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爱萍,曾文怡
(广东理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广东肇庆 526110)
木材林业是践行经济发展新征程的重要理念,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要有效保障木材林业市场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木材物流管理体系,升级完善木材物流作业系统,提高木材运输与仓储的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指导,为木材行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加大木材物流作业系统中储运管理的对策研究,是对木材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是木材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推力。
在木材产业的生产、加工制造与销售活动中,会涉及到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以及人员流这4个方面(如图1.1)。
信息流是指木材在转移所有权之前与之后的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信息,如木材尺寸规格信息、销售价格信息、库存量信息、买卖双方的等等信息都属于信息流。物资流是指在木材交易中所需要涉及到的物质资料流通,如运输车辆、堆积仓库、零售店面等物质资料简称为物资流。资金流是指木材交易中所需涉及到的金钱数量。人流是指木材活动中所需的工作人员,如采购人员、销售人员、运输人员等人员分工。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与人员流,“四流合一”就形成了木材物流作业系统。木材物流作业系统能减少运输费用,保障木材的仓储安全,实现木材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因木材其本身所具有易朽、易燃、干缩湿涨、不耐虫蛀的属性,所以在木材作业中储存与运输方面有些很大的局限性。如在储存过程中因仓内湿度过高木材会容易朽烂以及体积膨胀,体积膨胀后在运输途中要占用更多的空间以及重量增加,使木材的运输难度增大。为有效的防止木材在运输与仓储过程因其自带特性,而造成的木材在物流中所不必要的损失,就因建立健全的木材物流体系,完善好物流作业,规范木材运输与仓储指导体系。
木材物流作业系统是指,在空间距离与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参与木材生产的仓储管理与交通运输中所涉及到的商流、物资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等相互限制和相互关联而组成的网络系统。木材储运系统主要是为解决木材在仓储保管与交通运输的网络,使木材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在空间与时间上进行转移活动,提升木材仓库的现代化水平。
木材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资源,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资源部署都具有深远影响,中国于1998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规定了企事业单位从林区运出木材,必须持有林业主管部门发给的运输证件,(如由国家统一调拨的木材除外)[1]。木材运输证规范了木材作为战略性资源的储运管理,同时还更好的控制了林业资源的采伐消耗,为我国木材资源的管理做出了规范性指导。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划,再加上明确的发展规划,国家林业局制定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表明要夯实林业基础保障,加快林区装备现代化建设。《规划》主要是为加强我国林区林场在交通道路、木材储备、供应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林区林场配备好适应各林区特色的交通运输检测工具,营造好木材储备的管理流程,推进木材区的作业现代化。相应的法律规划,再加上明确的《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展规划,使木材储运作业系统指导方针更加具体。以上法律与规划构成了我国木材储运系统的主要框架,对于木材物流作业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木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与有限的木材资源之间存在着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大量木材资源需要依赖进口来进行补给。在2009年-2018年间,我国木材进口数量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17年木材资源外贸进口数量已经创造出10849.7万m3,历史新高记录。根据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在木材资源对外的依赖度不断提高,呈现出我国木材需求主要依赖于进口。
在木材资源的消耗中,生产的产品呈现多样化的形式,主要有用于造纸、人造板、实木地板、实木家具等行业。在木材的需求中,首要需求表现在用于在造纸行业,其次是人造木质板材业,再其次是实木家具制造业,需要相对最少的是实木板材(如图2.2)。多样化的木材消耗,使得木材资源在储存与运输上的困难程度大大加深,木材资源不再是单一的物资资源,而要立足于不同木材资源所呈现出的特性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与运输。
