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

2019-09-10 07:22张守恒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脓疱病羊疱疹

摘要:该文针对羊传染性脓疱病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指出该病的有效防治方法,为养殖场提供防控该病的参考。

关键词: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0.085

0 引言

羊脓疱病是在各地均有发生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有时发病率可达到100%。对我国羊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制约发展进程。文中通过对其全面分析着力于其防治方法。

1 病原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为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属于DNA双链病毒,外观呈椭圆形、线团结构[1]。该病毒对环境有較强的抵抗力,能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存活。并能耐过干旱。但对高温和碱性消毒剂等敏感,在100℃水温中,3min既可失活。在临床上可以用火碱等进行消毒。

2 流行病学

该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是在夏秋高温季节发病率较低,而在冬春季节时发病率会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这主要是由于牧草缺乏,粗饲料中含有的营养价值不足,而易引发该病。该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羊和未发病的带病羊,传播途径为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尤其是通过破损的粘膜和皮肤,很多受到污染的草料和圈舍都会成为该病的感染途径。通常是群体中有羊发生感染后,疾病就会在羊群中迅速传播,直至蔓延到整个羊群中。该病的易感动物为羊,不同年龄、性别,各种品种的山羊和绵羊都能感染致病,最易受到感染的是3~6月龄的羔羊[2]。成年羊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多表现为散发流行。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2~3d,根据其发病部位,将其临床症状可分为3种,即唇型、蹄型和外阴型,在临床上发病常为单发,有时也会有几种型混合发生的情况。

3.1 唇型

唇型是羊传染性脓疱病中的最常见的病型。羊发病后主要见于羊的唇部,尤其是上唇部,口角以及鼻镜上有大量的丘疹和结节,外观可见有红色的小斑点。最后变为水疱或脓性疱疹。通常这种水样或脓样疱疹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病变疱疹破溃后就会形成结痂而脱落,随着结痴的脱落,病羊恢复健康。而恶性病变,在疱疹破溃后不形成结痴,不断出现丘疹和结垢等皮肤情况。甚至会导致病羊皮肤面积不断的增厚,嘴唇出现外翻变型情况。这样会影响病羊采食,进而导致其体质衰弱。有的病羊还会出现继发感染,导致严重的咽炎和肺炎等。

3.2 蹄型

蹄型的发病多见于绵羊,疾病主要发生在绵羊的蹄部,尤其是蹄叉和蹄冠部发病严重,在发病时,通常是个别蹄部开始出现病变,而后逐渐向周围蹄部蔓延,最终使病羊因蹄部疼痛而不能行走,长期卧地不起,驱赶使其站立和行走时,出现跛行和站立不稳的情况。蹄部的病变多见于蹄部表面皮肤的水疱和脓疱,这些病变常会破溃,后出现溃疡,继发感染后化脓性病变,此时病羊食欲不振,采食量下降,导致病羊出现衰竭而死亡。

3.3 外阴型

外阴型的病牛相对较少,病羊可见其阴道内分泌物增加,常为粘液性或者脓性。在肿胀部位表现为溃疡。有时还病变会出现在乳房部位,表现为乳房和乳头等上有脓疱和溃疡,这些病变可结痂。这时的母羊表现为剧烈疼痛。不愿意给羔羊进行哺乳,而且用发病的乳房给羔羊哺乳也会导致其将病原传递给羔羊。公羊在感染该病后还可表现为阴囊部位的病变,具体为阴囊肿大。

4 病理变化

对病死羊进行剖检后,主要表现为组织学变化以表皮的网状变性、真皮的炎症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3]病羊体重下降,表现为消瘦。在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病变,尤其是嘴唇和舌头以及齿龈等部位的疱疹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病羊可视粘膜变的苍白,失去光泽,在气管和支气管中存在大量的淡黄色液体,在胸腔内也可见有大量的积液,多呈现胶冻样。肺脏水肿,其表面于胸膜相粘连。心脏表面有膜状物附着,表面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膈肌也与胸膜相粘连,在其表面有脓性病灶。肝脏异常肿大,表面也可见有大量的小点状的出血。淋巴结肿大,尤其是下颌淋巴结肿大明显。

5 诊断方法

该病的诊断需要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等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诊断多采用病毒的分离培养以及血清学方法性结合。常用的血清学方法有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向间接血凝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试验等。在该病诊断中,还应与其他临床症状相类似的疾病进行区分,这些疾病主要有羊溃疡性皮炎、羊痘和羊坏死杆菌病。羊溃疡性皮炎多发生于1周岁以上的成年羊只。病变表现为皮肤和粘膜的溃烂,还可见病羊有无桑葚样的组织增生。羊痘的发病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和该病较为相似。病羊主要表现为体温上升,皮肤表面形成有圆形的痘疹,这些痘疹的分布多为全身性的,外观可见其中间凹陷。羊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感染后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坏死,但通常在皮肤表面不形成水疱和脓疱等,也不会有疣状的增生物。这是其不同于该病之处。由此可以区分该病和这些疾病发生,做出鉴别诊断。

6 防治方法

6.1 预防

该病的预防是要加强饲养管理,首先是在引种工作上,要注意在引种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在引种地区疾病的流行情况,防治在疫区进行引种。在引种时要注意对引进的种羊进行检疫,以尽早发现其是否具有疫病。在引进场后,要对引种羊进行隔离饲养,并再进行检疫工作。如果在检疫中未发现疫病,并且在隔离30 d内未出现临床症状,则可混群饲养。其次羊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洁,要经常对圈舍进行清扫工作,在清扫后进行严格的消毒。制定相应的消毒措施。羊舍要有适宜的光照和温湿度。在日常养殖中,确保羊舍处于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要及时将羊舍内的不良空气排出。减少有害空气对环境的污染。在饲喂时要给羊饲喂质量良好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确保其营养物质的供给,并减少病原感染。应用粗饲料饲喂时应当将杂志去掉,防止其将口腔黏膜划破。在饲料中应加入足量的微量元素,可以避免羊出现异食癖行为。在该病疫区,应在羔羊阶段接种羊口疮弱毒疫苗,接种方式为股内侧划线接种。还可以采用自制的弱毒苗对病羊接种,接种部位为尾根注射。能起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6.2 治疗

该病在目前还没有良好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在临床上通常是对症治疗。将发病羊进行隔离饲养,而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其表皮,涂抹上5%的土霉素软膏。通过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等药物预防继发感染。每天注射1~2次,连续用药5d。对出现溃疡的粘膜,应用硼粉和凡士林软膏的混合物物进行局部涂抹。应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注射每次2mL,连用5d。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7 结束语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为传染性脓疱病毒。其发病常呈群体发病,发病后病羊在口唇和皮肤等多处部位形成脓疱和溃疡等,不仅影响羊的生长发育,还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日常养殖中应做好该病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纪香,马增军.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9(7):79-80.

[2]马银泉.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9):63.

[3]管艳.羊传染性脓疱病诊断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8,14(7):139.

作者简介:张守恒(1976-),男,山西沁水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脓疱病羊疱疹
夏季警惕汗疱疹
对羊口蹄疫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青蒿白矾煎洗治脓疱疮
山东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分析
说说“上火”那些事
绒山羊尿结石的诊治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
脓疱症早辨别
羊快疫病的防治