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晶鑫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辽宁 沈阳 110001)
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强烈腹痛,引发急性胆囊炎出现的主要原因为细菌感染、胆囊管梗阻、局部化学刺激等。急性胆囊炎发病后若未及时有效治疗,会导致慢性胆囊炎,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从中医角度来看,急性胆囊炎属“胁痛”“胆胀”等范畴,主要病机为腑气不通、肝胆湿热,有报道,中医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具备独特优势[1]。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广泛应用,中医护理也逐渐得到临床重视。本研究探讨大柴胡汤加减联合中医护理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影响,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8.3岁;病程1~3 d,平均(1.8±0.3)d。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8.5岁;病程1~3 d,平均(1.9±0.5)d。2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WHO制定的急性胆囊炎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胆胀的证候特点[3];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严重器质性病变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急性穿孔性胆囊炎;合并急性胰腺炎;认知障碍;精神异常。
1.4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开展禁食、补液、补充维生素、抗感染等常规治疗,采用大柴胡汤进行加减治疗,方药组成:延胡索、大枣、黄芩、白芍、柴胡、枳实各9 g,生姜、法半夏、木香各6 g,生大黄3 g(后下)。若症状较为严重则加用郁金9 g,生大黄剂量增加6~9 g;若存在黄疸症状则加用虎杖15 g,茵陈蒿9 g;腹痛间断持续发作,则加用使君子、槟榔、苦楝皮各10 g。以水煎煮至300 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共治疗14 d。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用药指导,为患者提供舒适住院环境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内容包括:(1)证候施护:①右胁胀满、疼痛:密切监测病情变化,进餐后适当运动,预防便秘。对腹部顺时针按摩,并取肾俞、中脘、神阙、脾俞开展穴位敷贴,取肝、胆、大肠和交感开展耳穴贴压;②胸闷嗳气:进餐后减少平卧,减少呕吐症状,饭前姜片舌下含服;按摩合谷、胆囊、中脘等穴位;选取肝俞、胆俞、中脘、足三里开展穴位敷贴;③纳差:观察舌苔舌质和饮食情况,做好口腔卫生工作;选取胃俞、足三里、中脘开展穴位敷贴;选取小肠、大肠、脾、胃、神门开展耳穴贴压。(2)情志调理:怒伤肝,肝胆相表里,肝气郁结将会引发机体肝疏泄紊乱,开展开郁理气治疗。有效的病房巡视,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尽快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播放喜爱的音乐,指导深呼吸、肌肉放松等,平复心情,提高治疗配合度。(3)饮食指导:疾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情绪频繁变化,由此使得机体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使机体胆汁不循肠道,消化功能减弱明显。建议清淡易消化的低脂饮食,并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减少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食用。多吃白菜、苦瓜、芹菜、丝瓜等疏肝利胆食物,可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不可采用南瓜、豆类、红薯等壅阻气机的食物。肝胆湿热证可多采用清热祛湿食物进行食用,如冬瓜、薏苡仁、黄瓜;瘀血阻滞证可多采用活血化瘀食物进行食用,如山楂、红枣等;肝胆火毒证患者可多采用清热泻火食物进行食用,如苦瓜、菊花、冬瓜等。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水平。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价,躯体功能评分10~30分,躯体角色评分4~8分,社会功能评分2~10分,心理健康评分5~3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6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症状(右胁胀痛、纳呆、嗳气等)基本消失,体征恢复正常,则为显效;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则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则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例数/总例数×100.00%。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 17.0。(x±s)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 х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疗效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2.3 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生活质量 干预前,2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比较(x±s,分)
从中医角度来看,胆囊炎的辨证主要为肝胆湿热或湿热蕴结,随着病情的发展,其可能成为肝胆脓毒证。病机为外邪入侵,或饮食不节,湿热之邪在肝胆蕴结,湿浊内生化热,阻遏肝胆而成。因此在对其开展治疗时,治疗原则应遵循利胆清热、疏肝利胆。大柴胡汤来源于《金匮要略》,可发挥有效的疏肝清热、通里攻下的功效。大柴胡汤可发挥有效的抗炎,减少机体胰腺分泌,使机体胆管和胰管压力降低的作用。方中所用柴胡可发挥和解少阳、疏肝解郁的功效;黄芩可发挥清泄去热的功效,和柴胡共同作为君药;大黄可发挥清泄肝胆经热,清肠清毒,调节胃肠道蠕动的功效。除此之外,大黄还可使机体胆道口括约肌痉挛得到解除,从而使胆汁排泄得到促进,并发挥抗炎功效;枳实可泻阳明湿热,理气通腑,和大黄共同作为臣药;木香可发挥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同时也能够使胆道口括约肌变得更为松弛;延胡索可发挥活血止痛的功效;白芍可发挥敛阴和营,缓急止痛的功效,可防止柴胡对阴血造成耗损;生姜、半夏可发挥调理胃气,降逆止呕的功效,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和营卫而行津液,并对诸药进行调和,共同作为佐使。诸药合用,可发挥显著的清利气血、通腑解热的功效,从而使急性胆囊炎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超过80%,提示大柴胡汤可有效治疗急性胆囊炎,这与前人的研究报道相符[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更高,提示中医护理的加用可有效提高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水平。可能由于中医护理中情志调节的开展可改善患者肝脏疏泄功能,使胆汁排泄得到促进,缓解负面情绪,使其能够积极接受治疗;证候施护的开展可使症状得到针对性缓解,减轻痛苦和不适感,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护理的开展可使大便保持通畅,避免患者饮食不当而造成胀气不适等情况的发生,且中医食疗对于症状改善也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大柴胡汤加减联合中医护理可有效提升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和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