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9-09-12 01:52曹星星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6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管理体系国有企业

曹星星

摘 要:本文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积极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管理体系;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体量十分庞大,占GDP比重大。尽管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与发展能力,而且在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经营與管理步入了新一轮改革创新发展阶段,有力地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战略发展,但仍然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国有企业战略发展缺乏支撑,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破解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大力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提升财务管理整体效能。

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价值

在高度重视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对国有企业经营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国有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国有企业不断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创新,能够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工作职能,使财务管理工作为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战略发展、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比如一些国有企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构建了相对完善的ERP系统,而且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在整合国有企业资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务决策辅助职能,使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得到了拓展;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创新,能更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投资风险、融资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财务风险,只有不断创新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使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得到加强,比如一些国有企业将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财务风险管理的事前预测,建立了财务风险点监测机制,使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更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有企业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为企业战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也是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重大问题。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缺乏创新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效能性。比如个别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职能的拓展,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走出资金管理的误区,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特别是在为国有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决策辅助方面比较薄弱;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体系建设,特别是由于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改革的方方面面,但个别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价值链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渗透性和资源整合能力。

2.财务会计系统缺乏融合

尽管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实现了由会计电算化向会计信息化的转型,但仍然有一些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缺乏融合,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一定影响。比如一些国有企业还没有将ERP系统、会计电算化、云会计平台等进行系统融合,财务信息化缺乏协同性;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特别是在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相对比较薄弱,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务管理职能创新和领域拓展,需要引起国有企业重视。

3.财务监督职能比较薄弱

由于国有企业规模较大,因而加强财务监督工作至关重要,但目前很多国有企业财务监督职能比较薄弱,导致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不高。比如个别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没有将财务监督工作纳入财务管理体系,尽管也开展了财务监督工作,但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比较薄弱,国有企业贪污腐败案件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发挥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监督职能,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独立性无法保证。还有的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内部审计工作相对比较薄弱等等。

4.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

由于国有企业普遍规模较大,其财务风险较大,但目前一些国有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较为忽视,财务风险管理模式缺乏创新。比如个别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比较落后,国有企业广大员工参与财务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还有一些国有企业不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技术创新,在构建财务风险点监测、排查、预警机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制约了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

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1.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要想解决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就要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理念,使财务管理工作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这就要求国有企业要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财务战略,将财务管理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创新、发展进行有效融合,强化财务管理对企业战略发展的支撑作用。比如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应当从管资金向管资产、管资产、管发展转型,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具有系统性,并为国有企业战略发展奠定基础;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还要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为国有企业经营与发展服务的角度进行科学设计,提升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2.融合财务会计系统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互联网+财务”方面取得突破。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步发展,进一步强化财务会计系统的融合与创新,使其发挥综合功能。比如国有企业应当将自身的ERP系统、会计电算化、云会计平台等进行系统融合,特别是要在资源共享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并且要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并朝着“网、云、端”协同发展的方向努力,使国有企业财务会计系统更具有多元化。国有企业还要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当中,建立相应的应用平台,加强财务预测和分析,为国有企业财务决策提供参考。

3.强化财务监督职能

国有企业要把强化财务监督职能上升到更高层面,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财务监督实效性。国有企业要将财务监督工作纳入财务管理体系,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系统的财务监督机制,使财务监督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要进一步强化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独立性建设,使其能够独立负责、开展财务监督工作,国有企业对分公司可以采取会计委派制的方式,使财务人员不受制于经营管理者,进而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履行财务监督职责。强化财务监督职能还要更加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并在内部审计结果应用方面进行创新。

4.加强财务風险管理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由于投资、融资规模较大,而且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更要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特别是要更加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财务风险管理当中。要大力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创新,构建财务风险点监测、排查、预警机制,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预案,更加高度重视财务决策风险防范与管理工作,加强财务决策的调查、分析和论证,提升财务决策科学性和战略性。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为国有企业战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财务管理创新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要从解决财务管理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入手,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机制,重点要在创新财务管理理念、融合财务会计系统、强化财务监督职能、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等诸多方面狠下功夫,推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刘研君.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决策型转变的策略.财会学习,2019(08).

2.陈欢.优化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决策的几点建议.中国商论,2019(04).

3.何女.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初探.中国商论,2019(02).

(责任编辑:刘海琳)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管理体系国有企业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