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成,孙道凯,聂海燕,林婉清,邵 丹,廖传景
(1.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温州325035;2.温州大学心理健康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35)
心理健康是以较高的认知水平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一种健全心理状态,其中涉及认知、情感、行为等方方面面[1]。心理健康水平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存在着密切相关[2],贫困生是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生活中有诸多负性事件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目前国内对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专门研究还存在很大空白。本研究假设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差异,不同群体或类型的贫困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差异。本研究欲通过实际数据检验以上假设,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和措施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依据。
采用我国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3]编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该量表通过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10个维度来综合评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各分量表下的项目得分的平均分,即为各因子的最终得分。此外,还可用总均分进行总体的评定。其中,2~2.99 分表示该因子代表的症状存在轻度问题;3~3.99 分表示症状中等严重;4~4.99 分表示症状较严重;如果达到5 分,表示症状非常严重。该问卷被广泛应用,信度、效度良好。本研究中,10 个因子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562、0.754、0.808、0.753、0.778、0.822、0.778、0.675、0.769、0.699,整体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958。
调查位于浙江省中西部的3所农村学校的初中生,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困难学生,发放问卷共600 份,回收580 份,回收率为96.67%,其中,有效问卷548份,有效率为91.33%。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受调查对象的样本分布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表2可见,农村初中生其焦虑、强迫、学习压力感、人际关系敏感、情绪不稳因子的平均得分都超过了2分,心理症状总均分为1.97分,几乎接近2分。以得分>3和>4分为界,发现学习压力感、焦虑感和情绪不稳定3个症状的检出率排前三,且均超过了10%。通过统计检验,发现贫困生与普通生相比,除了强迫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和心理症状总均分的差异都非常显著。
表2 农村初中生心理症状总体状况(M±SD)
表3可见,10个心理症状和总均分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属于低保户家庭的贫困生的强迫、抑郁症状程度显著高于非低保户者。
表3 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症状的性别与是否低保户差异(M±SD)
表4可见,农村初中贫困生的心理症状水平在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
表4 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症状的年级差异(M±SD)
表5 农村初中贫困生心理症状的家庭类型差异(M±SD)
一般家庭是指父母婚姻关系存续的家庭,特殊家庭是指离异或父母一方去世的单亲家庭。表5可见,特殊家庭的贫困生仅“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双亲家庭者。
本研究下受试者的心理症状中,以学业压力感、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情绪不稳、抑郁等较为常见,以学习压力感、焦虑和情绪不稳最为突出,何健等[4]也得出类似研究结果。本研究中,以上三个因子得分大于3 的检出率均超过10%。许多研究都表明,学习压力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首要心理问题[5]。相对而言,农村学校的教育条件较差,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弱,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这说明了学习压力感因子的检出率最高。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落后与城市,大部分学生还要应对如生活困难等负性生活事件,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焦虑情绪。
本研究中,除了强迫因子外,贫困生与普通生在其他各因子和总均分上都有显著差异,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程度显著优于非贫困生。这与我们以往认为的农村中学贫困生,因生活困难,社会处境较差,易导致人际敏感、孤僻、焦虑、抑郁等结果是相反的(刘茂航等[6])。本研究中的贫困学生除“强迫因子”外,其余9个心理症状的得分都非常显著地低于普通学生。这虽与过去的研究结论不同,但是也不是不成立的。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农村初中贫困生的心理韧性较普通生更好[7],作为一种应对挫折的积极心理资源,心理韧性能有效地降低挫折情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8]。正是这种心理品质帮助贫困生抵御了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处于较好的状态[9]。
3.3.1 是否低保户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症状差异
低保户家庭的贫困生其强迫、抑郁显著高于非低保户者。首先,低保户家庭成员的工作能力无法保证足够的经济收入,这样的家庭中,往往还有亲人、长辈生病,父母忙于生计而疏于关爱子女,使得这部分初中生对家庭和自己的处境更加担心,由于无法获得较好的生活和教育资源,当生活中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无助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更加渺茫,觉得生活单调,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自我差异理论也提供了相应的解释,该理论由Higgins提出,即人们的认知结构中有着对现实自我的评判标准,这个标准包括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当现实的自我未达到这些标准时,就产生了自我差异[10]。许多研究证实,理想—现实自我差异与强迫、抑郁相关显著[11],强迫症状涉及对完美的追求,容易对自己不满意。因此,低保户家庭的贫困生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总害怕成绩不好,做事过于小心、反复检查。
根据本研究结果,对于家庭非常贫困的学生,我们应更多关注其抑郁和强迫倾向。如前所述,抑郁传递出时常责备自己,感到没有前途的信号,强迫则反映着追求完美,常对自己不满意,这些都与父母的极端心态关系密切,所以在家庭方面,父母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客观评价子女的学习能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过分要求学习成绩;其次,认识到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学习也不能只靠子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最后,多与其子女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学校方面,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设置心理健康课程,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有意识地培养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12]。对有抑郁或强迫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更多关注,可以用一对一咨询或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干预,帮助他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引导全体同学互帮互助,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最直接接触学生的,最容易发现学生的变化,所以班主任和各科教师都应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当一个人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的现实—理想自我差异会减小[13],所以应想办法去提升贫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应避免完全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这样会使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加失去信心,教师应从多种角度来了解学生,为学生们创造学习之外的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能帮助他们体会到更多成功,增加自我效能感;另有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 次以上的体育锻炼,并长期坚持则能增加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14],所以加强体育锻炼也是有效方式。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于成才有强烈的渴望,其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要求过于苛刻,做事追求完美。有研究表明,在中学生的强迫症状与自我差异的关系中,自我接纳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接纳自己。
3.3.2 不同家庭类型的贫困生心理症状差异
本研究发现,特殊家庭贫困生的“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一般家庭。“敌对”是指感觉自己常控制不住地发脾气,和人争论、容易激动等,主要发生在感到被人轻视、指责或伤害等情况中。主要原因有:首先,初中生往往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他人认可,家庭的不完整或失去双亲使其更容易担心被同龄人瞧不起,进而在与他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容易自卑、猜疑,因而容易激动或与他人争论;其次,离异或单亲家庭表现出更多的是父母关爱的缺失,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与子女敌对、冲动倾向呈负向关系[15],主要表现为亲子的关系越疏离,子女越容易产生攻击行为,这支持了本研究结果;最后,在父母离异导致的单亲家庭中,往往经历过很多冲突,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父母冲突是影响青少年攻击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关注其敌对倾向。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讲,儿童经常目睹父母冲突,暴力解决问题,会渐渐形成一种信念,即敌对、攻击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攻击行为[16]。Grych 和Fincham 对家庭冲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其攻击行为,是青少年发展的保护因素[17]。这就提醒父母,不论婚姻是否存续,家庭是否完整,都应该努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经常与子女相处和交流,增强亲子间的互动,父母双方也应尽可能和谐相处,避免冲突,以冷静、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为子女树立榜样。学校教育中,团体心理辅导是被广泛证明的可有效降低学生的攻击性水平的方式,所以学校需要长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课程[18]。敌对倾向也表现出控制不住地发脾气,容易激动,这就提醒教育者们,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包括正确识别他们的情绪,控制自身情绪,合理宣泄情绪[19]。另外,共情干预训练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有效降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方式,如“共情系统系列法”“情境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已被证明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