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 鸣 张朋华
“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的概念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新闻工作者李普曼1922年在《舆论学》(Public Opinion)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李普曼所处的时代是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期,美国报业完成由廉价报纸向现代报纸转型的过程,当代美国著名的报纸也大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和崛起,比如《纽约时报》等,报业集团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也就是说,拟态环境产生于美国传统媒体开始兴盛这一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到《1996年联邦电信法》颁布,是美国传媒业以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多元传媒产业结构发展阶段①,但拟态环境理论依旧适应于电视这样的媒介形态,因为电视的出现相对于报纸来说只是传播形态的变化。概括来说,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传统媒介高度发达时期。从媒介技术的角度看,互联网出现后,媒介形式经历了Web1.0和Web2.0两个阶段,媒介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这就导致了传统的拟态环境理论不适应于新的媒介环境。自媒体出现后,个体能够进行信息的生产,“个人+有传播力的信息”以及“有影响力的人+信息”这样的模式都有可能达到大范围的传播,这样一来,除了大众传播机构,个体也能成为拟态环境的建构者,“拟态环境”开始被自媒体解构和重构。自媒体如何解构传统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又是如何重构新的拟态环境的,新的拟态环境其状况、特征、样态及其对大众传播学理论的影响等等已经成学界和业界十分关切的显性问题,对如上问题进行理论阐释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拟态环境”理论由李普曼提出,并对“拟态环境”这个概念做了经典的阐释,指出人们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个虚拟环境。日本学者藤竹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拟态环境环境化”的观点,指出人们对拟态环境的认知最终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拟态环境越来越环境化。
“自媒体”一说来自于 2002 年丹·吉尔默(Dan Gillmor)提出的“新闻媒体 3.0”的概念。他提出1.0 是指平面媒体、广播等传统媒体(old media);2.0 指在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new media);3.0 主要是以博客、微博、个人主页、即时通讯工具等构成的自媒体(we media)。②目前的媒介环境则包含了以上三个类型的传播主体。自媒体平台的诞生使得新的传播主体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单一传播主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则开始被解构,“拟态环境”概念有了更丰富的意涵。
1.商业网站时代的网络媒体单一传播主体不断扩大
李普曼时代的媒介环境是由传统媒介主宰。网络出现后,作为商业网站的网络媒体开始飞速发展,这里的网络媒体专指商业网站。网络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结构,一方面,商业网站是具有媒体属性的私营企业,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商业网站没有采访权,所以其按照规定只能转载新闻机构的新闻信息;另一方面,商业网站的影响力远超过专业的新闻机构。媒介生态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拟态环境的建构主体由单一的传统媒体变为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共存的双主体。
自媒体时代,受众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参与拟态环境的建构。需要指出的是,通过自媒体平台建构出的拟态环境不同于大众传播时代构建的拟态环境。大众传播时代,传播者是精英阶层,传播的信息有严格的把关程序,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皆是麦克风”,受众是草根传播者,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如图1所示,如果将大众传播时代构建的拟态环境表示为拟态环境A,自媒体时代构建的拟态环境表示为拟态环境B,那么在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构建成为融为一体、趋于一致的新的拟态环境。
图1 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并行交融形成趋于一致的拟态环境图
当某一舆情出现后,一段时间内往往形成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并行交融、相互影响的舆论场,最终在相互作用下形成趋于一致的拟态环境。新的传播主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不再是单一的“拟态环境”建构的主体,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主体也能建构“拟态环境”,这两种环境相互作用来影响实践活动。
2.自媒体时代传播主体的多元分化,新意见领袖成为重要的传播主体
