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梅 刘 静 王 静 郭小飞
兵器工业北京北方医院,北京 100089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主动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发现识别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而达到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亦即沟通解释的过程[2]。有研究[3]指出,对919 例医疗投诉事件进行分析,就投诉内容而言,病人对就诊过程中医患沟通、解释投诉最多,占46.8%。目前外科住院患者二次住院率高是患者不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患者住院后发现手术区域皮肤脓包、化验异常、感冒、月经、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影响外科手术,使患者不得不当日出院。对患者造成不便,不得不再次请假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往来医院耗时耗力,而且会牵扯家属的精力;对医护人员而言,增加了书写病历、术前准备等无用劳动,加重了本来就繁忙的工作。提示我们可以在患者住院前,为准住院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完善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做好住院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投诉事件和病人不满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促进医护人员有效工作,实现病房高效运转[4-5]。本研究对骨科门诊准住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2 年4 月~2013 年4 月在骨科门诊开具住院条的准住院患者24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 例。纳入标准:(1)骨科门诊开具住院条的准住院患者;(2)年龄18 ~70 岁;(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1)语言沟通或认知功能障碍者;(2)合并严重的心肺等重要脏器疾病者。观察组120 例患者,其中男58 例,女62 例;年龄18 ~70 岁,平均(38.1±0.9)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46 例,高中(中专)文化程度50 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4例。对照组120 例患者,其中男59 例,女61 例,年龄18 ~68 岁,平均(39.1±0.4)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48 例,高中(中专)文化程度49 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 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主要为语言和文字形式等方式,包括讲解手术目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等,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骨科门诊开具住院条后即由门诊护士在门诊宣教室采用宣教光盘、纸质材料、个别答疑等进行健康教育。宣教护士均经过骨科术前健康宣教统一培训,组织护士观看视频,并进行宣教内容和方式统一培训,统一规定宣教的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6-8]。宣教流程包括:(1)将视频存入宣教室LED 液晶电视机中,护士安排患者及家属就座于宣教室,以5 ~6 人为一组,先播放视频,之后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2)视频内容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外科护理学》,经过临床护理专家编制修订而成,片长约10min,主要包括入院前各项检查、身体准备(皮肤、用药、月经、相关疾病控制等)、术前心理疏导等,在医生电话通知住院之前一旦有影响手术的各种因素,患者及时告知医生延期住院[9-10]。(3)明确患者符合术前各个条件后,告知患者住院事宜包括等待入院时间,住院时间;如何办理入院手续、入院时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等。(4)住院后向患者指导包括病房环境,围手术期健康指导和康复练习基本方法等。
1.3.1 患者二次住院率 患者入院后因发现手术区域皮肤脓包、化验异常、感冒、月经期内、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等原因影响外科手术而不得不当日出院,待准备充分后可再次入院的患者。
1.3.2 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调查 在患者入院后对健康教育时间、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问卷由科室自行设计而成,满意度评价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 个选项。时间包括在门诊、入院后开展健康教育,形式包括通过视频、护士口头宣教、宣传手册、板报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
1.3.3 患者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 在患者出院时由护士发放健康教育知识调查问卷。该问卷由科室自行设计,经2 名骨科医师和4 名骨科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修订而成,内容效度0.89 分。问卷内容包括病房环境制度、术前准备知识、术后指导知识、康复知识4 个部分,共计25 题,每题有正确、错误、不知道3 个选项,答对得4 分,答错或不选择得0 分,共计100 分。得分越高,说明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定义88 分及以上为完全掌握,60 ~88 分为部分掌握,60 分以下为未掌握[11-12]。
1.3.4 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 计算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医护人员在通知患者、书写病历、入院宣教、技术操作方面花费的无效工作时间。
1.3.5 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二次住院的原因其中包括皮肤、化验异常、用药、月经期内及伴随疾病等。
观察组患者二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见表1。
表4 两组患者二次住院的原因及数量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二次住院率比较[n(%)]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1)。见表2。2.3 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度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知识知晓率比较[n(%)]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健康宣教满意度比较[n(%)]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因用药、伴随疾病而二次住院及二次住院总人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观察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为(3.8±0.7)h,对照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为(14.6±1.2)h,两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6,P <0.01)。
