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伏与威慑
—— 大同地区出土北魏镇墓兽俑赏析

2019-09-16 08:32骆东峰
文物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平城兽面人面

文/骆东峰

图三 兽面镇墓兽

图二 人面镇墓兽

图一 人面镇墓兽

图四 兽面镇墓兽

镇墓俑是中国古代墓葬中颇具神秘色彩的随葬品。作为明器,它们一般置于墓室入口两侧,为墓主人把守墓室、威吓入侵者。考古学上通常将镇墓俑分为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两种类型,有时也合称为镇墓兽俑、镇墓组合、镇墓类俑或镇墓神物。据目前的考古出土资料来看,镇墓俑的随葬始于春秋战国的楚墓,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各朝的发展和演变,形成富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各类镇墓俑[1]。平城(今大同)作为公元4-5世纪的北魏都城,发现了数以千计的北魏墓葬,其中的一些墓葬随葬有大量的俑群。陶俑群一般包括四组内容,第一组是镇墓俑,第二组是出行仪仗,第三组是侍仆舞乐,第四组是庖厨炊作[2]。大同石家寨司马金龙墓、雁北师院墓群2号墓、宋绍祖墓(雁北师院墓群5号墓)、云波里北魏墓等大中型墓葬均出土了俑群,对于研究北魏平城时期的舆服、军事、礼仪、生活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其中的镇墓俑折射出北魏平城时的埋葬制度的一个侧面。本文将对山西大同地区北魏墓葬出土的有代表性的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作一介绍。

图五 人面镇墓兽

图六 兽首兽身镇墓兽

图七 兽面镇墓兽

一 馆藏北魏镇墓兽

大同地区北魏墓葬共出土镇墓兽6件,其中5件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加上征集和接受捐赠的3件,共有9件。

1.1965年大同市石家寨村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人面镇墓兽(图一)。该墓为北魏显官琅琊王司马金龙墓,是有明确纪年(太和八年,即公元484年)的北魏墓。这件镇墓兽通高34、底座长29.3厘米,位于前室靠近后室甬道处。人面兽身,前肢站立,后肢做蹲卧状于方形平板上。俯首低头,粗眉弯曲,鼻梁直挺。周身施黑褐釉,面涂白粉,唇部涂红彩,头有髻状角,颈脊上有五个长方形孔,身画白色鳞片纹。

2.2000年大同市原雁北师院北魏墓群2号墓出土的一对镇墓兽。其中一件为人面兽身,另一件为兽面兽身。人面兽身兽(图二),长40、通高33.9厘米,出土时位于墓室入口处东侧,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院。人首面容安详,头部有髻状短角,细眉小眼,高鼻大耳,嘴巴微张,脸面涂红。颈背上有四个长方形孔,原插鬃鬣。兽身似马,通体黑线勾描鱼鳞纹,腹部中空,四肢直立,虎足。尾巴末梢分瓣盘绕于背上。兽形兽(图三),长40、通高31.2厘米,出土时位于墓室中部。形状为虎,张嘴露齿,舌头涂红,两目圆睁,耳朵周边是绺绺卷曲的虎毛。脊背正中从前到后有四个长方形孔。前腿站立、后腿蹲卧,腹部中空,尾巴末梢分瓣卷曲盘绕于虎身上。通身用红、黑、白三色勾描虎纹,颜色显得格外鲜亮[3]。

3.2000年大同原雁北师院北魏墓群5号宋绍祖墓出土的一件兽面镇墓兽(图四)。该墓为北魏幽州刺史敦煌公宋绍祖墓,明确葬于太和元年(477)。镇墓兽长43、高33厘米,出土于墓室南侧。泥质灰陶,造型似虎,腹部中空,前腿缺,后退做蹲卧状,有椭圆形底座。脊背上前后排列四个长方形孔,应为插鬃毛之处。圆眼鼓起,鼻孔上翘,嘴巴大张,露出上面一排整齐的牙齿,耳朵处是绺绺卷曲的兽毛。兽身施红、黑彩,勾虎纹[4]。

4.2014年大同云波路北魏墓群10号墓出土的一对镇墓兽。一件为人首兽身,一件为兽首兽身。泥质灰陶,上有彩绘。人首兽身镇墓兽(图五)出土于墓室入口处东侧,长53、高30厘米。人首,头部略下垂,髻状短角,大耳,弯眉,鼻子高阔,“八”字胡,嘴角上扬,脸部涂红,腹部中空,兽足。背有长方形孔,应为插鬃毛之孔。长尾从后方绕起搭在兽脊背上,尾端分叉。兽身先涂白,绘黑线,后红色彩绘。兽首兽身镇墓兽(图六)长59、高34.4厘米,位于墓门入口处西侧,长耳,凸弯眉,鼓眼,猪鼻,嘴巴大张,牙齿排列整齐,长舌外露,下巴突出,彩绘方法如前,舌部全部涂红[5]。

