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存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 甘肃 武威 733000)
CT增强检查是目前临床检测疾病所用的最主要技术,通过CT增强检查可帮助临床工作者们尽早、准确的掌握患者病情,从而提供后续治疗措施。CT增强检查属于辅助性手段,定位精准、成像清晰且安全便捷是该技术的特点,所以现已被临床广泛用于诊断各种疾病。但在实际检查时会对患者注射碘对比剂,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不适感,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做好相关护理工作至关重要[1]。
将2017年2月—2019年3月内在我院接受增强CT检查的658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29):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4:165),年龄区间35~82岁,平均(58.36±11.22)岁。观察组(n=329):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63:166),年龄区间36~82岁,平均(58.15±11.36)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对照组:常规护理:检查前对患者疾病史、过敏史等信息做全面了解和掌握,通过口头宣教的方式将增强CT检查的优势、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确保其更好配合检查。
观察组:标准化护理流程:(1)检查前:通过知识宣教(知识讲座、面对面宣教)方式将增强CT检查的优势等告知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其疑问。对患者静脉条件展开评估。(2)检查时:指导患者取最佳体位,将配合仪器检查的重点内容进一步做指导;对比剂注射前先通过少量生理盐水做实验,确定患者无异常情况后注射对比剂。扫描过程中密切监测其生命指标,备好抢救药物。(3)检查后:检查结束后将患者留置观察30min,无不良反应后离开。将“对比剂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常识告知患者,消除其负面情绪和担忧心理,指导患者多饮水、主动排尿。叮嘱患者不适随诊。
1.3.1 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情况[2]评价焦虑采用HAMA量表,>29分(焦虑较重),7~14分(焦虑中度),<7分(无焦虑)。评价抑郁采用HAMD量表,总分>24分(抑郁严重),17~24分(抑郁中度),7~17分(抑郁较轻),<7分(无抑郁)。
1.3.2 观察满意度、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SPSS22.0软件计算,其中计量资料t检验,“±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百分比形式(%)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低(P<0.05),见表1。
表1 焦虑、抑郁情绪
满意度:观察组98.4%,对照组95.7%(P<0.05)。②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0.91%,对照组3.0%(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临床研究证实:多排螺旋CT增强检查技术较常规检查技术而言,具有图像清晰、分辨率高等优势,所以现已被临床广泛用于疾病诊断中。但不可否认,该技术在检查过程中会使用对比剂,从而导致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负担;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较大的副作用,从而导致检查受障。调查发现在患者接受CT增强检查时对其实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感的同时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标准化护理流程属于近年来临床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经临床调查证实: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价值极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该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发点主要以提高医疗服务为主,而后将患者实际需求作为导向,从而建立并实施具有整体性、规范性、连续性的护理方案,旨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全面降低并减少患者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3]。
此研究选取我院658例患者展开,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显著较低,满意度98.4%,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0.91%,对照组分别为95.7%,3.0%(P<0.05)。可见标准化护理流程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降低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