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丰琪
董建华(1918—2001),上海青浦人。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其祖父、外祖父均为当地儒医。11岁跟随前清秀才邹谱生、贡生赵雪炎学习古文。16岁拜上海名医严二陵为师,跟师六年。1941年,悬壶故里。曾在秦伯未开办的中医函授学校学習。1951年,带头组建青浦县城厢区联合诊所,任所长。1955年,被选送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第一期进修班深造。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负责伤寒教研组工作。1957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196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1963年,调任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1974年,出席联合国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作中医相关报告。1978年,晋升教授,同年被任命为东直门医院副院长。1986年,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1990年7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7月,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联合确定为首批“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全国科学大会代表、国家科委中医专业组成员兼发明奖特约评审员、卫生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内科分会主任委员等职。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代表论著有《伤寒论释义》《温热病讲义》《中医内科学》《临证治验》《中医疑难病例分析》等。
叩拜名师,苦读经典
董建华祖父医术高明,外祖父儒医风范,闻名乡里;这些都在幼小的董建华心里埋下了中医的种子。十一岁那年,眼看着父亲病重无力回天,含泪尊崇父亲遗嘱,在母亲教导下立志学医。之后拜上海名医严二陵为师,苦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景岳全书》《温病条辨》《金匮要略》《丹溪心法》《诸病源候论》等经典著作。他每读一书,都认真摘录,并结合临床实践写出心得体会,虚心求教师长,日积月累经验。他精益求精地探索严先生的学术思想,同时博采众家之长,广泛收集名家验案,临证加以运用、比较,开拓了思路,为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打下了坚实基础。后于1941年出师,悬壶故里。
辗转南北,结缘杏林
1955年,董建华被选送到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深造,使其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得以升华。由于成绩突出,受到了学校的嘉奖,而后留校负责伤寒与温病的教研工作。195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中医学院(即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等四所高等中医院校。1957年,为加强并充实北京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董建华奉命首批由南京调到北京工作,任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组长。在他担任组长期间,致力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多临床、早临床”的理念,参与编写了全国第一部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率先在全国开展二级学科的专业分化,促进了学校热病、脾胃病、脑病、老年病等三级学科的发展。正是在董建华的带领和努力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医内科学成为教育部首批重点学科,而他本人也成为中医内科首届学科带头人。至今,他所传承的中医脑病科、肺病科、脾胃病科仍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
201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这也离不开董建华先生等一批先贤一生不断努力与探索。正是他们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教研室的建设,为开创阶段的北京中医学院的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开展,发挥了卓有成效的作用,也为学校后期的腾飞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悬壶济世,大医精诚
1942年,董建华在上海和青浦开业行医。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乱,百姓生活困苦,天花、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董建华不计报酬,无论贫富,精心为患者治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50年,任青浦县城厢联合诊所主任,县卫生协会主任。1963年,任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董建华一生精勤不倦、克勤克俭,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党和人民。从医六十多年,对任何病人都是耐心、谨慎诊治,不敢疏忽大意。他非常重视临床工作,除了在医院里收治病人,还经常到矿区、农村、基层诊治病患,治好很多疑难杂症。他医德高尚,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他常说,用药不在多、不在贵,而要用得巧、用得准。他一生看病无数,力求减少病患负担,真正用爱心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深受百姓爱戴。此外,他还常年从事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作为国家医学专家先后专程为菲律宾、喀麦隆等国家首脑进行医疗保健,因疗效突出得到肯定和嘉奖。董建华因医术精湛蜚声海内外,很多海外归侨和外国友人都慕名而来治病,经他诊治后都获得很好的疗效。董建华还无私地将医治胃病的药方献给药厂,如今胃苏冲剂、荜铃胃痛颗粒都已上市,造福无数胃病患者。
