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 涵
同治十三年(1874)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间,清代宫廷为庆祝慈禧皇太后四十岁寿辰、五十二岁寿辰、六十岁寿辰和七十岁寿辰分别进行过四次大型传办瓷器的烧制。其中,“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款瓷器是四旬万寿庆典用瓷,“体和殿制”款瓷器是为庆贺慈禧皇太后五十二岁生日定制的[1],这两批瓷器的研究已有不少学者涉及,对此笔者在文中仅做概述。关于慈禧皇太后六旬、七旬万寿用瓷的研究目前较少,笔者通过档案记载和实物对照,对慈禧六旬、七旬万寿瓷器的品种、器形、纹饰、用途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结合现有资料以及光绪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情况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对慈禧皇太后四次祝寿所用万寿御用瓷器的特点以及晚清景德镇御窑厂瓷器生产变化的情况予以客观的反映。
同治十二年(1873)十二月十八日,长春宫总管陈进才传旨:“着造办处画做各式大小花瓶纸样八个,各式元花盆纸样七件,再烫合牌胎长方花盆样五件,各式合牌胎水仙盆样三件,俱四面满各色花卉代翎花虫草,要细要好,赶紧成做,钦此。”[2]画样画好后,“同治十三年(1874)三月三十日,主事纲增、太监刘得印交画鱼缸、花盆、花瓶纸样十五件,合牌花盆、水仙盆样十八件,传旨,着九江关监督按照画合牌样上粘连黄签数目,照式加细烧造,统限于本年九月内呈进。钦此”[3]。旨意中提到的各式花盆、花瓶、鱼缸等器物画样藏于故宫博物院古籍文献类文物中,有关专家曾将画样与院藏实物进行比对,明确故宫博物院藏“永庆长春”“大雅斋”及“天地一家春”款瓷器正是档案中记载的器物。同治十三年十月初十日是慈禧皇太后四十大寿,从“限于本年(同治十三年)九月内呈进”推断,这批瓷器是清宫为庆祝慈禧皇太后四旬万寿节而烧制的,再详查有关“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和“永庆长春”的资料,则更能确定这一说法。
“大雅斋”匾于咸丰五年(1855)所写,共两面,都是咸丰皇帝赐予当时的懿嫔(慈禧),一面挂于养心殿后殿西耳房的“平安室”内,另一面挂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天地一家春”内。咸丰年间,养心殿的平安室是懿嫔(即慈禧)随侍之所,“天地一家春”亦是慈禧皇太后当年随咸丰皇帝园居时的住所。悬挂于平安室的“大雅斋”匾在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皇帝大婚时已移往长春宫后殿怡情书史内[4],当时慈禧皇太后居住于长春宫,而悬挂在圆明园“天地一家春”内的“大雅斋”匾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大火中被焚毁。“永庆长春”匾是在同治十三年为恭备慈禧皇太后四十大寿修葺长春宫时写挂的[5]。据此,“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和“永庆长春”瓷器应是作为清宫为庆贺慈禧皇太后四旬万寿修葺长春宫的陈设器物和日常生活用器。
故宫博物院现藏此类器物共计164件,器类包含大小尺寸不等的鱼缸、花盆、高足盘、高足碗、瓶、盘、碗、盖碗、盖盒、渣斗、羹匙等,均以色地粉彩装饰,用色浓艳,花鸟纹饰丰富,画工精细,是晚清瓷器中的精品。档案中要求此批器物于同治十三年九月呈进,实际上是在光绪元年(1875)和光绪二年(1876)分两次解京入库,按清单计算,应烧制器物5196件,而实际数量是4299件[6]。
故宫博物院藏署“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和“永庆长春”款瓷器的款识书写情况不尽相同。诸如碗、盘、盖碗、盖盒、渣斗、羹匙等尺寸较小的生活类器物,器表红彩楷书“大雅斋”,其右侧红彩椭圆形双圈内篆书“天地一家春”,器底红彩楷书“永庆长春”;另一类款识只在器物器表书“大雅斋”和“天地一家春”款,如鱼缸、花盆(图一)、高足盘、碗等器物;此外,唯有花瓶的器底署“永庆长春”四字红彩楷书款,器身没有任何款识。