在自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主体又分为多种类型,以新浪微博为例,平台上存在着政务微博、企业微博以及微博大V等有影响力的传播主体。自媒体出现后,由于传受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传播者不再是构建拟态环境的唯一主体,传播者和受众共同构建拟态环境。而在自媒体平台,新意见领袖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诸如在微博平台上的微博大V,拥有上百万、上千万的粉丝量,相当于一份甚至几份报纸的用户量,影响力较大,成为新的媒体环境下构建拟态环境的重要节点。
自媒体赋予了公众构建拟态环境的权力,特别是在一些公共事件中,谁在现场,谁就能获取第一手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信源,传统媒体往往跟进使用这些信源,这样普通公众成为突发事件拟态环境的最初建构者。而且由于普通公众发布的信息没有经过把关、处理等环节,所以构建的拟态环境更大程度上接近客观环境。综上所述,基数较大的普通公众有着较小的影响力,在拟态环境的构建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在拟态环境的构建过程中,基数较小的自媒体“意见领袖”,将信息推出后,形成很大的围观效应,产生较大的传播影响力。新的意见领袖在“拟态环境”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节点作用,是拟态环境建构的主要力量,并且建构的拟态环境向领域化发展(如图2)。
1.受众充当信息的把关人,拟态环境趋近于客观环境
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是主要的把关人,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他们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加工,所以受众接触到的是经过大众传媒把关后的信息。传统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在自媒体时代,受众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二元体对立结构受到冲击,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定位日益模糊,受众大量参与到信息的把关过程中来,受众依靠微博等新媒体技术主动接近新闻事实,自主构建信息环境。虽然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具有碎片化、零散化等特点,但是受众凭借对微博信息碎片的有机整合,逐渐自主建构“拟态环境”。这和传统媒体构建“拟态环境”的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以大众传媒作为主要把关人,传播信息构建“拟态环境”,而微博则以普通公众自身作为主要把关人,通过微博平台还原客观事实,构建信息环境。那么,公众通过自媒体平台构建的“拟态环境”,由于避开了传统媒体把关等环节,其传播的新闻事实有可能更接近客观事件本身。因为微博的信息传播充分调动了受众微博用户的力量,凡经历该新闻事件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参与到事实的讨论中,而传统媒体往往只采访有限的事件参与者,在加工新闻信息时迫于各方压力,有时又会刻意放大或缩小某些新闻内容,其还原事实信息的程度往往就不如微博平台。③
图2 新的意见领袖在“拟态环境”的建构中的节点作用
2.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拟态环境趋近于客观环境
“拟态环境”理念的提出处于印刷媒体时代,媒介技术之后走向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时代,梅洛维茨提出的场景理论认为,在电子媒介出现后,印刷场景转化到了电子场景,“所有的媒介都像是过滤器”,排除了“现实”的某些方面。但是,每种媒介又都是互不相同的过滤器,编码的过程越是抽象、有阻隔和缓慢,讯息则越不像它们所代表的东西。讯息与现实越不相符,则媒介就越能用其来展示事件典型和理想化的形象。相反,媒介越是无需花大力气就能简单地“捕捉”到一个场景内所发生的事情,讯息就越能真实地反映行为。讯息与真实的行为和事件联系得越紧密,它们就越不容易被操纵和控制。④他认为,电子媒介更容易地捕捉到场景所发生的事情。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公众可以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的成本更加低廉化。按照梅洛维茨的理论,当自媒体无需花大力气就能“捕捉”到一个个场景,则讯息就越能真实地反映行为。在突发事件现场,公众用移动设备拍摄真实的现场画面,这些信源不是像传统媒体那样经过处理,而是原始的现场画面,这就使得所构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之间的偏移有所缩小,呈现出相对趋向真实的态势。
腾讯网、企鹅智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将网络媒体的进化分为以专业传播为特征的门户时代;以用户参与为特征的Web2.0时代和多媒共生的众媒时代;以及万物皆媒的“众媒时代+”等三个时代。在众媒时代,信息生产的门槛进一步消解,除了智能手机,媒介终端多样化,屏幕和数据无处不在,可穿戴设备带来现实感的增强和第一视角记录,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进一步完善,虚拟现实将变得更沉浸化、更有吸引力,增强现实的进一步完善会将媒体和数据带入现实生活,借助这些技术,用户可以更多地“进入”到新闻现场,成为新闻的当事者,比如微软的全息眼睛Hololens,将重构新闻与读者的关系。⑤
由此可见,随着媒介技术在不断发展,最终达到的境界是万物皆媒,“拟态环境”和现实环境进行连接。虚拟现实技术将创造一种与现实世界关联度更强的全新“虚拟世界”,它们是对真实世界的再现和强化。虚拟世界将成为一种“普遍存在”,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更加趋近于现实环境。
1.传统媒体建构的“拟态环境”在网络空间延伸
现实环境越来越复杂,超过了人们的认知极限。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介来认识世界,因此,在公众和现实环境之间就插入了一个媒体营造的环境。报纸是最早出现的传统媒体,随后是广播,最后是电视。电视相较于广播,出现了画面,麦克卢汉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电视则是听觉、视觉和感官的延伸,是对人综合感官的刺激。相较于纸质媒体和广播,电视能给人以感官的冲击力和身临其境的感觉,传递更多的信息,电视逐渐成为主流的媒体,并成为建构拟态环境的主要传播主体。
