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霞
摘 要: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密切关注他们,尤其是学困生的教育。学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中实现不了教育目标,成为学困生。转化学困生有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法,教师要采取创新教学方法、增强知识学习的吸引力、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家庭、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等多种方式。
关键词: 初中生 学困生 成因
新课改的推行带动了教育公平的深入实施。然而,学困生的教育问题仍是当今教育的重点问题。怎样减少学困生是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1.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大环境,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学生成长。信息时代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学生接触社会的途径越来越多,各种社会信息不经过滤直接传输到初中生的生活学习中,由于初中生大多十五六岁,身心发展不健全,对接触的信息没有辨识能力,自制能力较弱,对未来人生规划尚不明确,人生观、价值观不够完善,难免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上进心削弱,产生懒惰心理,不思进取。加之当今社会就业难,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助长懒惰心理,认为学不学得好工作都不好找,就不费力学习了。由此对学业产生厌倦心理,失去兴趣,感染其他学生。所以,不良社会信息的传递致使学困生越来越多。
2.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
学校教育对学困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师教授方式方面。学校注重教学成绩,比较升学率,素质教育有些欠缺,导致初中生大部分在校生活就是学习,无其他学校活动,使他们对枯燥的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兴趣,再加上多了抽象课程,一些学科内容涉及时代久远,内容陈旧,缺乏朝气,使学生学习起来难理解,没有学下去的欲望。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没有结合新课改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位于主导地位,还有的教师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难以将学生引入课堂中。因此,学校教育模式和教师教育方式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3.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家庭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系融洽的家庭,孩子的心理会很阳光,学习会积极向上。但由于各种原因,家长对孩子没时间照顾或者关心较少,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家长在孩子生活学习中并没有发挥榜样作用,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没有做好教育工作和正确指点孩子,并且在孩子成长中缺失陪伴。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大,导致孩子学习压力太大,学习过于紧张,从而对学习失去喜爱,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放弃学习。有些家庭对子女过分溺爱,什么事情都代替他们做好,使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弱,这样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缺乏责任感,遇到问题时手足无措,不敢面对,在学习上也是这样,一遇到难题就逃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成绩落后。因此,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要。
4.学生的原因。
学习是学生主动接纳和吸收的过程,主动权在学生手里。从学生看,学困生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课程难度递增,学生没法一下子适应这样的学习生活,产生厌倦的想法,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丧失学习动力,在困难面前胆怯。(2)对学习缺乏兴趣。课堂教学枯燥,知识难度递增,外界环境的吸引力过大,再加上自控能力差,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3)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在家中养尊处优,缺少吃苦钻研的耐心,不能做到课前认真预习,课堂积极学习,课后努力复习,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时常云里雾里,知识理解得不透彻,最后成绩就会落后。(4)缺乏健康的心理素质。学生处于青春期,面对紧张的学业出现焦躁、紧张情绪,加上身心发展不成熟,遇到问题不愿与老师和家长交流,容易自暴自弃。此时如果家长没有察觉到,引导教育不到位,就为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提供叛逆的机会,导致学困生的出现。
二、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1.强化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
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求知欲,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表现机会留给学习好的学生,忽略学困生,致使他们在课堂上没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给学困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受教育权,教师不能因为偏心而忽略学困生教育。因此课堂上给予学困生表现机会,培养他们和同学合作的能力,激励他们融入课堂,提高学习兴趣,削减自卑心理,时常鼓励他们“我能行”,对他们的作业可以由简向难做起,培养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将学习当作自己的事情,而且是對自己发展非常重要的事情。
2.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课内自然会认真听讲,课后也会认真钻研和复习。培养学习兴趣,不仅教师要努力,还需要家长的付出,不能总给学生灌输学习是为了升学的思想,要将学习的有用之处告知学生,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习的目的,才会主动认知世界,对学习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产生兴趣,还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督促学困生将基础知识学习牢固,课前认真预习,课上仔细听讲,课下努力复习,多请教老师和同学,积极提出问题。学困生有了进步要及时表扬,增强自信心,带领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知识学习的吸引力。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新课标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制定适合初中生的教学方法。针对教材中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师要想办法使课堂活跃起来,带动每一位学生,可以运用启发、讨论、自学、合作探究等方式,合理设计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使课堂知识更直观具体。结合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要全面了解学困生,了解他们知识的遗漏程度和心理活动情况,根据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题目对他们进行提问,并及时作出鼓励和肯定,使学困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渐对知识学习产生兴趣。
4.建立学习型的社会和家庭。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要给孩子创造和睦、温馨、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还要做好榜样作用,树立学习榜样。为孩子提供学习环境不仅在物质方面,还在精神方面。言传身教在家庭中体现得很明显,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抽出时间陪孩子共同学习,一个积极向上、爱好学习的家长不会培养出不爱学习的孩子,家长就是孩子的学习模范。社会是个大家庭,学习型的社会会促进社会成员的进步,初中生需要的就是健康正能量的力量,所以建立学习型社会和家庭对学困生培养至关重要。
5.开展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青春期的初中生脾气易怒,学校和家长要对他们常观察,因势利导,必要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让他们知道青春期是人一生的关键时期,利用青春期带来的好处,规避青春期易出现的问题,养成勤奋努力、沉着冷静处理事情的坚强意志。教师在授课中要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使学生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学习关键时期,对学生的正确教育很重要,要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克服生活学习中的困难,磨炼他们的意志,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兴趣,其中离不开家长的教育,学困生的转变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科新.浅谈农村初中学困生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16(2):67-68.
[2]孙伟光.初中学困生的转化之管见[J].工作研究,2011(1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