很长时间以来,“体和殿制”款瓷器被认为是慈禧皇太后五旬万寿烧制瓷器,但有学者指出应是为庆贺慈禧五十二岁生日烧制的[7],现有档案资料支持后者说法。
体和殿位于故宫西六宫之一的翊坤宫后殿,翊坤宫原为二进院,为庆祝慈禧皇太后五十寿辰,光绪九年(1883),清廷将后殿改为穿堂殿,并挂“体和殿”匾,面阔五间,前后开门,东二间相连,为慈禧皇太后住储秀宫时的用膳之地,西二间亦相连,为慈禧皇太后膳后饮茶休息之所,中一间为过道。东西耳房各有一间辟为通道,连通翊坤宫和储秀宫。光绪十年(1884)十月初七日,慈禧皇太后从长春宫搬回储秀宫。
图一 大雅斋款粉彩花鸟图花盆图样和全形
图二 体和殿制款黄釉暗划花卉纹花盆图样和全形
图三体 和殿制款黄地粉彩芭蕉花卉纹花盆图样和全形
“体和殿制”款瓷器画样画于光绪十一年(1885)十月[8],并于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交九江关监督,“九江关监督来文内称,本年三月初八日奉总管内务府劄开,……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传磁库劄交九江关赶紧烧造磁盒、磁花盆等件,交出图样四十张,篆款二纸,盆样一个,渣斗样一个粘签图说。……传出相应劄行九江关监督,赶紧督饬厂匠加工敬谨,精细烧造勿得粗率……,务于本年(光绪十二年)七月内赶紧解京自行交进,仍将原样一并解京交进备查,万勿迟延”[9]。“体和殿制”款清单,应有画样42张,釉色有黄地粉彩、黄地水墨彩、白地青花和黄地暗刻花纹,每种均烧制大小不等的磁盒、花盆、盆奁、水仙奁、净面盆、净手盆和渣斗,共计476件,于光绪十二年(1886)十月二十三日交入宫中瓷库。光绪十二年十月初十日即慈禧皇太后五十二岁寿辰,据此,“体和殿制”款瓷器是为慈禧在储秀宫居住时使用的日常用瓷和部分陈设器。
故宫博物院藏“体和殿制”款瓷器共81件,其中宫中旧藏65件,器类有圆盒、水仙盆、花盆(图二-图三)、渣斗及折沿盆[10],均是以四季花卉作为装饰图案,在少数的器物上出现灵芝、蝙蝠、鹭鸶等纹样,款识均为篆体“体和殿制”四字款。
图四光绪款黄地粉彩描金结带字卐『万寿无疆』碗
图五 光绪款黄地粉彩描金卍蝠纹团『寿』字碗
图六 光绪款黄地粉彩花卉纹『万寿无疆』碗
图七 光绪款黄地粉彩五蝠花卉纹碗
图八 光绪款矾红地描金『寿』字碗
慈禧皇太后六十万寿圣节是晚清宫廷一个极其盛大的节日。光绪十八年(1892)十二月初二日,内阁奉谕旨,着悉心筹备:“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至德光昭,……,甲午年,欣逢花甲昌期,寿宇宏开,朕当率天下胪欢祝嘏,所有应备仪文典礼,必应专派大臣敬谨办理,以昭慎重。着派礼亲王世铎、庆郡王奕劻、大学士额勒和布、张之万、福锟、户部尚书熙敬、翁同龢、礼部尚书崑冈、李鸿藻、兵部尚书许庚身、工部尚书松溎、孙家鼐总办万寿庆典。该王大臣等其会同户部、礼部、工部、内务府恪恭将事,博稽旧典,详议隆仪,随时请旨遵行”[11]。与此同时,景德镇御窑厂也接到为慈禧六十大寿烧造瓷器的任务。此项瓷器因为数量众多,共分两批烧成:第一批烧造储秀宫膳房、御膳房恭备庆典瓷器,以及敬事房传办的部分赏用瓷器;第二批烧造储秀宫茶房、御茶房添传瓷器,以及敬事房传办的万寿赏用瓷瓶、盘碗等。为防止瓷器因损坏等原因不敷应用,御窑厂还为每种花色烧制了备用瓷器。据统计,景德镇御窑厂为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共烧制41765件瓷器。
图九 光绪款黄地粉彩描金结带卍字『万寿无疆』纹大盘、果碗、三寸碟组合
图一〇光 绪款黄地粉彩桃蝠纹团『寿』字果碗、大盘、三寸碟组合
1.储秀宫膳房用瓷
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日,慈禧皇太后从长春宫搬至储秀宫,此后便常居于此。清廷为恭备六旬万寿庆典,命景德镇御窑厂为储秀宫膳房烧制瓷器,器物花色7种,即“万寿无疆”“万福万寿”“黄地暗龙”“霁红釉”“黄地绿龙”“霁青釉”和“四季花”纹饰,器形有口径大小不同的碗、盘、羹匙、酒盅、高足器等,共计33511件。