我国国土领域辽阔,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木材就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但是林业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低,东西南北之间又分布不均。因气候、水土、地理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还在不断的逐年递增。这使得林业的需求与产量难以达到匹配,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压力。我国自建国以来,一共对林业资源已经进行了8次清查(如表2.2、表2.3)。根据清查可得,我国森林覆盖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全国整体森林面积(计算公式: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清查历时均在5年。通过国家不断重视,各地区政府的大力配合,人民环保意识的加强,使得我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多,覆盖率也随之增加。虽然这样,但我国21.63%森林覆盖率与全球平均森林覆盖率的水平31%相比,我国仍还是处于“拖后腿”行列。
中国每年的木材生产量与需求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特别是在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小康社会的初步建成,人均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得全国各行各业对木材的需求量都在不断的增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木材产量从2009年起,我国木材产量便处于逐渐增长的态势(如表2.4),到2013年达到8367万立方米,而在2009-2013年期间,除了2011年出现下滑,其余年份均实现同比增长,直到2014年,才出现下滑趋势。国家对生态建设的不断重视,使得很多地区的砍伐指标都在不断降低,同时也因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高效技术的成功研发,木材的使用寿命不断延长,生产废弃消耗量有所下降。木材资源社会生产量的提高与我国木材资源在市场的需求息息相关,因木材需求量的不断提高使得木材产量的不断攀升。
木材在林场砍伐后在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木材需要先进行从林场到消费地点的空间存储与运输,运输活动包括林区的就地集材储存运输、从砍伐地至仓储地的运输、从仓储地至销售地运输等各活动运输。为保障木材储运过程更加高效、更加合理、更加节能,在运输与仓储的过程中需涉及到各式各样的运输方式相互配合转化,以及存储模式的相互协调。我国对木材物流作业系统的运输方面进行了以下的研究探讨,陈诚、陈婧怡、邱荣祖等指出木材运输中还是采用传统的运输模式(classical transportation model,CT主要是求解了如何用最少的运费将货物从若干个生产地运往若干个销售地的模式[2]。张禹采用“3S技术”,解决了森林系统中,数据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以及非线性的特征,以期提高林业作业数据采集的快速、准确化[3]。在爱尔兰已经出现采用ArcView网络分析程序根据林区路况数据设计木材运输路线,以确保运输距离最短,道路维护费用最少的方案设计[4]。毛波等基于Matlab和Lingo技术对木材运输方案进行了深入化的最优方案探究[5]。
在木材物流作业系统中的存储方面。张兰怡、邱荣祖指出需要先进行合理的仓储选址与布局尽可能避免车辆空驶、迂回、实载率低等情况出现,提高木材运输效率,降低木材物流成本,选址直接影响木材物流网络的通达性、高效性[6]。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不同的算法公式对木材系统中的仓存进行选址,采用鲍摩-瓦尔夫模型及应用算法[7],采用智能算法如遗传算法等等对木材仓储中心进行选址[8]。
图1 .1 木材物流作业系统
表2 .1 2009-2018年中国木材进口数量情况
图2 .1 2016年木材消耗量情况
表2 .2 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木材资源通过加工可以转化成各式各样不同的商品,例如:纸张、家具、地板等等。但在制作成商品的木材原料选择上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不同的商品需要用不同的木材原料进行加工制作。比如我们生活中所常见到的木制家具制品,通常选用的都是上等的楠木,楠木具有经久耐用、木制坚硬、耐腐抗虫,并且还带有特殊的芳香气。而在纸张的制作中我们通常会选用杨木、桦木、桉木为原料进行加工。选用的原料木材不同,其在储存保管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就千差万别了,如果将其都混为一体的进行储存,会加快木制品的损坏,以及增大仓储的难度性,导致木制成品失去其使用价值。联合库存是将不同商家所现有的同种木材原料进行统一堆码存放,不同商家因存在共同的仓储需求,而聚集在一起进行联合库存的模式。联合库存与当今分散的贮木场相比更有利于对木材质量进行综合有效的管理,还可以降低因木材原料相互独立的特殊性而导致仓储空间浪费的现象,可加强各商家之间的联系减少因库存独立而造成需求放大的现象,降低仓库的闲置率,节省土地资源的使用。
表2 .3 全国森林资源覆盖率
表2 .4 2009-2018年我国木材产量统计
①木材仓储选址评估方法
关于整合木材存储的实施方法,可选用较为简单的相对关系布置法。该布局法是通过木材在库储存中各功能区关系的密切系数进行划分布局,使得最合理的布局能由此而规划出来。
关系密切程度可以划分为 A、E、I、O、U、X等 6个等级,经分析后设定其值大小为,具体见表3.1。
表3 .1 密切等级划分表
根据整合木材仓储,实施联合库存所需的特定要求,在仓储选址中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A、选址符合联合库存点总体规划;B、靠近装卸点,保证木材进出口从运输工具卸下后,能迅速、便捷的分拣归类到各个临时存放点,进行木材清点入库;C、选址应位于交通便利,区域通达性高的区位,便于货物的集散;D、考虑到熏蒸除害处理药剂具有一定的毒害性,选址应远离居民区。