因特网出现后,网络媒体飞速发展,以Web1.0技术为基础的商业网站大量涌现。商业网站的信息源来自于传统媒体。从新闻传播的过程来看,网络新闻实际经历了二次传播,网络编辑充当了新闻平台中的“二传手”角色,对传统媒体新闻的整合、“包装”,让传播效果放大。而且网络媒体与受众的关系基本上还是被动的单向传播。网络媒体所建构的拟态环境延续了传统媒体的特点。
2.网络直播使“拟态环境”更逼近现实环境
直播的基本功能是同步展现现场,包括演播室现场和新闻发生的现场。在电视发展过程中,电视会对大型事件进行直播。诸如香港回归时,央视进行了直播报道。电视直播就是将现场情况如实地展现出来。镜头中所展现的画面是记者的眼睛所观察到的景象,真正做到了细节的真实、现场的真实、事实的真实、展现的真实,相较于后期制作的内容,直播建构出更加真实的“拟态环境”。网络直播出现后,将直播成本大大降低,个人都可以对事件现场进行直播,这就相当于扩大了媒体平台的真实场景。
3.虚拟现实是“拟态环境”的真实演绎
所谓VR,即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提供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使用户沉浸其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⑥VR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沉浸感。所谓沉浸感就是指让人沉浸到虚拟的空间之中,脱离现有的真实环境,获得与真实世界相同或相似的感知,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受众穿戴头盔、眼镜等设备而进入虚拟的世界,以第一视角的身份进行体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VR新闻营造了一个超真实的“拟态环境”。
大众传播理论包含范围较广,自媒体时代新型拟态环境对大众传播诸多理论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侧重论述其对经典拟态环境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和涵化理论的影响。
自媒体传播环境挑战了传统媒体在信源和渠道上的权威地位,技术赋权解放了受众的信息生产力,带来受众地位的改变,受众更多地被称为“Pro-sumer”,集生产者、使用者、接收者、传播者、消费者等角色于一身。自媒体时代的新型拟态环境对李普曼等人在传统媒体时代提出、发展完善的拟态环境理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虽然自媒体时代新型“拟态环境”建构伴随着谣言横生、虚假新闻、群体极化等问题,但是拟态环境终究是具有能动性的人的主观创造的结果,而且能够通过环境监测、社会联系与协调、精神调节等在社会监督、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重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危机事件、突发性事件、灾难事件爆发时期,拟态环境理论的适用性更加明显。所以,传统的拟态环境理论在自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仍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如何构建一个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拟态环境,帮助受众无限逼近事件的真相,绘制一幅完整准确的社会地图,让社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应该成为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社会议题。新的拟态环境理论应该基于自媒体时代的传播生态,要根据中国的实践和传播环境加以讲述,在正确认识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传播技术等几对关系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大众媒体应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固守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阵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做到真正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做到真正的服务于民。自媒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社会动员、集思广益、舆论监督方面发挥天然的优势。受众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认识自身所处的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的关系,避免成为被裹挟的乌合之众。如此,才有可能实现自媒体构建出的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的统一。
麦库姆斯与肖在1968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诚如麦库姆斯本人所言,议程设置“这种想法根植于1992年出版的一本著作《舆论学》,它的作者是美国新闻工作者和社会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外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图像”的论断。议程设置理论讨论的是现实世界与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想象之间的差异问题。所以,议程设置理论是在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基础上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⑦