“万寿无疆”,现惯用名称“黄地粉彩描金结带卐字‘万寿无疆’”纹饰,以碗为例(图四),外壁施黄釉,以金彩绘对称四个圆形开光,开光内分别书金彩“万”“寿”“无”“疆”四字楷体。开光间隙饰粉彩卐字飘带和朵云纹,近足处饰粉彩海水江崖纹。器里白釉,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万福万寿”,现惯用名称“黄地粉彩描金卐蝠纹团‘寿’字”纹饰。以碗为例(图五),碗敞口,深腹,圈足,里白釉,外壁施黄釉,上饰金彩团“寿”字,字间以红彩蝙蝠纹和描金蓝彩卐字纹装饰,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黄地暗龙”“霁红釉”“黄地绿龙”和“霁青釉”器物常作为“大运瓷器”品种。“大运瓷器”是指景德镇御窑厂每年按年例依照固定的瓷样定式烧造,统一运至京城,交付宫中瓷库存贮,作为宫中陈设器和日常用器。“黄地暗龙”现惯用名称“黄釉暗划云龙纹”,器物里外均施黄釉,腹部刻划云龙纹,近足处刻划海水江崖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霁红釉”现惯用名称“祭红釉”,器物里外均施红釉,无任何装饰,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黄地绿龙”现惯用名称“黄地绿彩云龙纹”,以碗为例,深腹,里白釉,外壁黄地绿彩装饰,腹部绘两条腾跃的绿龙,云纹点缀其间,近足处绘海水江崖纹,外底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霁蓝釉”现惯用名称为“祭蓝釉”,与祭红釉器物相同,除外底施白釉以外,全器施祭蓝釉,无纹饰,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最后两类四季花高脚瓷器和平底瓷器,因资料有限,目前尚未在库房中发现实物,期待今后进一步查证。
2.储秀宫茶房用瓷
储秀宫茶房用瓷,相对于膳房而言,更为简单。据《清宫瓷器档案全集》记载,为储秀宫茶房烧制黄龙、绿龙、青龙瓷盘各78件,以及西莲五寸瓷碟780件,共计1014件[12]。因名称过于简单,无法确定釉色和纹饰,恐难准确核对实物。仅从档案内容上推断,“黄龙”可能是“黄地暗刻龙纹”的缩写,器物施黄釉,外壁暗刻龙纹;“绿龙”和“青龙”推测器物以白釉为地,外壁绘绿彩龙纹或青花龙纹;“西莲五寸碟”器物白釉为地,青花装饰,绘缠枝西莲纹。器物款识均为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以上是笔者结合库房尚存实物和档案名称得出的推断,希望将来有新的资料予以证实和补充。
除了为慈禧皇太后的储秀宫膳房和茶房恭备瓷器,景德镇御窑厂也为皇帝使用的御膳房和御茶房烧制了瓷器。
1.御膳房用瓷
御窑厂为御膳房共烧制“万寿无疆”“黄地五彩五蝠”和“红地金寿字”三种花色瓷器,器形包括大小不等的碗、盘、羹匙和酒盅。
“万寿无疆”纹饰,名称上与储秀宫膳房“万寿无疆”一样,但器形上略有不同,最明显的是御膳房“万寿无疆”器形中包括酒盅。笔者通过实物对比,认为院藏的光绪款黄地粉彩花卉纹开光篆书“万寿无疆”纹器物应是为御膳房烧制的瓷器。以碗为例(图六),外壁以金彩绘四个圆形开光,内施白釉,用篮彩分别书写“万”“寿”“无”“疆”四字篆书,开光外施黄釉,粉彩绘缠枝莲纹,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黄地五彩五蝠纹”,现惯用名称“黄地粉彩五蝠花卉纹”。以碗为例(图七),碗外壁以黄地粉彩装饰缠枝花卉纹,花朵饱满,色彩艳丽,碗内心施白釉,碗心红彩绘五蝠图案,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红地金寿字”,现惯用名称“矾红地描金‘寿’字纹”。以碗为例(图八),碗外壁施红釉,口沿描金,口沿下面以蓝彩绘如意云头纹,腹部金彩书篆体“寿”字,近足处蓝彩饰仰莲瓣纹,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图一一 光绪款粉彩云蝠纹直颈瓶
图一二 光绪款祭蓝描金团花撇口瓶
