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斌
看到《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我被吸引了,作者吴非先生也和我们一样是教育前沿的一位教师。课堂是教育的田野大地,我们教师在这里耕耘,培土,施肥,抛洒汗水,培育着一批批学生,用尽我们的满腔热情。这本书探讨了“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对“课堂”这一教育教学的中心环节进行了系统、深入、细致的反思和解剖,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我通读了各个章节,又挑选了对我触动大的段落做了摘抄,这些内容解决了我在课堂上困惑已久的多个问题,为我提供了解决思路,节约了探索时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几个主要方向。课堂上教师写的板书可以看出他的“底子”:有的很讲究,下课时看黑板,结构一目了然;有的气韵流动,才气逼人;吴非先生认为这才像“上课”,因为没有那块黑板,“课”就不好看了。由此,我决定以后每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板书,使它发挥最大的作用。
學生要有属于自己的“课外”。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老师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很少关心学生的“课外”。殊不知,其实还是课外决定了学生的人生。有的孩子读书多,思维敏捷,而有的孩子从不看一本课外书,反应迟钝。作为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度过“课外”,让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课外”,长大之后,他就会知道“业余”如何度过,就会知道如何去拓展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能力,这比教给他们如何去考试要重要得多。
《课堂要“留有余地”》一问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吴老师说“如果一节课能留下五六分钟或是七八分钟,让学生自由讨论,或是默读,或是查看笔记,或是提问,或者,什么也不干,静默,只要不妨碍同学,爱干吗干吗,对学生有好处。”其中的好处是课上留点空白,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自觉地发挥、延伸一下,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让学生有创造的尝试。我感受到在今后的课堂中,也可以这么做,尽可能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定教,教学得法,该“注意”的,学生自然会注意;而在可以轻松之处,也就不逼学生“视为止,行为迟”,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不滥用学生的精力,让一节课开合自然,张弛有度,学生有思考、消化的余地,轻松地获取更好的课堂效果。
爱因斯坦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教师对社会和教育有了更多了解后,就会觉得教师肩上所承载的责任重大。可以说,教师虽然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都比不上他们的父母长,但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所辐射的面却要远远超过父母,他们在教学中的言传身教所映射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教育,语言能力很重要,想要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同时在私下与学生谈话时也需要高超的语言艺术。教师在与学生说话时应适当照顾到学生的情绪,用最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教育学生,因此必须不断阅读积累经验。教师的教育智慧都是个人读书、思考及与他人交流产生的,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比学生更善于学习,这一点是我今后需要努力进步的方向。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东西做得很表面化,看上去很好,但实际却毫无用处。比如叫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往往做得不够好,只是叫学生去读,而不是很好地去让学生理解,因而,学生在读的时候就出现了表情各异的读书现象:有的呆板、有的僵硬、还有的摇头晃脑。其实,真正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的不在于表情与声调,而在于内心。
在以往的很多公开课、示范课上,老师往往在特色和新意上下足功夫,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往往不去顾及,所以那些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更像是老师和学生表演的舞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场所。所以,课程的教学只有与学生产生联系后才真正有意义,否则课程就失去了价值,我们教师不论在什么样的课堂上都要抛开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实在。每次打开《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本书,都有意犹未尽之感。透过它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作者对现在许多违逆教育规律行为的痛恨与无奈,又能深切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无比深情的爱。
吴非老师说:“有些老师,只需缓缓地在讲台边站定,学生便肃然起敬,那样的老师,思虑深邃,有意志力,像精神标杆,只要他们在教室里,所有的太阳都会苏醒。”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
学无止境、教海无涯,以后要多研读此类教学名著,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