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建构拟态环境,公众对环境的认知不再仅仅受传统媒介建构的拟态环境的影响,因为在自媒体平台形成了新的拟态环境,对公众的认知产生很大的影响。传统大众媒体议程设置能力开始下降和削弱,单一普遍的公众议程正在减少。自媒体议程能力在加强,议程设置理论创始人提出“大众媒体的权力向社会化媒体转移,他们共同运作,传统媒体倾向于提供我们思考什么的重要观点,而社交媒体提供了思考些什么的方式”⑧。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建构不再由传统的媒体垄断,议程也不再由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设置,自媒体加入议程设置的过程。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越来越趋近于现实环境,如果媒体全面地反映了现实,公众准确地感知到现实,那么这也可能导致媒体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的高度相关。⑨
因此,自媒体时代,仅从传播者角度孤立地研究议程设置理论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受众的角度,并整合社会环境考察议程设置的中介因素。麦库姆斯与肖在1999年提出议程融合理论,议程融合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必须通过加入某个社会群体来降低认知的不协调,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为了融入自己想要加入的群体,个人必须接触与该群体相关的媒体,使自己的议程与这一群体的议程一致。群体议程成为重点。在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的特点由单一性转变为多元性,公众在自媒体平台自由传播信息,组成社群,营造多元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的转变使议程设置也相应发生变化,在新媒介环境下,个体能力增强,人们已不是被动地接触信息,而是主动地生产、创造和传播信息。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介的帮助下,议程设置所依据的 “拟态环境”的背景已经发生了变化,为 “即时仿真图景”所代替。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具有延时性,后者则具有实时动态性,更接近现实世界的图景。这使议程设置的流程发生了本质变化,理论假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媒介环境下,议程设置的 “媒体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 的单向闭合过程,由 “个体议程—社群议程—媒体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多向非闭合过程代替,研究的重点应由 “媒体”转向 “社群”。⑩在传统拟态环境背景下,大众传统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来营造环境,进而对公众的认知产生影响。自媒体时代,在新型拟态环境的背景下,传统的议程设置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2.1.6 酒炖熟地黄[4] 取生地黄,加入黄酒拌匀,闷润至酒吸尽,连续炖制48 h后(炖制24 h时,上下翻动1次),70 ℃干燥至熟地黄饮片的含水量不超15.0%时取出,放凉即得(100 kg生地黄用黄酒40 kg),即为样品熟地黄VI。
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共同作用的自媒体拟态环境中,受众对于信息的接触和传播拥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如前文所述,麦库姆斯与肖提出的议程融合假说认为群体议程成为重点,这一议程设置角色的改变,对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1.自媒体时代议题内容多元化
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工具,自媒体时代的公众话语权得到增强。进入拟态环境的象征性事件增加,也就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议题得到广泛关注,并且越来越呈现出多角度、全视角、娱乐化、平民化的趋势。
2.自媒体时代媒体议程与公众议程博弈:共振或撕裂
自媒体时代,拥有传播自主权的公众在传播源上分得一杯羹,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垄断的议程设置权遭到分化。社交媒体既可能变换传统媒体报道的重点和基调,更换议题走向,使舆论场撕裂,也可能在动态互动中产生舆论共鸣,在舆论场的共振中促使社会议题得到解决,加深公众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3.自媒体时代议程设置及其管理难度加大
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鱼龙混杂,专业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庞大复杂的社会信息库中把关、过滤、去伪存真的进行议程设置,难度可想而知。对于突发性新闻的快速、即时性的传播极易产生流言谣言、虚假新闻、反转新闻、次生舆情,导致舆论失焦,议题演变的随机性、非理性化、非预设方向的发展,也为纠正议程设置的主题和进行舆论引导增加难度。
传统媒体或是转型,或是加入媒体融合浪潮,在“三微一端”、抖音等各个平台捍卫自身的议程设置权,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我们看到,在全国“两会”、国庆阅兵等重大的媒介事件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更是独占鳌头,仍是社会议题的重要发源地。因此,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和影响力依旧不容忽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格伯纳等人进行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他们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外,还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创建了培养理论。培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大众传播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受众的世界观。格伯纳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培养分析考察了电视对受众现实感知的影响。