以上三种纹饰器物均是内务府庆祝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劄行景德镇御窑厂为御膳房定烧的产品,纹饰以“蝠”“寿”为主题,寓意福寿双全。
2.御茶房用瓷
御茶房位于乾清宫东庑端凝殿北三间,清初设立,专司皇上饮茶、果品和各处供献节令宴席。御窑厂为此烧造“黄瓷万寿无疆”(图九)、“黄瓷五福捧寿”(图一〇)和“紫龙黄瓷”三种花色器物,器形仅有大盘、果碗和三寸碟,大盘口径17.7厘米,果碗口径11.5厘米,三寸碟口径11厘米,用于盛放小食及果品之用。
“黄瓷万寿无疆”,现惯用名称“黄地粉彩描金结带卐字‘万寿无疆’纹”。器物里外均施黄釉,盘内心及碗外壁绘主体纹饰,在四个圆形开光内以金彩书“万”“寿”“无”“疆”四字楷书,开光间隙饰粉彩卐字飘带和朵云纹,近足处饰粉彩海水江崖纹,碗内心只施黄釉,无任何纹饰,盘外壁绘三组折枝花卉纹。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黄瓷五蝠捧寿”,现惯用名称“黄地粉彩桃蝠纹团‘寿’字”。器物内外施黄釉,均绘有纹饰。器物内心金彩书团“寿”字,周围绘五种颜色蝙蝠纹,间隙以矾红彩书写团“寿”字,再饰以彩带和折枝桃纹,器物外壁同样绘有五种颜色不同的蝙蝠纹,以红彩饰团“寿”字,彩带及折枝桃纹装饰其间。外底施白釉,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紫龙黄瓷”从字面意思看,是指黄地紫彩龙纹的瓷器,但是目前没有符合上述特征的实物,见有“黄地紫绿彩里云龙外云鹤纹”“黄地紫绿彩里云龙外螭虎纹”和“黄地紫绿彩里云龙外葡萄纹”盘,都属于大运瓷器,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因此,仅就档案中的记载很难确定“紫龙黄瓷”是何种纹饰器物。
除了上述为皇太后和皇上烧制的庆典用瓷外,敬事房为赏赐用瓷曾传办九江关烧造,共计2080件,涉及瓶、盘、碟、碗、盅等器形,其中很大一部分与大运瓷器样式重合,如“青花起线玉堂春瓶”“哥釉四方八卦瓶”“里外霁红七寸盘”“青云鹤八卦中碗”“红龙酒盅”等,少部分是特制花样,如“五彩云蝠纸搥瓶”,现惯用名称“粉彩云蝠纹直颈瓶”(图一一)。瓶直口,垂腹,圈足,通体施白釉,以粉彩装饰。口沿下方及近足处绘一周如意云纹,器身矾红彩绘蝠纹,间隙处绘祥云纹,色彩丰富,布局饱满,外底署矾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天青釉描金皮球花玉堂春瓶”,现惯用名称“祭蓝釉描金团花撇口瓶”(图一二)。玉堂春瓶又称赏瓶。瓶撇口,长颈,圆腹,通体施祭蓝釉,以金彩装饰,口沿下方绘如意云纹,肩部上下两道弦纹内绘缠枝莲花纹,间隙以篆体“寿”字装饰,颈部及腹部满绘多种皮球花图案,近足处绘仰莲瓣纹,外底署金彩“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以上所述是清宫为庆祝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烧制的御用瓷器,从瓷器纹饰、造型看,较以往两次烧制更为丰富,数量最为繁多,清廷为此共耗银143526两[13],这对于当时内忧外困的清王朝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负担。
图一三 光绪款矾红地拔白竹纹盘
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皇太后七旬大寿将近,各项庆祝活动进入筹备阶段。同年八月二十六日,总管内务府为储秀宫茶房、膳房传用慈禧皇太后七旬万寿庆典用瓷行文二件,劄行九江关监督赶紧烧造,务于明年六月内解京交库。根据清单,储秀宫膳房恭备庆典拟烧造万寿无疆、万福万寿、黄地暗龙、黄地绿龙、霁红釉、冬青釉、里外黄釉、黄地白里、红地白竹等花色瓷器以及四季花高脚、四季花平底瓷器,储秀宫茶房恭备万寿庆典拟烧造各种釉彩盘、碗、盅、碟、盖碗、茶壶、渣斗等瓷器,共计11万余件,但当时霁红釉瓷器因景德镇御窑厂工匠无法配此釉色,故改烧冬青釉瓷器。