5.大同市浩海集团捐赠的彩绘兽面镇墓兽(图七),高31、长40厘米。造型为一只猛兽,通体施红色带状彩绘,前腿站立,后腿做蹲卧状。凸弯眉,圆眼鼓起,鼻孔上翘,嘴巴大张,舌头外伸。造型生动逼真,给人以震慑、威猛之感。

图八 石雕镇墓兽

6.社会征集的彩绘石雕镇墓兽一对(图八)。青石质,人面镇墓兽高33、底边长57、宽23厘米;兽面镇墓兽高34、底边长60、宽26厘米。形象逼真,头部施彩,蹲伏于长方形踏板之上。一为人面兽身,深目高鼻,眼珠鼓突,嘴角露出獠牙,髯须卷曲,具有西域胡人的特征;一为兽面兽身,双目圆睁,面目狰狞,背部都有长方形细槽。这对镇墓兽的兽身形态不是平城时期常见的蹲坐或四肢直立型,可能受到关中地区北朝伏卧型镇墓兽因素的影响。

二 馆藏北魏镇墓武士俑

大同地区北魏墓葬出土镇墓武士俑有4对共8件,其中7件收藏于大同市博物馆。

1.大同市原雁北师院北魏墓群2号墓出土的一对镇墓武士俑。一镇墓俑头部已残失(图九),残高54、宽33厘米,位于墓室入口处东侧。左肩平伸,肘部以下残失,右臂弯曲高抬至颈部,手残失。身穿长铠甲,上绘有模糊不清的甲片墨线,腹、臀外凸。两腿分开站立,下着涂有红彩的高筒靴,底座残。另一镇墓俑(图一○)通高68、宽30.8厘米,位于墓室入口处西侧。俑头戴兜鍪,双目圆睁,两眉弯曲,嘴阔唇厚,大鼻上掀,面部涂红,狰狞威猛。头部下端有圆形榫,插入项中。左臂弯曲高抬,右臂向前弯曲,右手半握,虎口向上,原执物失落。身穿长铠甲,上绘模糊的甲片墨线。两腿分立,下着涂红彩的高筒靴。镇墓武士俑的造型粗犷夸张,是一件优秀的陶塑艺术品[6]。

2.大同原雁北师院北魏墓群5号宋绍祖墓出土的一对镇墓武士俑。其中一镇墓俑(图一一)残高47.3、残宽28.6厘米,位于墓室入口处西侧。武士头戴兜鍪,兜鍪紧贴武士的面颊。脸型方正,面部涂红,眼珠鼓突,双眉粗壮隆起,高鼻略残,嘴阔唇厚,白色牙齿整排地外露并紧压下唇。身着红、黑两线勾描的甲片编缀成的铠甲,下部边缘饰有红彩一周,腰束革带。左臂伸张,右臂已残。肚、臀外凸。另一镇墓俑(图一二)残高45.1、残宽28.2厘米,位于墓室入口处东侧。武士头戴兜鍪,兜鍪两侧下部略向后翻卷。脸型方正,面部涂红,眼珠鼓突,双眉粗壮隆起,鼻子硕大,嘴阔唇厚,紧抿双唇。左臂平张,下臂和手已残失,右臂弯曲,手已失,肩有披膊,周边有红彩。身上勾画的铠甲多已剥落不清,下部边缘涂有一圈红彩。肚、臀外凸[7]。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院。

3.大同云波路北魏墓群10号墓出土的一对镇墓武士俑(图一三)。残高分别为99、85.5厘米。出土于墓室入口处东西两侧,头戴兜鍪,脸部涂红,双眉隆起,其中一俑高鼻下留“八”字须。身着铠甲,胸肌高凸,腰束革带,铠甲由黑线勾描的鱼鳞形甲片编缀而成。双臂伸张,左臂弯曲,右臂高举,手中应执物,佚失。下身着红色窄腿裤,分腿站立于长方形底盘之上。

图一一 镇墓武士俑

4.2002年大同二电厂北魏墓出土的石雕武士俑一对。青石质,通高65、宽40厘米,武士俑头戴兜鍪,身穿黑线勾描的鳞形甲片编缀的铠甲,兜鍪及铠甲边缘饰红彩一周,腰束革带,胸肌凸起,身材短粗,卧左膝而竖右膝于方形座上。其中一俑(图一四)粗眉隆起,双目鼓突,高鼻阔口,张嘴露齿,一手半握似持物,另一持盾,盾上勾黑线并描红彩一周,左臂及盾残;另一俑(图一五)双眉隆起,眼珠鼓突,眉毛和眼珠涂黑,颌下蓄须,左手空握搁于腿上,右手残失。这对石雕武士俑造型生动逼真,对于面部、兜鍪、铠甲等细节特征的刻画和大同地区北魏墓出土的彩绘陶镇墓武士俑有很大相似之处,一手执盾、另一手上举执物的体态也是西晋、北朝镇墓武士俑常见的表现方式。两件石雕艺术品整体显得威武雄健,给人以威猛、震慑之感,判断也具有镇墓功能,是一对珍贵的石雕镇墓武士俑。

