动词重复使用或者重叠使用
动词的重复使用或者重叠使用在汉语中也较普遍。连淑能[4]认为,汉语这种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句式排比或对偶,可明显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英语动词一般不重叠,也较少重复,甚至常常在需要重复的地方省略。而汉语动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动词重复或重叠使用可起突出强调作用。如:
我们谈到了自己,谈到了学习,谈到了前途,谈到了彼此的情况,谈到了一切。
译文: We talked of ourselves,of our studies,of our prospects,of each other—of everything.
上例中,动词“谈到”重复使用五次,构成排比句,强调突出了“我们”的谈话内容。强调中国自始至终坚持“尊重、合作、共赢、可持续”基本原则参与到北极事务。我国尊重主权,尊重整体利益,致力于与各国合作谋求共赢。
3.英语的用词特点及静态特征
R. Quirk (1972)在對动态作解释的同时,亦解释了静态。名词的特征可自然归结为静态,因为它们指的是被认为的稳定的实体,无论这些实体是如房子、桌子、纸等这般具体的或属于物理世界的,还是说如希望、植物学、长度等这般抽象的或属于心灵上的[2]。英语是一门倾向于使用名词的语言,而名词多指相对静止状态下的物,所以说英语是一种静态性的语言。英语语言的用词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名词优势明显,名词化现象普遍
英语名词化现象比汉语普遍,主要原因在于汉语没有曲折变化。由于中西方思维差异,英语善用名词性结构。名词化是指选用名词形式表达动词概念。在一些政论和科技文体中,比较倾向名词化静态表达,从而使结构比较严谨,不易产生歧义。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with consequent increase in demand for water have contributed to a shortage of good quality fresh water.
译文:环境退化和人口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使得优质淡水的短缺变得更严重。
上例中,用“degradation,growth,increase”三个名词来表示动词“退化”、“增长”和“增加”的动作意义,是典型的名词化现象,使英语表达叙述呈现静态。
(2)介词优势明显
英语的名词化现象带来的是介词的广泛使用,因而产生了介词优势。在英语中,介词被广泛应用,随处可见。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
4.英汉互译与动静转换
傅雷在其《翻译体会点滴》中指出:“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西方人距离那么远,他们喜欢抽象,长于分析;我们喜欢具体,长于综合。”这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只有充分认识到双方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形成地道、贴切的译文表达,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
翻译是一个多语言转换的过程。通过对比发现,英语多用名词、介词等静态词类,而汉语多用动词这一动态词类。因此,翻译时,动静转换过程也就是词性转换策略必不可少。孙致礼[5]曾指出词性转换是突破原文词法、句法格局,化阻滞为通达的重要方法。廖国强[6]则认为,这种转换使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在译文中做相应的变化,以便使译文读起来更加顺畅。因此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基于不同目的语的特点,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动静态类的语言的互相转换其实就是词类的互相转换。英语具有明显的曲折变化形式及复杂的词尾变化。英语用词特点是因名词化现象而体现的名词优势和介词优势,而汉语多为直接用动词。因此在英译汉的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和汉语的差异,有意识进行英汉词类转换,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汉语是动词优势明显的语言,因此汉译英过程中,为适应英语静态表达习惯,应注意英语名词化现象以及介词优势,注意将动词转化为名词。
In the dirge of news about retail failure, where once impregnable institutions like House of Fraser and Marks and Spencer are now husks of their former selves, the high street would seem to be in mortal danger.
译文:零售企业纷纷倒下。曾经坚不可摧的House of Fraser和玛莎百货如今都只剩下一具躯壳。挽歌唱响,高街零售业似乎走到了生死关头。
经过艰辛努力,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避免了“硬着陆”,保持了经济中高速增长,促进了结构优化,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断巩固和发展。
译文:With grit and determination, we have overcome downward pressure on the economy, avoided a "hard landing," maintained a medium-high growth rate, and promoted structural upgrading. The economic fundamentals that will sustain long-term growth have been cemented and enhanced.
在上述例子中,英汉互译过程的动静态转换得到了体现。例中“retail failure”译为零售企业纷纷倒下,“be now husks of their former selves”译为“只剩下一具躯壳”,此两处均将名词转译成了动词,对词类进行了转换。“to be in mortal danger”译为了“走到了生死关头”,这里将介词“in”译成了动词“走”,是一种介词转换成动词的技巧。例中,原文中的“艰辛努力”、“增长”均为动词,译文将其处理为名词“grit and determination”和“growth”。可见,汉译英时,译者考虑到了英语的名词优势和介词优势,采用词类转换手法将动词转换成名词或者介词,实现了动静转换,以求符合目的语英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更多地为读者受众所接受和理解。
5.结论
本文从英汉语言词汇对比角度探讨英语和汉语在各自词汇选择上的主要特点。英语名词化和介词优勢明显,呈现静态特征。汉语多倾向使用动词,往往连用或重复使用,呈现动态特征。翻译不是两种语言间的简单语法转换,译文质量好坏与英汉差异处理恰当与否密切相关。译者要想使翻译的译文贴切、地道,符合读者阅读习惯,就必须注意语言差异,深刻了解深层次原因,深入掌握两种语言特征,遵循规律,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从词汇角度看,动静转换问题也是提升译文质量的关键。其实动静转换有规律可循,然而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过犹不及。当然于译者而言,提升译文质量关键所在实则是自身综合翻译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409.
[2]Quirk, R. & Greenbaum, S. & Leech, G. & Svartvik, J.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1972:44.
[3]李明.《汉英互动翻译教程》[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2.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22.
[5]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81.
[6]廖国强.《实用英汉互译理论、技巧与实践》[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