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欢
摘 要: “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但由于教学内容过于庞杂,“比较文学”的现实教学状况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要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塑造理想的人格,陶冶完善的精神个体,培养熟练的实践技能,对“比较文学”的教学改革应該继续。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比较文学” 研究性教学
一、把准学生脉搏,实行针对性教育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比较文学”全面进入大学,已有近40年历史。“比较文学”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季羡林先生认为“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在所有“比较”类课程中的发展最规范。
虽然“比较文学”教学已基本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在于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理清知识体系和基础概念,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受到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文学典籍的阅读积累逐年下降。因此,改变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讲授式教学观念,启迪学生重新养成阅读的习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
“比较文学”课程既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又注重拓宽学生中外融通的学术视野及培养敏锐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马工程系列教材的特点,教师有必要重新思考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多启发,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论,凸显“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研究性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对“比较文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面临挑战。笔者曾经在任教班级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比较文学”和经典作品的认识十分陌生,甚至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没有阅读过《红楼梦》的文本,只是通过电子媒介获取《红楼梦》的信息。诚然,低层级本科生的知识阅历、人文素养、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素质存在不足,但是如此状况让人忧虑。“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需要一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研究个案的阐释,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自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比较文学”因跨越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世界文学视野,对中西方文学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国内外作品的阅读现状及文学接受实际进行课程讲解,尽量选择学生学过的或者理解深刻的作家作为个案。同时“比较文学”属于理论性课程,有着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一线教师要用研究案例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理论,让学生理解“比较文学”不是高不可及的,就在我们身边。
综上所述,在“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培养目标、教材特点、生源层级、学生文学接受实际是教学准备中必须衡量的环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而言,具体教学环节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十分重要。
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和重建大学校园人文精神。“比较文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良好道德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比较文学”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一味地宣讲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生人文素养堪忧,因此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思维和方法,指导阅读实践十分重要。同时,考虑到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层级制约,一线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文学作品的阅读,启发学生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对学过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展开联想,深入思考。因此,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现状,“比较文学”教学应以学科基础理论框架为本,加以丰富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体会中西文化在实践中的魅力。
理论宣讲只能解决“比较文学”教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研究性学习可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实践论的问题,研究性教学十分适合“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拥有广阔视野,既可以对文学本身要素进行研究,又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角度和方法具有多样性。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学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于文学底蕴不足的学生,强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作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笔记、读书报告方式进行检验。对于文学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研究性教学。也就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师对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点在于精讲理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自我建构。具体来说,一线教师要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主讲教师精讲理论知识与方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设计研究题目。布置学生课下参阅相关材料,对某一专题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实施问题教学,并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通过学习报告的方式形成文字材料和课程论文。
研究性教学可以针对中外“比较文学”原典进行精读,提高学生的“比较文学”学科素养。“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跨越性和开放性的学科。一直处于不断自省和开拓之中,拥有广阔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中国学派倡导中西方对话、交流。那么,对西方“比较文学”原典和研究案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针对性精读,十分有必要,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形成“比较文学”视野和“比较文学”素养,有利于师生交流、对话。可以培养学生新的人文精神,当然这种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门学科可以单独完成的,“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开放性、对话性和跨越性的学科有必要走在前列。
研究性教学可以选择“比较文学”论文作为例证,从研究现实出发帮助学生结合具体的研究实例真正理解艰深的理论。如学习“译介学”这一专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译介学的“译介”具有怎样的性质?译介学研究可从哪些材料入手?如何开展译介学研究?带着问题的答案,课堂上师生一起展开讨论,并以《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文为例,最终让学生明确以下学理知识:译介学不同于传统翻译,是翻译文学对源语言文学的一种再创造行为;文学翻译家的翻译实践是有新质的,译作并非原作的简单副本,这其中暗含着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只有在问题中思考,在比较中探索,才能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积极意义。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注意总结成果。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如对“拜伦诗歌的译介与创造性叛逆”这一研究题目。首先,设计研究问题:创造性叛逆的具体例证有哪些?这些实例都进行了怎样的跨文化变异?其次,分头阅读拜伦诗歌的中译本,找出中国翻译家的不同翻译版本等,再阅读并做读书笔记,详细记录其对拜伦诗歌的跨文化创造性叛逆。再次,小组讨论拜伦诗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特点,并从多方面分析其变异原因。最后,形成文字材料或者课程论文,由老师审阅。
综上所述,地方性院校“比较文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启发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根据学生的层级和文学接受实际,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比较文学”经典和研究个案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比较文学”视域和世界文学眼光的新时代学人。
三、明心见性,提升文化自信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和反思不是大学“比较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手段。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出最理想的人格,陶冶出完善的精神个体,培养出熟练的实践技能。“比较文学”具有跨越中西的文化视野,更能在文化比较中涵养出具有理想道德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的精神个体和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层级制约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精神缺乏认同。在外来文化、信息奔涌而来的现实中,我们如何把握住中國优秀文化的主体精神?笔者认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鉴别。
中国道德价值观主张仁义礼智信,这种文化传统更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推崇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看待这种价值观,是符合社会文化的,是合理的。但是当中西文化正面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内涵价值观是更具优越性的。西方文化长于科学知识及应用领域,但中国文化对人生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洞察更胜一筹。这一点如果没有在“比较文学”中强调,学生就难以体会。
通过“比较文学”教育,我们要涵养出具有完善知识结构的精神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西化等言语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许多国人在不知不觉中甘愿被特定的价值观同化。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来说,消除这种影响很困难。现代性这一术语带有一定的误导性,西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先进。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和思想内核是一个历经漫长积累的过程,遗失这种文化内核是迅速的。这一点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内在价值,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精神成人。
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辨析中西文化精神中自然观、群我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最终培养出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在于薪火相传,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体认中国文化精神,在语言文字背后感受中国文化价值,通过比较进行鉴别,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感,并把这种文化自信铺央开来,从而提升整个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总而言之,“比较文学”教学应该以看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己任,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发挥在高校教学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J].外国语,1992(01).
基金:湘南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