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师有梯度的教学设计,达成预定教学目标。以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Section B为例,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支架;英语教学;设计思路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为学习者构建知识和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性的框架。这个框架下的教学环节包括:创设情境,搭建脚手架,小组合作等环节。在课堂设计中,要先确定最近发展区,再进行问题分解,设置情境,搭建合适的脚手架,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以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Section B为例,阐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提高课堂效率。
一、教学背景分析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以询问拥有什么样的体育用品为话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谈论物品的所属关系。从语言知识角度来看,从本单元起学生将学习和使用主谓宾结构,学生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会出现do和be的混淆、第三人称单数的误用等问题。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学生要阅读一份校刊的调查结果,并对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判断,最后达到“能够清楚地描述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物品”这一目标。通过对学生前测,把握了课堂任务的难度,可将内容进行有效分解、整合和改进,立足“生本课堂”,使教学的指向更加精准。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和操练,使学生学会谈论物品的所属关系,并能够描述自己或他人拥有的某种物品。教学中的难点是语言描述的逻辑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Step 1 Warming-up
Sing an English song.
Step 2 Leading in
Guess the things in the teachers apartment.
(Show some pictures of the teachers apartment.)
【设计意图】
本环节要求学生使用第一、二人称表述所属关系。第一幅图出现时,要求学生猜测老师的家里有什么,学生要使用目标语言“Do you have...?”向老师进行询问。如果教师的回答是“Yes,I do.”学生可以坐下。如果教师的回答是“No,I dont.”学生就要站立
等待。
当站立的同学达到一定的数量,教师就要放映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学生要用“You have...”来描述图上的物品。
【设计意图】
谈论完老师的家,请学生在左侧的表格里填写自己家里拥有的物品,然后再询问自己的伙伴拥有什么物品。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询问,“What does your partner have?”引导学生使用第三人称表达所属关系。
Sa:What do you have at home?
Sb:I have...
T:What does your partner have?
S:He / She has...
Step 4 Presentation
1. Listen to the activity 2b,and fill in the first column.
2. Read again,and fill in the second column.
3. How do we describe an object you have?
What→Why→How
【設计意图】
学生阅读的是一份校刊的调查结果,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对知识性内容已经基本掌握,教师将第一遍阅读改成听力训练,让学生听并且填写表格。第二遍阅读中学生会通过搜索文章细节填写表格右边部分。
通过询问文中三名同学对自己拥有的物品的描述,写下板书,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提炼What→Why→How,让学生体会如何有逻辑性地描述自己的物品,并学习如何进行简单评价。
Step 5 Practice
1.Write a passage to describe a thing in your house.
2.Show the passages in class.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要通过写作进行语言输出,学生大概需要5~10分钟的时间。写作结束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交流,查找问题。之后教师会以抽签的方式,使用实物投影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集体评价。
Step 6 Summary
Step 7 Homework
Describe a thing that your partner has.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训练学生用第三人称来描述别人拥有的一件物品,学生将最后的作业上传到网络上,通过网络进行批改,教师进行整理,并在下一节课集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五、反思总结
支架式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支架式教学的方法能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操作过程,教师应注意“引导”性地把学生吸引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所解决的新问题与旧知识的结合点附近区域,合理地搭建支架,使学生独立地沿着支架攀爬,成功跨越“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思维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
[2]林跃武,胡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扎根教育理念建构中小学课程树的实践研究》(立项号:ZD18146);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高中英语词汇衔接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编号:GH171161)的研究成果之一。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