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户部奏内务府传办九江关瓷器一折,当此时局多艰,财用匮乏,本年万寿庆典,业经降旨,不准铺张,所有传办瓷器着即停止。钦此。”[14]至此,景德镇御窑厂烧成的46826件恭备庆典用瓷即是慈禧皇太后七旬万寿御用瓷器。
储秀宫膳房瓷器花色最为丰富,器形多样,其中“万寿无疆”“万福万寿”“黄地暗龙”“里外黄釉”“黄地白里”“红地白竹”“冬青釉”“青龙”和“西莲纹”花色的瓷器是成套烧制,每种花色烧制大小不等的碗、盘、酒盅、羹匙等器物,其余花色如八卦云鹤、松竹梅、三阳开泰等纹饰,均是烧制一种器形,此外,还包括成套烧制的四季花高脚瓷器和平底瓷器。
成套烧制的器物中,“万寿无疆”“万福万寿”纹饰与六旬储秀宫膳房“万寿无疆”和“万福万寿”花色完全一致,只是器形上比六旬烧制器物少了四寸碟和羹匙,“黄地暗龙”“里外黄釉”“黄地白里”“红地白竹”“青龙”和“西莲纹”均是大运瓷器的花色。“红地白竹”,现惯用名称“矾红地拔白竹纹”(图一三),始烧于乾隆朝,在嘉庆、道光、光绪、宣统朝均有烧造,作为大运瓷器,款识一般是以青花书写本朝六字篆体或楷体,而作为慈禧皇太后七旬大寿的储秀宫膳房用瓷,外底则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
除了上述成套烧制的瓷器外,还有15种花色瓷器是以特定尺寸的盘或碗的形式烧造,其中大部分器物与大运瓷器雷同,署青花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如:“八卦云鹤碗”,现惯用名称“青花八卦云鹤纹碗”(图一四);“松竹梅怀碗”,现惯用名称“青花松竹梅图碗”(图一五);“福寿青龙碗”,现惯用名称“青花云龙福寿纹碗”(图一六);“三果纹碗”,现惯用名称“青花三果纹碗”(图一七);“绿龙锯齿五寸碟”,现惯用名称“黄地绿彩穿花龙纹花口盘”(图一八);“三阳开泰碗”,现惯用名称“黄地开光粉彩三羊纹碗”(图一九)。唯有“五谷丰登”纹饰器物外底署矾红彩楷体“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款(图二〇)。
图一四 光绪款青花八卦云鹤纹碗
图一五 光绪款青花松竹梅图碗全形和外底
图一六 光绪款青花云龙福寿纹碗
图一七 光绪款青花三果纹碗
图一九 光绪款黄地开光粉彩三羊纹碗
储秀宫茶房用瓷有碗、盘碟、盖碗、茶碗、茶缸、盅、渣斗、茶壶等大小不等的器物,其中盖碗、茶碗和茶壶类器物纹饰丰富。因档案中记载的器物名称常常与现代称法有出入,有些已经很难与传世藏品相对应,经笔者仔细核对,明确了其中一些器物正是御窑厂为慈禧皇太后七旬储秀宫茶房烧制的瓷器,详见下表。
上述器物纹饰以花鸟图案为主,设色艳丽,绘画题材有的与大雅斋款器物的纹饰一模一样,如序号2、6、8、9、10器物。
图一八 光绪款黄地绿彩穿花龙纹花口盘
综合上述对慈禧皇太后四十岁寿辰、五十二岁寿辰、六十岁寿辰和七十岁寿辰御用瓷器的分析比较研究,可以看到,尽管四次传办的瓷器均以祝寿为目的,但却因慈禧的年龄、国情的状况以及景德镇御窑厂烧制水平的变化,使四次寿辰所用瓷器呈现出了以下几方面不同的特点:
第一,四旬万寿时恰值慈禧盛年,“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永庆长春”款御用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风格独特,以花鸟纹饰为主,与前朝器物纹饰差别较大;五旬万寿所用瓷器则与四旬时基本相当,但新出现了“体和殿制”款御用瓷器。
第二,六旬万寿御用瓷器烧造数量最多、纹饰最繁复、器形最多样,不仅包括慈禧皇太后使用的储秀宫膳房、茶房瓷器,还包括皇帝使用的御膳房、御茶房用瓷,以及敬事房赏赐用瓷。从纹饰上看,“万寿无疆”和“万福万寿”瓷器与同治帝大婚瓷器几乎同出一辙(图三二、图三三),还有些器物纹饰和款识完全仿照大运瓷器,为鉴别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第三,七旬万寿时慈禧已近暮年,加上时局的变化,御用瓷器的烧制被迫停止,纹饰上不仅见有重复六旬御用瓷器和大运瓷器,还见有省去“大雅斋”“天地一家春”款识的大雅斋瓷器纹饰。
