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精粹

2019-09-16 02:28范一直,南晨
文史博览 2019年7期
关键词:竹简李时珍朱棣

“晚年”用词有讲究

施蛰存(1905—2003)85岁时写有《论老年》一文,内中辨析了“晚年”一词:“我第一次退休,是在1975年,‘工宣队’送我回家,祝颂我晚年愉快。我心里好笑,你以为我过两三年就死了吗?到今天,十五年过去了,我还活着,有这么长期的晚年吗?现在的青年人,经常以晚年安乐、健康祝颂老年人,却不知道老年人心里难受。这不是祝颂,简直是诅咒他快死啊。在我辈老人的词汇里,‘晚年’这个语词仅仅在讲到一个已故世的人的最后几年才用到,从来没有当面对生存的人用的。”

“晚年”通常指老年人生命最后的时光,也就是老年之末段。随着人均寿命的递增,长寿者越来越多。倘把退休后定为老年阶段,这阶段可能长至几十年,故不能把“晚年”等同于“老年”。对一个活得好好的人(哪怕上了一定年纪),说他晚年怎样(哪怕祝其晚年幸福),也显失妥当。《梁书·夏侯亶传》:“晚年颇好音乐。”立传时传主已不在世,故用“晚年”。

不过,倘用以自指,可不受上述制约。王维 《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宋诗人卫宗武:“晚年打透利名关,十载尤欣老得闲。”其中的“晚年”,皆为自况,无碍也。 (文/范一直)

中药“当归”名字的由来

当归是一味中药,草本植物,会散发出一种芳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列入“草部”之“芳草类”。辞典《尔雅》 中“当归”别名为白蕲。“蕲”即是“芹”的古字。

当归名字的由来,源自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当归的主产地自古即在甘肃岷县一带。唐朝时,岷县一域叫“当州”,因唐以前这一带为“烧当羌”族居住之地,便叫当归。

第二种说法,源自宋代陈承《本草别说》,其中说道:当归“使气血各有所归。恐当归之名,必因此出也”。

第三种说法,出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与第二种有些类似:古人娶妻为的是生儿育女,中药当归的重要功效是调理血气,是治疗女性疾病的良药,似有想念夫君之意。因此有当归之名。李时珍以为,当归一名,颇合唐朝民间诗人葛鸦儿《怀良人》一诗的诗意:“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此诗28个字,似可以浓缩为“当归”二字。

以笔者个人喜好,更倾向于李时珍一说。当归不仅是一味良药,还别具了人文意味。

如《晋书·五行志中》:“魏明帝太和中,姜维归蜀,失其母。魏人使其母手书呼维令反,并送当归以譬之。维报书曰:‘良田百顷,不计一亩。但见远志,无有当归。’”

再如唐朝张说《代书寄吉十一》一诗中有句:“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苏轼在《寄刘孝叔》诗中也写到了当归:“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文/周 明)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说的谁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是一句俗语,《谚语大全》对它的解释是:和尚即使逃走,和尚住的庙还在。比喻当事人躲了,事情并没能一笔勾销。这句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江苏太仓一带,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姚广孝,长洲(今江苏吴中区)人,14岁出家。明洪武八年(1375),姚广孝被明太祖朱元璋召入京师,因随侍诸王,诵经祈福,认识了燕王朱棣。后来姚广孝随朱棣到北平,任庆寿寺主持,成了朱棣最信得过的谋士之一。建文帝即位后,姚广孝极力鼓动朱棣起兵南下,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登基称帝后,要册封姚广孝,谁知姚奏道:“臣自记事起就无父无母,长姐为母,养育之恩,栽培之功,不敢忘怀。请陛下先封臣姐,再赏臣下。”朱棣准奏。

姚广孝衣锦荣归,谁知胞姐已削发为尼。他寻访到姚峰山尼姑庵,没想到姐姐不满他劝助朱棣篡位,见面就一顿训斥,接着拂袖而去。此后姚广孝也不知所踪。

那年,太仓靠长江口的茜泾古镇的海塘堤岸年久失修,朝廷派人前来监管修造,其中有个营官曾跟随过姚广孝。他无意间在北街的怀让寺里见到了姚广孝,便急忙报告朝廷。

朱棣为了明示不忘功臣,特御赐建一幢寺院,命人在怀让寺旧址按最高规格修建了大小僧房5048间,整整花了7年时间。

不料,就在新寺竣工前夕,突发一场大火。等大火扑灭,姚广孝已不见了。

朱棣明白姚广孝的心意,顺水推舟说:“智者千虑,也有一失,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传旨改‘怀让寺’为‘广孝寺’,人走庙在嘛。”

经几百年演变,“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这句话便成了老百姓口中流传甚广的俗语。

(文/曾昭安)

“杀青”与拍戏有啥关系

现实生活中,某个影视剧拍完后,导演或演员就会发文称:“终于杀青了。”那么“杀青”跟拍戏到底有何关系呢?

“杀青”一词源于先秦时代,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战国策叙》:“其事继春秋以后,讫楚汉之起,二百四十五年间之事,皆立以杀青。”

关于杀青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杀青”即“汗青”。如 《后汉书·吴佑传》:“恢(吴佑之父)欲杀青简以写书。”李贤注释说:“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为汗简。”那时,书大都用竹简(称“简”)、木简(称“牍”)制成。先在简和牍上刻字,接着将它们打孔,然后用丝绳或牛皮带编联起来,形成了形像“册”字的书。又因为竹竿的表面有一层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简容易被虫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办法,把竹简放到火上炙烤。经过火烤处理的竹简刻字方便且防虫蛀,所以火烤是竹简制作的重要工序。当时人们把这个工序叫作“杀青”,也叫“汗青”“汗简”。

另一种说法认为“杀青”是指“书籍定稿”而言,因古时杀字有削、剐之意,当将初稿草拟于青竹上后,定稿时再将竹削去青皮,用毛笔书于竹白之上,字迹吃于竹后,再改就难了,故后世就用“杀青”泛指“书籍定稿”,如宋代陆游就有“ 《三巷》奇字已杀青,九泽旁行方著录”的诗句。

当然,许多从事茶叶加工的人也很熟悉“杀青”这个词。在这里,“杀青”就是通过高温使采摘到的茶叶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后让茶叶变软、变香,实际上也是最后一道工序。

后来,“杀青”被广泛应用到影视剧拍摄上,最初指拍好的底片,已经放在片盒中,也就是说拍摄部分已经完成。不过,一部影视剧拍摄完之后还要进行后期制作,如剪辑、特效等,之后还要等待审核、排名播放等,这段时间也有可能是很漫长的。(文/南 晨)

猜你喜欢
竹简李时珍朱棣
朱棣“魂牵”建文帝
解码李时珍
读曾侯乙墓竹简、望山楚墓竹简杂记
改建后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读《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札记
中国药神李时珍
秒变戏精
『影帝』朱棣
朱棣压顶,解缙“三字拨千斤”
史上最有骨气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