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2019-09-16 07:18邢国庆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邢国庆

(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江苏 新沂 221400)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 指胃肠黏膜发生的炎性缺损,通常和胃液的胃酸和消化作用有关,病变穿透黏膜肌层达更深层次。本病多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胃吻合口、胃-空肠吻合口或附近,以及含有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1]。消化性溃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酸性胃液对黏膜的自身消化[2],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同时还可能出现腹胀、反酸、厌食、嗳气等症状。消化性溃疡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存在着严重的威胁[3]。笔者通过观察应用消溃汤加服抗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来观察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脾胃科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4例,治疗前已和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均表示理解。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比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2例。治疗组:男24例,女28例;胃溃疡23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复合溃疡8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0岁;病程1~16年,平均(8.0±4.6)年。对照组:男27例,女25例;胃溃疡26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复合溃疡4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5岁;病程1~15年,平均(7.5±4.3)年。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

1.3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1周内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后确诊,并进行C14呼气试验检查为阳性;所有患者入组前1个月未服用抗生素。

1.4 排除标准 排除慢性胃炎、胃癌、功能性胃肠病、克罗恩病、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等疾病。

1.5治疗方法 2组均服用兰索拉唑片(肠溶片)(国药准字H10980136,15 mg/片) 30 mg,1次/d;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19993034,0.25 g/粒) 1 g,2次/d;克拉霉素分散片(国药准字H19990376,0.25 g/片)0.5 g,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59181,按Bi计50 mg/粒)100 mg,4次/d;连服2周。

对照组:在杀菌结束后继服兰索拉唑片(肠溶片)(批准文号、规格同上)30 mg,1次/d加铝碳酸镁片(国药准字H20013410,0.5 g/片)1.0 g,3次/d口服(1周)。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治疗组:杀菌结束后继予中药消溃汤口服,基本方:党参15 g,白术15 g,肉桂12 g,赤芍12 g,川芎9 g,丹参12 g,干姜12 g,丁香3 g,玄胡12 g,陈皮12 g,枳壳12 g,甘草9 g。加减:寒滞胃脘者加高良姜、吴茱萸等;肝气犯胃者,加柴胡(醋)、郁金等;湿热蕴结者,加黄连、栀子等;胃阴亏耗者,加生地黄、麦冬、北沙参等;饮食积滞者,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等。每天1剂,第一煎取汁200 mL,二煎取汁200 mL,混合后分2次服完,分别在早、晚餐后半小时服下。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每7天记录临床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2个疗程后复查电子胃镜并进行临床效果评价。

1.7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2012年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并注意结合临床实际。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完全消失,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脘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胃镜检查无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2组数据均录入电脑,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х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2组消化性溃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х2=7.204,P=0.0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消化性溃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消化性溃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2组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治疗组胃脘痛、腹胀、反酸及厌食等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х2=8.160,7.056,6.403及6.500,P=0.017,0.029,0.041及 0.0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2组消化性溃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例(%)]

2.3 2组消化性溃患者胃镜下胃黏膜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组胃镜下胃黏膜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х2=6.616,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消化性溃患者胃镜下胃黏膜恢复情况比较 [例(%)]

2.4 2组消化性溃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治疗组中服用兰索拉唑片(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胶体果胶铋及铝碳酸镁片后其中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有1例患者出现便秘;对照组中服用上药后有2例患者出现腹胀,有1例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症状均轻微,经耐心解释后均能配合治疗至疗程结束。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是由攻击因子和消化道的防御因子失衡而导致的疾病,若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等攻击因子的作用强于黏膜屏障、黏膜血流、前列腺素等防御因子的作用,可导致机体发生消化性溃疡[5]。此外,胃动力不足和胆汁返流、胃肠肽作用、遗传因素等都是导致消化性溃疡主要因素。幽门螺杆菌的耐药性及西药的不良反应均能不同程度影响传统“四联”疗法的效果[6]。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消化性溃疡经合理规范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症状不能缓解,可能还会出现个别症状加重等不良后果。为此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既克服了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时的细菌耐药等不良反应,同时提高了临床疗效。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痛”“痞满”“嘈杂”“反酸”等范畴,本地区以胃痛较为常见。病因多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饮食伤胃等,此几种原因,有时单一出现,有时亦可合并出现,均可导致胃体受损、胃失和降、气机阻滞等。消化性溃疡引发胃痛的中医病因虽有不同之处,但其发病主要机理均可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有寒气凝滞而痛、饮食积滞而痛、胃气阻滞而痛、瘀血停滞而痛、胃阴不足胃失濡养而痛、脾阳亏虚胃失温养而痛等,其原因虽各不相同,而其“不通而痛”和“不荣则痛”的机理则是一致的。李春婷教授认为,消化性溃疡的根本病机为脾气虚弱[7]。笔者认为发作的病因是发病在脾气虚弱基础上,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累过度导致血瘀、寒凝、气滞互结,阻于胃、十二指肠局部,导致肉腐血败形成消化性溃疡。故其病机以脾气虚弱为本,血瘀、寒凝、气滞为标,临床上表现脾气虚弱程度不一,血瘀、寒凝、气滞夹杂各异。胃病初期病位在气分,若气滞日久则可阻碍血络运行通畅,导致血瘀胃络[8]。中医临床上,在促使患者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方面常通过调理脾胃气血来达到目的[9],且健脾益气中药组合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10]。运用自拟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方中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丁香、肉桂温中散寒,赤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化瘀,玄胡、陈皮、枳壳理气化滞。诸药共奏益气、养血治其本,散寒、理气、活血祛其标。

本研究是在常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基础上给予消溃汤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嗳气除外)及胃镜下胃黏膜恢复情况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嗳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进食了容易产气的食物,或是患有吞气症,或是由于进食寒凉等刺激性的食物引起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其核心问题是胃的动力不足。治疗组中嗳气症状缓解情况略低于对照组,笔者考虑可能原因为自拟消溃汤在治疗胃的动力不足方面存在欠缺,在以后临床实践中需积极总结经验,完善本方的主治范围。

笔者应用自拟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可有效发挥中药和西药的协同作用,标本兼治,起到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胃酸排出、加快胃黏膜修复的效果。与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相比,能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率,并可快速缓解上腹痛、腹胀、反酸、厌食等症状,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可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疗效好,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