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马晓敏 卢斌 赵红卫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的病种之一,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约占90%以上。其发病的原因为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之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者连同髓核组织、软骨终板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应窦椎神经和神经根,从而引起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综合征等症状。其发病原因主要有椎间盘退变、损伤、妊娠、遗传及发育异常等[1]。可经理疗、髓核溶解术、注射皮质激素等治疗缓解或治愈,但仍有约15%的患者需要外科手术治疗[2]。目前主要术式大致可分为传统后路开放手术(如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等)和经皮内镜微创手术(如经皮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经皮化学/激光髓核消融术、经皮椎间盘切吸术等)两类[3]。以往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自微创概念被引入外科后,应用脊柱内镜治疗LDH在临床蓬勃开展起来[4]。本研究运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LDH,证实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康复疗效明显。
1.病例入选及排除标准:病例入选标准:(1)经影像学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2)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伴有腰腿痛症状,且与影像学表现相符;(3)临床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病例排除标准:(1)外伤所致的腰椎间盘突出;(2)合并骨质疏松、腰椎骨折或脱位等情况,既往有腰骶部手术史,或者伴有其他影响手术疗效观察的临床疾病;(3)临床资料不全。
2.病例选取与分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80例单节段LDH患者作为回顾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成2组,采用数字表法随机选取40例患者接受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手术治疗,余40例接受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手术治疗。分别定义为PELD组和MED组。PELD组40例,男女比为 25∶15;年龄36~68(46.16±2.69)岁; 突出节段:1例L1~2,3例L2~3,12例L3~4,20例L4~5,4例L5~S1。MED组40例,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38~67(49.34±3.21)岁; 突出节段:4例L2~3,9例L3~4,18例L4~5,9例L5~S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手术:(1)PELD组:患者采用PELD治疗。患者取俯卧位,透视下体外克氏针定位病灶椎间隙并标记,消毒铺巾后施以局部麻醉。于脊柱旁开中线10 cm处做一约7 mm切口,以专用穿刺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与皮肤成30°刺入椎间孔处。再次透视证实穿刺位置,检查患者腰部及双下肢无不适后逐级插入通道管扩张。固定通道并扩大视野,安置椎间孔镜,调整视野后于椎间孔处置入髓核钳摘除脱垂的髓核组织,将相应神经根周围卡压椎髓核摘除。松解神经根,再以射频刀头将松散椎间盘彻底切除,减压神经根管及椎管。再次检查神经根松弛良好,彻底止血后经通道注入0.5%利多卡因、倍他米松各1 ml。退出镜头及通道,清点手术用品无误后缝合切口,待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2)MED组:患者采用MED治疗。患者全身麻醉显效后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下透视定位标记病灶椎间隙。常规消毒铺巾。导针紧贴棘突侧方距中线0.8 cm处。于棘突中1/3处用导针探查椎板和椎间隙后,将导针定位于上位椎板下缘骨嵴或稍偏头侧。经透视机证实定位间隙无误后,逐个插入扩张器及工作通道,并固定。建立工作通道及手术野,安装椎间盘镜。清除椎板上残留组织。用髓核钳去除椎板外残留组织,双极电凝止血。用枪状咬骨钳从头侧咬除椎板,直达黄韧带在椎板腹侧的附着点。用弯刮匙将黄韧带从椎板腹侧剥离,然后用枪钳钳除黄韧带。寻找神经根,用附有吸引器的神经拉钩将其拉向中线,暴露椎间盘。用尖刀切开纤维环,用髓核钳取出突出及变性的髓核组织,对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冲洗椎间隙,减压后见神经根张力正常。冲洗后,见无活动性出血,放置引流条后逐层缝合,麻醉苏醒后返回病房。
2.术后处理:PELD 组和MED组患者术后均卧床并接受预防性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术后24 h后开始逐步坐起和床边站立;72 h后开始患肢直腿抬高和腰背肌锻炼,并逐步开始支具辅助下行走。
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切口渗出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前、出院当天和术后1个月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5]。
PELD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切口渗出时间均短于ME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术中透视次数方面,MED组少于PE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两种手术患者没有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组内术后与术前 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段组间比较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典型病例见图1,2。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的老龄化,患有LDH的人数逐年增加,LDH变得越来越普遍。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保证患者未来生活质量尤为关键。对80%患者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减轻症状或治愈;其主要适用于:(1)起病时间短,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2)其他原因导致不能手术或者不同意手术者。目前,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1)卧床休息,腰围辅助下地活动;(2)运用非甾体抗炎药物镇痛;(3)脊柱牵引治疗;(4)理疗,包括推拿、按摩等。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腰椎病变,PELD有良好的手术适应证[6-9]:(1)通过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LDH,不伴随椎管狭窄或腰椎不稳;(2)极外侧或脱垂游离不明显的LDH(椎间孔内型或椎间孔外型);(3)椎间盘突出超过双侧上关节突连线的LDH;(4)全身条件不能耐受传统开放性手术或全身麻醉的LDH;(5)术后复发的LDH(特别是传统手术后复发)[10]。
图1病例为L5~S1 LDH患者A,B经PELD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 d MRIC,D术中定位正侧位X线图2病例为L4~5 LDH患者
A,B经MED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3 d MRIC,D术中定位正侧位X线
表1 临床指标对比
注:PELD为侧入路经皮内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MED为后路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a表示两组比较,P<0.05;b表示两组比较,P>0.05
表2 腰背疼痛VAS评分对比分)
注:VAS为视觉模拟评分;不同时间段组内比较,P<0.05;同时间段组间比较,P>0.05
由传统腰椎间盘手术的微创化和内镜化演变而来的MED手术,具有广泛适用性,可用于绝大多数类型的LDH患者。
PELD治疗 LDH 具有一定的优势,其可摘除病灶髓核组织,并对侧隐窝狭窄有一定减压作用。但由于关节突关节腹侧骨性结构的阻挡,通道难以到达硬膜囊背侧,因此,对于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PELD手术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临床症状[11]。
对于偏侧的LDH或者侧隐窝狭窄患者,MED可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并彻底去除骨性狭窄,更是展现了良好的适应证[11]。但Muramatsu等[12]认为 MED不适用于伴有脊柱不稳、椎管狭窄和下腰部疼痛的患者,既往有过背部手术史的患者或复发性LDH的患者也不适用。
PELD与MED均为微创内镜下手术,手术难度相对较高,操作较以往开放手术要求更为精细,手术过程也更为复杂。格日勒和郭昭庆[10]与Lee和Lee[13]分别指出两种手术方式学习过程漫长,这就要求医生日常多加练习,熟练操作,掌握操作技巧。就本研究中所探讨的两种微创手术方式而言,PELD是在局部麻醉下开展,相对于MED更微创,手术切口更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下地早,是目前LDH伴腰椎管狭窄的主流的手术方式,故单纯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一般均采用PELD手术。MED是在全身麻醉下开展,主要是针对椎管狭窄以及中央型LDH患者,术中使用空气作为介质,出血相对较多,术后卧床时间长,住院周期长,恢复慢,但其病变腰椎间盘摘除彻底、神经解压更充分,术后恢复效果更理想。
本研究结果显示,PELD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及术后切口渗出时间短于MED组,但MED组在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也观察到,两种手术方式均能很好地解决LDH患者疼痛症状,且临床差异不大。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LDH均能获得良好临床疗效,虽然本研究所纳入病例均未发生临床并发症,但已有相关文章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相关并发症进行了研究[14-15]。因此,在临床应用两种手术方式时,需严格掌握其临床适应证。对于不同的患者,要采用最适合的微创技术,因病施策,规避风险,实现临床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