学贯寒温,中医泰斗
董建华从医、从教六十余年,在中医教学、医疗、科研等诸多方面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多有创新,科研成果突出。数十年积淀,董建华学贯寒温两门,师古而不泥古,集百家之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董建华专长于治疗内科、妇科、皮肤科、儿科疑难重症、多发顽症及中医内科急症。在脾胃病的治疗方面,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通降论、气血论、虚实论、标本论、湿热论,并创立了著名的“通降十法”,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脾胃辨证论治理论,在消化系统的辨证和治疗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治疗热性病方面,以八纲辩证为基础,提出了三期二十一候的温热病辨证的总纲,推动了温热病的精深研究。尤其在治疗急重热病方面,取得惊人的效果。董建华主编的中医著作《伤寒论释义》《温病学讲义》《温热病论治》《临证治验》《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医内科急症案辑要》《董建华医案选》《内科心法》《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董建华老年病医案》《董建华医学文集》,以及一百多篇中医学术论文等,对后世影响巨大。因其在中医领域的巨大贡献,1994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立德树人,桃李天下
董建华毕生致力于中医教育事业,1983年成为全国首批中医学科博士生导师。他努力提携后学,言传身教,培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全国名中医、岐黄领军人才等一批又一批国家栋梁,他们遍布海内外,至今仍活跃在弘扬中医的事业中。2018年12月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董建华学术传承研讨会暨百年诞辰纪念会,其弟子代表—首都国医名师杜怀堂教授、姜良铎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唐旭东等饱含深情地讲述了董建华先生行医、为师的感人故事,激励当代中医人敢于探索、勇于承担,为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正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继续秉承董建华的遗志,坚持不懈地推动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参政议政,弘扬国医
1957年,董建华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董建华作为中国卫生代表团顾问,出席了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27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医药学在保障人民健康与改善环境卫生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的报告,把中医推向世界。1978年,董建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被选为中华医学会理事。1980年,他在全国政协小组会上所作《大力发展中医事业》的发言在《人民日报》刊登以后,得到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在1983年的中医辨证法学术讨论会上,他所作的《当代中医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的讲话,引起了中医药界的高度重视。
殚精竭虑,建言献策
1983年至1998年,董建華身居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要职,曾建言国务院设立国家中医管理局,倡议中医立法,希冀用法律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他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术地位,是中医行业的领军者,这使他时时感到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他深入调查研究关于中医发展的全局问题,殚精竭虑,周密思考,以八大建议的形式提出:一是继承与创新必须结合;二是普及与提高必须结合;三是新老中医必须做好交替;四是科学研究与临床实验必须结合;五是发展中医与发展中药必须结合;六是欲长期并存必须独立发展;七是治病与治心必须结合;八是治疗慢性病与治疗急、重、危症必须结合。这八大建议高屋建瓴,不仅为当时中医事业的发展理清了思路,而且也对中医事业的永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于2017年7月正式施行,可以说是实现了以董建华先生为代表的中医前辈的夙愿。
质朴家风,言传身教
董建华在母亲教导下走上从医之路,始终对母亲敬爱孝顺,闲暇时经常陪母亲聊天。其夫人孟锦余,随丈夫辗转南北,从事护理教育工作,成为北京中医学院护理学的奠基人。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丈夫管理书信,操持家务,严教子女,任劳任怨。夫妻伉俪情深,家庭和睦。女儿董薇薇回忆起与父亲共处的难忘时光时说,“每每回忆往事,父亲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忘不了他为了让学生听懂授课,每日练习普通话,忘不了他为了学生深刻理解授课内容,经常手绘图谱到深夜。父亲虽然已经离开了18年,但他的工作作风一直激励着我和家人”。
后记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多元包容,中医药的学术传承和创新任重而道远。董建华为中医事业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是中医界成人之道、做人之道的典范与标杆,更是值得深深追思与缅怀的中医药教育的先行者与引领者。国家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以董建华为代表的中医大师和各位前辈的奉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正是他一生真实的写照。董建华这种立德树人、弘扬国医的高尚情怀将永远勉励后辈学人深研岐黄之术,不断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努力谱写人类健康共同体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