从媒介效果来看,媒介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效果。一方面,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客观的、真实的、全面的反映,提供受众正确的信息,就可以对培养受众健康全面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了偏颇的描述,就会歪曲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大众传播时代,电视等一些传统媒体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所营造的环境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客观现实,受众的现实观受媒介的影响很大。新媒体下涵化理论的发生模式更为复杂,其传播者受到多重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传播渠道被拓宽,其受众更具自主性,新媒体下的涵化理论分析也更具包容性。传统涵化理论的作用机制逐步瓦解,其理论模型受到新媒体环境下多方因素的冲击,进而演变成“亚涵化”和“反涵化”形式。在自媒体时代,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趋近于真实,受众的现实观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单一地受媒介的影响,在公共事件发生时,受众会通过自媒体平台,营造拟态环境,进行互动,逐渐地接近客观现实,所以公众的现实观得以改变。自媒体时代人们接触信息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涵化理论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一个双向个性涵化的过程,“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具有多空间推送的精准性涵化,媒介涵化受众”是破坏性的、结构性的涵化,“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自我涵化过程。在大数据时代,技术创新和媒介变革带来涵化关系深化,传统媒介对人们灌输式的影响模式被打破,受众以自我为中心点,将自己置于一种自我强化观念的框架内,就会形成信息茧房。同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培养理论分析认为,新媒体并没有改变以电视为中心的故事消费模式,新媒体播放的内容绝大多数只是传统影视内容的“重新打包”,没有改变其背后的商业体制,也没有改变故事的传播形式,因此,培养及主流化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出现了模式变化,新模式使涵化理论更具阐释力和宽容度,它仍然坚持电视的涵化效果,但涵化效果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再是线性的、单向的、整体的,而是动态的、多元的、分化的。新的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电视以时间为标准的传播特性,新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改变了传统电视影响的单向性和整体性,观众主动性带来涵化效果分化,技术创新和媒体变革带来涵化关系深化,综合因素导致电视涵化的线性模式转化为动态的、双向的涵化模式。涵化向度由单向度整合变为双向度批判,涵化理论从单纯的媒介效果理论发展为综合视角的社会理论,在虚拟与现实逼近融合的双重场域中依然有其适用性。
相比于传统媒体,自媒体所营造的拟态环境更接近客观环境,拟态环境越来越环境化。“意见领袖”在自媒体时代依然存在,自媒体“意见领袖”具有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其在建构拟态环境方面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可见不管媒介形式如何发展,“意见领袖”仍将起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媒体时代的拟态环境,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一方面,这是一个受众细分的时代,受众参与建构拟态环境的过程中,受众会寻求自己群体的归属,社群的受众建构自身的拟态环境;另一方面,自媒体时代传播中心的多元化形成多元化的拟态环境。自媒体赋予普通公众传播权利和权力的同时,也增加了传播负面信息的风险,拟态环境的负面属性在自媒体平台凸显出来,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这是一个高风险社会具有的属性。议程设置理论和涵化理论实证研究了信息环境的取向、媒介营造的环境和公众认知之间的关系,自媒体时代拟态环境背景发生变化,媒介不再单独设置议程,涵化效果发生作用的方式不再是线性的、单向的、整体的,而是动态的、多元的、分化的。
注释:
① 郭亚夫、殷俊:《外国新闻传播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 钟逸:《自媒体时代,危机传播中的议程设置》,《新闻世界》,2011年第1期。
③ 靖鸣、臧诚:《微博对把关人理论的解构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2期。
④ [美]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美国新媒体研究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405231.html,2019年3月22日。
⑥ 喻国明、张文豪:《VR新闻:对新闻传媒业态的重构》,《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12期。
⑦⑨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⑧ 袁潇:《数字时代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与革新——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教授》,《国际新闻界》,2016年第4期。
⑩ 高宪春:《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研究新进路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