图一○ 镇墓武士俑

图一二 镇墓武士俑

图一三 镇墓武士俑

图一四 石雕镇墓武士俑

图一五 石雕镇墓武士俑

图一六 石雕供养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1958年大同城东寺儿村古墓出土了一件石雕供养龛(图一六)。该龛总长45.6、宽23.5、通高33.5厘米,以整块砂岩镂雕而成。中部前方雕一中空圆拱龛,下设长方形供桌,桌两侧各站立一执钵男侍,穿戴典型鲜卑式衣帽。龛之两侧各高浮雕一武士与镇墓兽,武士头戴兜鍪,脑后有插缨孔,身着圆领及膝长袍,下身着裤,两手空握于身前;兽一为人面兽身,一为兽面兽身,皆四爪着地,颈部鬃毛直立,尾梢呈三瓣忍冬叶式,贴服于后背[8]。石龛两侧的兽和武士分别相当于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守护着龛内所祭奠的墓主人。

三 北魏平城时期镇墓兽俑的特征和影响

公元4世纪末,拓跋鲜卑不断发展,建立北魏并逐渐统一北方。在各民族接触交往的过程中,文化习俗不断融合,拓跋鲜卑民族在丧葬习俗上受到汉族制度的影响,北魏墓葬出土的镇墓兽俑即是影响下的表现之一。西晋中原地区墓葬无论兽俑同出或只出镇墓兽,都是一件兽首兽身的镇墓兽。北魏平城时期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人面镇墓兽这一新类型[9],与兽面镇墓兽、镇墓俑构成组合,并且形成了镇墓兽、甲胄形象的镇墓武士俑各一对的固定形态,构成北朝镇墓俑的基本内容。

北魏镇墓兽俑大部分为泥质灰陶,少数为釉陶或石质。灰陶镇墓兽制作时先将头和身双模合制,四肢和尾巴另外捏塑,再组装成型,对局部精雕细刻,然后装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镇墓俑制作时将俑的头、上身、下肢、手等部分模制,然后局部精雕细刻,装窑焙烧成型后,再将各部件插装组合而成。北魏石质镇墓兽俑目前发现较少,大同市博物馆藏石雕镇墓兽、镇墓武士俑及石雕供养龛的价值更加凸显。这几件立体石雕主要采用圆雕的技法,制作时先打坯样,然后按模型剔除无用石料,再仔细雕琢成型,有的还要进行黑线勾描和彩绘的工序。石雕镇墓兽俑不是北魏时期才开始的,其出现可以往前追溯,1970年河南南阳县的石桥、白滩、王村等村镇的东汉墓中出土了石雕虎形神兽[10],1999年山东烟台牟平区一处施工工地发现的东汉墓旁出土了3个镇墓石人[11]。

北魏出现的人面镇墓兽的造型可能受到东汉甘肃地区墓葬出土的独角形镇墓兽[12]的影响,大同地区出土的3件彩绘陶人面镇墓兽都是头部低俯面朝下,头上有短粗的类似角的痕迹,表示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能够抵御鬼魅的侵犯。平城时期镇墓兽的兽身形态多为四肢直立型或蹲坐型等,蹲坐型镇墓兽为北齐和隋唐所承袭和发展,并长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墓葬文化的一大特色。

总之,中国古代镇墓兽俑的发展演变轨迹中,北魏平城时代无疑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这一时期出现了人面镇墓兽,形成镇墓俑组合的基本形式,是拓跋鲜卑在学习和继承汉族葬俗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融合的结果。北魏平城时期镇墓兽俑是隋唐镇墓兽俑的祖形。

[1]张成:《中国古代出土的镇墓神像》,《考古与文物》2014年第1期。

[2]杨泓:《北朝陶俑的源流、演变及其影响》,《中国考古学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文物出版社,2008年。

[4]同上。

[5]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云波路北魏墓(M10)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第11期。

[6]同 [3]。

[7]同 [3]。

[8]王雁卿:《大同博物馆馆藏品选萃》,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9](日)小林仁:《北朝的镇墓兽——胡汉融合的一个侧面》,张庆捷、李书吉主编:《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古代镇墓神物》,文物出版社,2004年。

[11]张凌波:《牟平出土刻镇墓文石人》,《中国文物报》2000年3月19日第1版。

[12]甘肃省酒泉市下河清18号东汉墓出土青铜独角兽、武威市磨咀子出土汉代木质独角兽,河西地区独角镇墓兽这些文化因素随着北魏太武帝灭北凉、统一北方而影响到平城地区的墓葬文化。

猜你喜欢
平城兽面人面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商周青铜器兽面纹“蕝”部小议
图案于社会之中——再析上古时代的“兽面”母题
浅析殷周时期复合兽面纹饰
北魏孝文帝迁都环境因素考论
开拓奋进谱华章
——记大同市劳动模范、大同市平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开龙
北魏道武帝至明元帝前期平城布局初步探讨
丝绸之路与北魏平城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