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2019-09-15 16:28李小萌
丝路视野 2019年13期
关键词:土地整理保护对策生态环境

李小萌

摘 要: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土地规划调研为基础,开展综合性土地管理工作,最终有效提高土地效益。通常土地整理工作包括整理、复垦、开发。但现阶段水土流失情况、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的出现,给土地综合整理工作造成限制。因此,只有解决土地整理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确保土地整理工作效率提升。

关键词:土地整理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保护问题 保护对策

一、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一)水土流失情况加重

土地综合性整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对闲置的土地进行改造,比如坡改梯田、建设水利工程等。虽然土地改造能够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水土流失的情况加重。再加上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在土地整理工作中,未对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增加水土流失的面积,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生活。

(二)生物多样性减少

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建造与农田配套的灌溉排水设施,对必要的农村道路进行修建。这类工作的开展会对大多数生物的栖息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整治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过于简单。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会使许多动物迁移,从而使整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态系统失衡。

(三)单一作物取代植物群落

土地整理目的是为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地收益,对坡度较大的土地进行改造。耕地面积的扩大会使原生、次生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植被的覆盖率降低。土地开垦单一农作物的出现,会取代植物群落,病虫害的情况也会随之加重。

二、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一)提升工作人员生态环境保护认知水平

土地整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需要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作為施工原则,才能在提高土地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生态环境保护认知水平,增强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工作人员正确的环保工作观念。施工方应鼓励全体施工人员学习环保知识,定期组织讲座,促使施工人员能够系统性的学习,了解环保施工概念。在土地整理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根据整理土地的实际情况,引进更为先进的技术。在工作开展前,需要对整理土地的生态环境、承受力进行系统的调研分析,尽量避免整理工作的开展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若在土地整理工作时,发现问题应及时停工,对工作方案进行多方论证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行整改。

(二)保护整理区域的生态环境

整理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入手,才能有效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得以繁衍生息的基本性质,从生物学知识可以发现,不同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促使耕地面积逐渐增加,有些生物的生存环境在被迫减少。现代农业生态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土地整理时利用农业生态系统,进一步保护整理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但要注意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为物种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同样要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影响,满足现代人类正常的农事活动需求。在土地整理工作中,在增加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整理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免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三)景观多样性的保护

为避免单一农作物取代自然景观,在土地整理工作中需要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人员也应进一步考虑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景观设计,重视环境保护。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土地改造方案,避免自然景观减少,从而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同时也要注意土地整理机械设备的使用,避免设备使用不当而对当地植被造成破坏。

三、结语

土地整理综合性工作的开展,才能实现土地效益提升的目的。在土地整理时,应注重土地“质”与“量”之间的关系,注意土地改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避免出现水土流失情况,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工作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才能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减少土地改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瑞军.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1):126—127.

猜你喜欢
土地整理保护对策生态环境
浅谈土地开发整理
基于制度变迁视角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海南州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仡佬族语言濒危程度及其保护对策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西藏山南地区耕地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