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华 紫荆花开港启航

2018-11-21 19:46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18年21期
关键词:董建华香港

王碧清

199 6年1 2月1 1日,董建华以320票——八成得票率顺利当选为香港第一位行政长官。他以首位中国人主政香港的姿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政府将对被英国统治100多年的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时,他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开创的、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一国两制”伟大实践,随着董建华的当选正式拉开大幕……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举世瞩目。而这位重要的歷史亲历者、见证者登上了这一年第2期《中华儿女》国内版杂志封面。在作家晓庄的笔下,董建华的为人、事业和家庭走进大众视野。

董建华曾说,他相信21世纪的中国一定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就像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从困境中崛起一样,他对祖国前途充满信心。

从1997年到2005年,董建华历任香港特区第一任、第二任行政长官。在辞去香港特首之后,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且连任至今。弹指一瞬间,香港走上“同祖国共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已20余年。满头白发的他,如今依然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努力奔走。

承袭优良家风

董建华祖籍浙江舟山市。那里曾是一个小渔村,而今已开启了港口城市的新篇章。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10多岁就离开家乡浙江舟山,先后到上海、天津打拼,后到香港闯荡。在1980年代,董浩云成就了自己商业帝国,成为全球七大船王之一。

1937年,董建华出生,在上海市徐汇区前建国西路365弄5号高级住宅区的一户二层的小洋房里,董建华三兄妹度过了愉快的童年。直到12岁,董建华随父亲离开上海来到香港。

在香港,董建华就读于中华中学,后因学校被封,转学到知名中学圣士提反中学。中学毕业后,他远赴英国利物浦大学读机械工程专业,1960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董家家境优渥,但崇尚节俭家风,勤俭持家是代代相传的家训。董建华在英国读书期间,零用钱非常有限,身上不见一丝“富家公子”气息。董建华曾这样说:“我父亲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从小他就教导我,你是中国人,要以身为中国人而感到光荣。人的一生要做有意义和有用的事,千万不要浪费宝贵的生命。”

大学毕业后,董建华先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打工,1965年1月被派往家族企业在纽约的分公司,开始接触家族生意。董建华对于工作的认真和专注令人称道。他每天清早7点钟到办公室开始工作,经常最后一个离开。

董建华经常强调,要孝顺父母、重视家庭、仁爱为怀、诚信为本、好学不倦、珍惜安定秩序、恪尽职守、少计利益、重协商和谐、避不必要之对立,等等。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在公司,他从来都称呼职员为“同事”,而不是员工或下属,公司员工则称他为“董生”或“C.H.”(董建华英文名简称)。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愿意拖欠职员的薪水。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称赞董建华为人谦虚、讲道义。在旁人眼中,董建华夫妇总给人彬彬有礼、为人谦和的美好印象。

有人统计,董建华曾是215间公司的受薪董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社会头衔。后为避免当选行政长官后有“利益冲突”或引起外界猜疑,董建华都做出了妥善安排,并放弃了许多家族企业内的业务。

1997年7月1日,注定是董建华最为难忘的时刻,当时的他已经60岁了。同时,他也倍感责任重大。在他担任特首期间,香港人对于他讲究忠义、极有涵养的君子之风印象深刻。

“一国两制”第一位实践者

从一名涅槃重生的企业家转身成为扛起“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旗手并不容易。如何带领600多万香港人前行,董建华重任在肩。

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行政长官宣誓就职仪式上,董建华读出了亲笔写的话,其中有这样一句:“今天,我们幸运地站立在先贤梦寐以求的理想高地。”

回归祖国之后,为了回归初期香港的稳定,董建华沿用了所有港英时期的精英人士。转入新的轨道的同时,董建华遇到了上任后的第一个重大挑战。

1997年10月20日,这一天也是华尔街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10周年纪念日。就是在这一天,香港上市公司市值暴跌,减幅达35%,仅香港十大富豪,就损失超过2100亿港元;截至这天,银行利息上升300%;楼市价格下沉。而普通大众感受到的切肤之痛尤其体现在房产上,楼价的惨跌导致的负资产户数以十万计……面对商海风云多年的董建华,曾经卧薪尝胆8年,深耕家族企业,带领董家“东方海外”这艘巨轮度过危机;而今,面对金融暴风雨,董建华表现出他一贯的坚韧。他决定维持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与此同时,充足的外汇储备和中央政府的支持也给了他信心。1998年8月,在金融市场极其动荡之时,董建华决定入市干预,以挽救整个城市。

董建华曾表示,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每天做的事要对市民有交代,责任很大,不可以做错事,每一件事都要深思熟虑,听很多人的意见。而最后自己做决定的时候,“有的时候是非常寂寞的”。

董建华还认识到香港的产业空心化问题,并开始发展新型制造业。他推出“中药港”、“数码港”等计划,以及重振电影工业。到1999年第二季度,“数码港”计划初见成效,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五个季度的负增长,开始回暖,增长率为1.1%。香港经济开始复苏。

2005年3月,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闭幕会上,董建华被增选为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此后,他分别于2008年、2013年,连续当选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于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再度连任。尽管不再是特首,但他仍会在重要时刻发声,为国家和香港的发展竭心尽力。

2014年11月10日,董建华创办的智库——团结香港基金会在香港成立。董建华指出,其目的是要汇聚香港最出色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多角度的研究和讨论,倡导解决问题的新思维,然后集结这些智慧,形成公共政策建议,提供给政府、公共机构和整个社会考虑。

团结香港基金会由董建华任主席,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首位香港华人大法官杨铁梁以及国学大师饶宗颐出任名誉顾问。另外,顾问团成员包括来自学者、专业人士、工商界、政界、妇女和青年等十多个界别的知名人士。

在2016年,该智库旗下成立“商社聚贤”平台,成为团结香港基金会在推动商界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有益尝试。再比如,推出“蜂树盟”计划,在初创企业于商界之间搭建合作桥梁共同解决人口老化、教育、环保等社会问题。

在团结香港基金成立三周年的庆典致辞中,董建华表示:“过去五年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国家解决了多年来想解决的问题,亦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的成功是因为她的政治体制,中国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国家发展的需要而走自己的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十多年风雨路,董建华深感正是因为有祖国这个强大的后盾,香港才能顺利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不断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他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一国两制”的重要性。

董建华常常讲:“香港好,祖国好;祖国好,香港更好。”当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香港在金融、贸易、“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中迎来更多机遇。在香港回归20周年前夕,董建华还鼓励香港青年更积极地了解和认识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在参与国家建设中实现个人发展。

关于未来,董建华还有一个愿望:希望香港能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他说,香港中西文化荟萃,应当承担起中西文化融合的工作,“而这对世界不同民族的融合会有很大借鉴、帮助作用”。(部分资料来源于《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新华社、央广网、东方网等)

猜你喜欢
董建华香港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董建华:刻苦的“7·11”特首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香港
董建华为政改发声引热议
董建华任阿里董事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