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痛苦咀嚼成诗句

2019-09-12 03:53程朝晖
东坡赤壁诗词 2019年4期
关键词:秋声伊人杜牧

程朝晖

杜牧作为晚唐诗坛杰出的诗人,其绝句成就很高,一向享有盛名。`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云:“杜紫微诗,惟绝句最多风调,味永趣长,有明月孤映,高霞独举之象,余诗则不能尔。”会昌二年(842年),任黄州刺史,时年已年近40了。袁行霈先生说:“晚唐诗人用一切无法长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的盛装推移,普遍表现出伤悼的情调。”无论是自愿还是受排挤,也不论是升还是被贬,单就杜牧所处晚唐社会现状,及其所面临的处境,杜牧到黄州后,其心情一定不会太好。其黄州诗作流露出的情绪少有欢愉,多为哀怨,便是他郁郁寡欢、忧愁伤感的真情的表达。

晚唐时期的黄州,是何等一个荒凉偏远之地。从杜牧诗中即可略见一斑:“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雪中抒怀》)杜牧本有经时济世之才,亦有为国效劳之志,出任黄州刺史,所有的抱负雄心都无从施展,委曲、不甘、无奈、伤感填满了杜牧的心田,唯有借诗渲泄内心的愤懑与不快。他在黄州的写景抒情绝句,含蓄精炼,意境幽美,韵味隽永,别开妙境,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齐安郡偶题》(二首)便是他这一类诗歌中最好的代表作。

其一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这首诗所传达的核心情感就是“恨”。至于恨什么?因何而恨?我赞同陈邦炎先生在《唐诗鉴赏辞典》中的观点,即“众芳荒芜,美人迟暮”之恨,也就是平生壮志难酬、不甘才华徒然摇落之恨。晚唐的杜牧可谓是生不逢时,满腹才华,满腔豪情,却无用武之地。因此,当他面对傍晚时分,秋日夕阳映照下的满池的荷叶时,同其他许多失意诗人一样,忍不住将自己内心之恨,倾泄于西风绿荷之中。“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诗的前两句对仗极为工整,诗人用中国山水画的笔法,将秋天傍晚的景色,细致传神地描绘出来,让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四种景物——落日、溪桥、轻烟、柳影,构成了一幅精美幽静、淡雅隽永的画面。诗人置身其中,本可借景消愁,只可惜这愁太深太浓,一时无法消解。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写法。

可以想见,诗人此刻眼中所有的景物,都带着无以言传的“恨”,以致他忍不住直接说了出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恨”,是这首诗的“诗眼”。绿荷之“恨”在于西风乍起之时,便是自己败落凋残之日。满池的绿色,不久就会变成一片枯黄了。“一时回首背西风”以拟人的手法,巧妙地传达季节变换,绿荷终将被这恼人的秋风吹掉夏日的盛装,只落得个“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结局之无奈与惆怅。“荷”犹如此,人何以堪!诗人的“恨”,便飞越这秋日的晚景,传得更远、更广,更加落寞凄凉。

其二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如果说第一首诗表达的“恨”意还比较含蓄委婉的话,那么,这首诗的“哀”情则表露得直白无遗。

起承二句,诗人一开始就把自己的心绪和盘托出。“悲秋”本是中国诗人心中固有的“集体无意识”,更何况是带着一颗“离心”的诗人,偏又是秋雨绵绵、蒹葭苍苍呢?雨中的蒹葭,也一定让诗人想起了《诗经·秦风·蒹葭》诗中的“伊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伊人”亦如“美人”,是一种可望而不及的理想追求,一种尽善尽美的精神境界。“在水一方”的“伊人”,不正是诗人无法实现的报国雄心以及内心渴望遇见的识才用人的明君吗?

转合二句,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诠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这又是典型的“以哀景写哀,益见其哀”的写法。而末句的反诘,将诗人心底无尽的哀愁、苦闷、抑郁、惆怅,表达得淋漓尽致。秋声秋雨愁煞人!“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曹雪芹《红楼梦》“秋窗风雨夕”)凄凉的秋声,已搅得饱受离别之苦的诗人心神不宁,加上风吹蒹葭,雨打梧桐,淅淅沥沥,喋喋不休,将诗人的心,一点一点润湿、敲碎,让人肝肠寸断,不能自持!面对如此寂寞悲凉的秋景,诗人万般苦痛,一齐涌上心头,不禁大声地叱问:“干君何事动哀吟?”这是痛彻心扉的无泪的呐喊,是失意者无助的抗争。杜牧和苏轼都是黄州接纳的远方的客人和苦闷的文学家,所不同的是,苏轼面对人生的打击,尚能以释道之法理,参破痛苦,而获得心灵的释然与慰藉。而杜牧则不能,他不能“冯虚御风”“遗世独立”,也不能“挟仙遨游”“抱月长终”,只能将失落与痛苦慢慢咀嚼,一点点和泪咽下,再化作一行行诗句,寄托于秋日的悲风中。这种痛苦的折磨,非常人所能体味的。

有人曾经说过,苦难是作家创作的基石。一位伟大的作家,总是将自己的苦难痛苦与时代、社会的苦难痛苦紧密相联,以血泪凝成文学,折射出一个时代之苦难,一个社会之痛苦。杜牧的《齐安郡偶题》何尝不是晚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时代观照?“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黄州作”)敏感的诗人已觉察出时政疲弊,自己无端偏安一隅,空有报国之志,却无力回天,只有将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忧虑,聚于笔端,聊以自我抚慰。

黄州是杜牧为官之所,公务之余,诗人游历了黄州的山山水水,风光自然也是无限美好。然而,黄州终不是杜牧心之所往,短短两年的任期,也不可能让黄州成为他疗伤止痛的心靈栖所。这也正是他与苏轼的最大的不同所在。也难怪黄州人只记住了“天生的乐天派”的苏轼,却冷落了杜牧。不过,杜牧在黄州的诗文创作成就依然很高,《齐安郡偶题》正是他妙手偶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秋声伊人杜牧
长相思·相思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清明
秋声
山行
遣怀
冷月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