综合A、B、C、D四点所述,我们据此来确定各相关设施与木材综合仓储点之间的邻近关系,以设定其值。
相对关系布局法的核心步骤是:
(1)首先确定流通过程中所需涉及到的功能区,以明确各功能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图;(2)其次计算出各功能区的相对密切数值;(3)最后根据相对密切数值进行布局规划,先布局相对密切数值最高的部分,随后按与相对密切数值最高者相互作用的紧密程度依次布局,得出平面布局规划图。
②木材仓储选址研究
针对整合木材仓储,实施联合库存的具体评估流程如下:
在木材的存储过程中,设定特定的:A仓储点、B仓储点、调配室、分拣中心、供热设备、供电设备、供水设备以及出入口等几个主要功能区。根据相对关系列出其关系模型如表4.2所示。
表4 .2 处理设施相对关系表
根据以上模型,可以得到各部门与其它设施的关系及其分值为表4.3:
表4 .3 设施相互关系及其得分表
由表4.3可知,分拣中心的分值最高23分,因此须首先确定分拣中心领域。据以上分析可建立表4.4所示的邻近关系表:
表4 .4 邻近关系表
通过表4.4,我们可知在首先确定分拣中心后,接下来应当确定入/出库除害处理区域,且二者应当邻近,然后再依次确定A仓储点、B仓储点、供热设备、供电设备、供水设备的具体位置,最后确定管理调配室的位置。
我国木材资源在需求地与资源生产地存在着地理空间差异,木材资源产量较高的地区普遍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三四线的小城市,而木材需求量极大的城市都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东南地区,例如广东、福建、浙江这一代地区。因此需求地与生产地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地理差异,为弥补上述空间位移的差异问题就需要用到物流系统。木材物流作业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和管理制度,在实际运用中大胆引进高端物流设备和信息管理手段,建立高效化、网络化决策支持系统,统一物流管理模式。有效的解决了木材运输成本和空间储存难题,大大的减少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在木材市场的竞争力,解决了木材资源供给需求差异,减少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提高了我国在木材物流的运输水平。因此把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单单可以解决林木公司在运输、配送上所遇到的难题,还能为林木公司提供在储存、加工、信息处理等专业化的木材物流服务。除此之外,建立木材物流作业系统有利于及时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车辆的装载能力、对物流流程、环节进行有效的调控与管理。
目前,我国木材经济现处于小规模运输、分散化仓储和市场无序竞争的状态,木材产业科学技术水平较低,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原材料转化率低,制作周期长。木材物流作业中智能化、数据化、技术化程度不高,又因木材行业商家与商家之间缺乏及时地信息流动。导致木材仓储分散化,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运输小规模零散,缺乏有效的管理;以致大量木材损耗、腐烂、霉变,失去其本身使用价值。因而需要搭建木材物流作业系统,应用先进的互联网云技术、信息数据库、现代通讯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遥感技术(简称RS),实现大数据信息化的木材资源发展。木材物流作业系统主要包含有配送运输功能、库存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等等与之相关的功能服务,为了能更好的满足木材跨地域性及物流信息共享的需求性,完善木材运输路径的优化,实行木材战略性资源的大数据交流共享,简化木材运输流程手续,实现高效储运结合,提升木材物流作业系统的综合性发展。打造专业化的木材林业系统,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天网”、信息中心等技术,夯实基础的木材资源大数据智能化实力,形成立体感知、互联互通、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木材林业发展新动力云平台系统。
木材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难题,作为一种十分稀缺并宝贵的战略物资。木材物流作业系统的完善能推动我国木材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木材物流作业系统站在新的起点,肩负新的使命,面临新的挑战,为木材资源的转化、升级、打造着专属于木材资源的新兴生态圈。本文运用宏观环境PEST分析法对木材资源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四个大方向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探究。总结出三处问题:一因木材品种种类的多样化使得木材资源在储存中难以采用集中保存的方法;二木材资源体积较大并且其自身具有易燃性、易朽性以及不耐虫蛀、干缩湿涨等特性,在运输上需注意的细节过多,难以混合运输;三木材资源在运输、仓储、配送上的信息化、科技化、智能化水平还较低,难以满足当今的发展需求。因此文章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整合木材仓储,实施联合库存;构建木材运输,开展专业第三方;打造木材系统,信息搭建云平台。从而来完善木材物流作业系统的建设,满足当今社会木材资源的发展需求,打造生态木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