第四,总体而言,光绪朝御窑厂烧造的器物装饰图案明显呈现女性用瓷的特征,这应是慈禧当政在瓷器烧制上的反映。同时慈禧四次寿辰所用瓷器数量、品种、纹饰、款识方面的变化,也是光绪朝不断衰败的一种映射。光绪朝瓷器的另一特点是纹饰重复率极高,缺乏新意,质量欠佳,是御窑厂烧造水平走向衰弱的例证,更是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的缩影。光绪三十三年(1907),御窑厂由商办江西瓷业公司经营[15],这是对旧有御窑瓷器生产走到尽头的挽救,也是对旧有御窑制度的改革,但因时局动荡,清王朝的大势已去,御窑厂注定走向终结。
图二一 光绪款粉彩蝴蝶纹盘
图二二 光绪款绿地粉彩藤萝花鸟图盖碗
图二三 光绪款粉彩过枝竹子纹盖碗
图二四 光绪款粉彩过枝瓜蝶纹盖碗
图二五 光绪款矾红彩御制诗盖碗
图二六 光绪款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图二七 光绪款青花暗花盖碗
图二八 光绪款粉彩鹭鸶纹盖碗
图二九 光绪款绿地粉彩藤萝花鸟图茶碗
图三〇 光绪款绿地粉彩花鸟图茶碗
图三一 光绪款粉彩花蝶纹茶壶
图三二 同治款黄地粉彩描金结带卍字『万寿无疆』碗
图三三 同治款黄地粉彩描金卍蝠纹团『寿』字碗
(文中配图所示器物均为故宫博物院藏品)
[1]赵聪月:《体和殿制款瓷器烧造时间考》,《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胶41。
[3]《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36,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253页。
[4]周苏琴:《“大雅斋”匾的所在地点及其使用探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2期。
[5]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编:《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年。
[6]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编:《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年。
[7]赵聪月:《体和殿制款瓷器烧造时间考》,《东南文化》2011年第6期。
[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胶46。
[9]《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40,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10]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编:《故宫珍藏慈禧的瓷器》,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2013年。
[1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起居注》卷四十六。
[12]《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44,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258页。
[13]《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44,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94-95页。
[14]《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47,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第121页。
[15] 王光尧:《清代御窑厂的建立与终结——清代御窑厂研究之一》,《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