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谈少私寡欲

2019-09-16 01:50任亭亭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道德经

任亭亭

摘  要:作为老子思想的代表作品,《道德经》一书既从宇宙方面追溯万物的起源,论述“道”的本质和特点;又从现实角度提出治国修身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从国家层面来看,老子认为统治者治国应当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个人层面上,老子推崇一种“为腹不为目”的生活追求,以及“知足、知止”的人生的长久之道。

关键词:《道德经》;少私寡欲;知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01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一部收录老子其人宇宙观、自然观和人生观的思想著作,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在老子生活的年代,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各个诸侯国私欲膨胀,大肆进行争霸斗争,造成礼崩乐坏、人民生活朝不保夕,面对如此糟糕的境地,老子仰观宇宙之大,从万物的起源为始进行有关于宇宙、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道德经》中老子思想以玄虚为主要特点,这一点在对宇宙本源,道体描述等方面的内容体现得最为明显。但在社会层面探求治国之道,在个人层面体悟修身之理则相对浅显通俗。总的来说,老子认为无论是治国还是修身都应当多行无为之治,做到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即从国家角度来说,统治者应当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少颁布施效政令,少索取繁重赋税,让百姓自由发展,自在生存;从个人角度来讲,个人应当做到少私寡欲,抱虚守静,努力充实自身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一味追求外在的名利地位。统观《道德经》全文,自然、无为等文字占据着较大篇幅,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之一,无为是老子为实现自然、虚静这个目标而提出的主要方法论。所以本文主要以《道德经》中的章节为例分别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分析老子的寡欲思想,并尝試探究这种少私寡欲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

一、从国家社会层面谈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和第十九章均是老子思想在国家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具体体现,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时代,这一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名存实亡,诸侯国之间为了争霸进行尔虞我诈的争斗,国家内部最高统治者贪图享乐,以繁杂的政令、残酷的统治剥削压迫着广大人民,正是由于看到这一乱象,老子企图寻找一种治国之要略,使得国家和社会恢复到一种和谐自然的状态。在他看来,最有效的治国方法就是无为,就是需要统治者少私寡欲,引导民众走向愚朴状态。因此他在第十九章和第五十七章中分别写道:

第十九章:绝智弃辩,绝伪弃诈,绝巧弃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两章内容都是老子治国之道的直接体现,前者从正面直接说明要使得一个国家社会安定和谐,最高统治者就应当首先从内心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反映到外在实施方法上就是要做到放弃智辩、伪诈和巧利,行无为之治,使民众达到一种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自然状态。后者则是从反面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的。文中谈到,最高统治者用繁重的政令治理引导整个国家和社会,法令条例越详细,禁忌越多,民众的幸福指数越是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不仅如此,还会被大量的律例条文所束缚,陷入有罪的境地。这一反面论证正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正是处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老子呼吁当政者不要用过于繁重的政令压迫人民,而是首先要从内心做到少私寡欲,向圣人学习见素抱朴,任由百姓自然发展而不多加干涉,如此才能使社会稳定,国家和谐,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

二、从个人生活层面谈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十二章和第四十四章是老子无为思想在个人修身层面的反映,这种无为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人应当克制甚至削弱自己的欲望,面对外在各种各样的诱惑,保持自己的元初之心,重身轻名,追求一种为腹而不为目的生活,做到知足常乐。十二章: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是进行更高层次的欲望追求,尤其影射了当时最高统治者为了追求官能的刺激而崇尚的一种骄奢淫逸,奢侈浪费的无度生活,这是一种为目不为腹的生活。面对这样物欲横流,人欲膨胀的现实情况,老子用自身的思考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因此他在第四十四章中这样写道: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注重于提倡从个人的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改变,他认为,个人在物质追求过程中应当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这是从做法方面提出少私寡欲这一观点。可以看出,老子劝告人们适当减弱自身的各种欲望,做到少私寡欲,知足常乐。

三、结语:少私寡欲的时代价值

老子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思想随着时间的发展愈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一思想一直为后人所继承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时至今日,少私寡欲,知足常乐这一思想观念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今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不断多元发展,来自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诱惑也更加多元,人们更容易因为对外在物欲无休止的追逐而渐渐迷失自我。这正是《道德经》中少私寡欲思想的重要时代价值。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也引述俗语:“罗琦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金钱名利乃身外之物,身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之中只会让人日渐空虚,迷失自我。所以生而为人,应当摒弃弱化过于奢侈浮的欲望,勤以修身,见素抱朴,知足常乐,唯有如此方可获得美满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中华书局出版社[M].2018.

猜你喜欢
道德经
What Does ChatGPT Say:The DAO from Algorithmic Intelligence to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康瑞功作品选
道德经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浅谈《道德经》思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敬业
这些成语出自《道德经》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道德经》中的领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