患者倾向于收到入院条即接受健康宣教,在健康教育形式方面,52.8% 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视频教育形式,26.2% 的患者首选护士口头健康教育,16% 患者选择宣传手册,5% 患者选择宣传板报形式。
实施门诊健康教育降低了患者二次住院率,大大减少了患者由于二次入院的不满,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3]。二次住院指住院患者由于诸多影响外科手术的原因不能按时手术,需要出院待影响因素排除后再次住院,进行手术的此类事件。二次住院为患者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不得不重新安排工作和请假事宜,工作单位也会因此不满,进而对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对于一些外地患者,往来医院存在交通压力;而且临时改变住院手术时间,必然会牵扯家属的精力等[14]。以上问题使患者不接受二次住院,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投诉医院没有提前告知,故实施门诊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二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门诊健康教育可以提前向患者做好专业健康指导,告知影响外科手术的因素,如发现手术区域皮肤脓包、化验异常、月经期、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时,及时与医生沟通,延期安排住院;并告知患者等待住院期间注意保护患肢皮肤,避免皮肤外伤的发生;而且叮嘱患者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发烧等常见病的发生;对于慢性病患者,指导患者有效控制既往伴随疾病,合理用药,做好术前身心的全面准备。这些都是导致可能二次住院的因素,通过提前、详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心中有数,减少其发生可能,即便发生能够合理应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接受门诊健康教育的患者对围手术期健康知识掌握更好,更有利于配合手术,促进身心和早日出院[1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01),患者倾向于收到入院条即接受健康宣教。目前国内各医院的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求患者正确、全面、快速的掌握大量健康知识十分困难,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不好,必然会影响手术以及术后康复进程,不利于患者康复。门诊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涉及住院前的身心准备,还包括住院后的病房环境制度介绍和围手术期健康知识等内容,使患者对住院后的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成为住院健康教育的有效预习,更有利于患者住院后再次接受细化且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积极进行手术配合,促进早日康复。
开展门诊健康教育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无效工作,有利于病房的高效安全运转。平均住院日的缩短,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为(3.8±0.7)h,对照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为(14.6±1.2)h,两组医护人员无效工作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医疗护理工作量的增长,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求每位医务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众所周知,工作量大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客观因素。如何在高速运转下,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需要通过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修订工作流程来解决。通过将传统的住院患者健康宣教提前的门诊,在降低患者二次住院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无效工作,进而节省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在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更多的患者能够提前接受手术治疗,促进病房的高效安全运转[16]。
视频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视频化健康教育的运用避免了因忽略人员个人口头表达、沟通能力、工作经验不同而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17]。本研究显示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视频化联合护士口头健康教育(79.0%),目前临床上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如宣传手册、宣传板报,由于文字内容枯燥,教育缺乏针对性、趣味性,而传统口头教育,护士在临床经验,专业知识等方面个体差异明显[18],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不高。通过口头教育结合视频使教育内容更简单、直接和形象化,患者能全面清晰地了解入院的流程,围手术期的过程,其形式适合各年龄、各种文化程度的患者,尤其符合老年患者和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群体。另外将视频导入移动媒体内,使得长期卧床和行动不便的患者在床边也能享受同质化的健康宣教,提高了这类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在视频中播放科室医疗护理工作介绍,增加了患者对科室的了解,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
加强护士与患者沟通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骨科医生主要负责患者诊断及治疗,无法为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多数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均缺乏专科护理,尤其是健康教育方面,可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延长患者康复周期,导致患者不良情绪加重,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健康教育,效果显著[19]。临床实践发现,给予骨科门诊患者实施常规门诊护理并不能有效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护理效果不够理想,护理期间,不够重视患者心理状态观察及了解,基于此,需对患者护理干预进行进一步加强。面对某一患者时,护士需给予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实施一对一指导,给予学历不高及不识字等患者实施合理健康教育,促使教育内容准确传达。另外,护士在加强患者心理干预时,需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内心状态进行充分了解,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焦虑情绪、担忧情绪及抑郁情绪等明显缓解,护理期间,护士需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需确保态度亲切,促使患者预后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开展门诊健康教育,能够降低患者二次住院率,减少投诉事件和病人不满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医护人员有效工作,实现病房高效运转。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